提高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实用化水平方法的探讨论文_姜华,冯祖强

提高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实用化水平方法的探讨论文_姜华,冯祖强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近些年,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开展实施“精益营销、服务攻坚”活动,以“服务攻坚战”为契机,加快适应“大营销”发展新形势,实现营销服务工作新提升、新跨越。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刻剖析各项指标在完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健全完善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实现指标争先晋位,通过该项活动的开展,强化了业务管控能力和指标争先进的意识,有效促进了用电采集系统在公司系统各部门专业的推广应用工作,用电采集系统指标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实用化水平方法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是智能电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用电服务的技术基础,实现营销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前提。通过采集和分析配电变压器以及用户的用电数据信息,实现用电监控、推行阶梯定价、负荷管理、线损分析,助力开展自动抄表、错峰用电、用电检查(防窃电)等工作,在提效增收、优质服务、提升公共事业智能化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智能电表快速推广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范围全面延伸到市县供电公司、采集数据实用化应用不断深入,采集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同时这对采集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用电信息采集工作包括采集系统建设、运维和应用三部分。

近几年来,智能电表推广速度加快,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2016年上半年基本实现低压台区智能电表全覆盖,但由于管理方面原因,采集调试工作滞后,智能电表采集覆盖率90%左右,未采集的智能电表近32万只;同时采集运维工作开展进度缓慢,采集成功率低于95%,采集失败智能电表约14万只,采集运维工作量非常大。采集覆盖率和成功率偏低,直接影响采集数据应用水平,不能很好的支撑自动抄表核算、台区线损监测、计量异常分析、窃电用户排查、远程费控管理等工作。鉴于这种采集工作现状,亟待探索出一种实用的采集管理模式,快速提升采集指标,推进采集系统建设、运维和应用各方面工作。

2提高用电信息采集实用化水平的方法

2.1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进度

通过加快系统建设进度来提升采集系统的覆盖率,从而促进采集系统实用化水平的提升。在系统建设计划实施过程中,优先改造智能表多的台区,同时注意台区总表数据的采集,兼顾线损考核功能的应用。

2.2严格执行用电信息采集设备投运前管理及异动管理标准

所有新报装用户都必须安装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设备,并及时完成系统建档工作,从而提升采集系统的覆盖率。在客户用电情况发生变更时,及时完成客户信息变更流程,包括台区拆分后及时移册的业务处理,尽量做到客户档案信息的及时更新,确保客户用电信息的采集成功率。

2.3加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质量

在采集系统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系统的建设质量管控工作,要求达到建设一个台区,验收一个台区,投运一个台区,维护一个台区,应用一个台区。从而确保采集系统建设的整体建设质量,满足实用化应用的要求。

2.4明确二级监控三级运维的责任主体和运维体系

建立地市公司和县市公司层面的二级监控管理体系,健全地市公司、县市公司和营业站所层面的三级运维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层面的职责范围和责任部门,力求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共同完善采集业务的运维管理体系。

地市公司负责对县市公司进行采集系统建设、运维和功能应用的监督考核,县市公司负责对营业站所进行采集系统建设、运维和功能应用的监督考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市公司负责采集系统主站设备硬件和系统软件功能正常使用的运维管理工作,县市公司负责终端设备的运维以及终端设备和主站的远程信道的维护工作,营业站所负责用户表计的运维以及表计和终端设备的本地信道的维护工作。

2.5建立以考核指标为导向的业务考核体系

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后,就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地考核体系来规范各个部门的工作。为了取得突出的效果,必须将考核工作与省公司的同业对标指标结合起来,依照国网公司和省公司的要求,抓好用电信息采集业务的各项指标管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各个专业的密切配合和相互协作。

2.6提高智能电表的安装应用率方法

(1)及时完成业扩报装工作流程,尽快建立用户采集档案,尽量缩短采集系统的调试环节时间,降低调试占比,提高采集系统的实用率。(2)优先改造智能表比例较大的台区,及时发挥智能电能表的远采集抄功能。(3)加强用户用电情况异动管理,及时更新用户采集相关档案信息,确保数据采集成功率。

2.7充分利用用电采集系统线损实时监测功能,为线损管理、反窃电分析提供好帮手

为充分应用系统线损实时监测功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从档案建立的正确性、终端运行的可靠性、数据采集的准确性3个方面逐一核查,逐条梳理配电线路,详细记录存在的异常及问题,针对不同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工作建议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通报,有效地促进各线路和台区损耗指标的显著降低,发展建设部及营销部线损专工根据线损分析功能每天检查变电站、线路、配变台台区等各种损耗考核对象模型配置完整率和实时损耗率(或不平衡率),对指标异常的考核对象及时进行分析,发现有异常数据后,及时通知相关单位专责人,专责人在排除主站原因后,立即通知终端运行维护和用电检查人员进行逐户排查,最终确定异常原因。公司通过对配电线路线损实时在线监测分析,查处了多起违法窃电事件,有效维护了企业的合法利益。

2.8终端检测流程化,资产管理实现可控在控

针对公司运行终端设备类型多且资产量大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工作规范,并安排专人开展检测工作。同时引入多家通信运营商,根据信号覆盖情况交叉布点,确保信号可用率。SIM卡设专人管理,对拆回设备的SIM卡进行检测回收利用,有效降低了资费。终端发放时采取终端设备与SIM卡资产信息绑定管理式管理,提高了终端的安装调试工作效率。积极做好终端的故障处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解决,及时联系厂家对故障终端及时进行维修、升级处理工作,保障了终端设备精益化运行水平。

2.9强化系统分析功能,努力开拓电力市场

充分利用用电采集系统数据查询分析功能,安排专人进行数据分析,对线路电量、客户电量、行业电量、客户群电量、线路群电量等进行对比分析,对地区电量波动和电量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特定线路、客户(群组)负荷特性的跟踪分析,跟踪用电大客户的生产用电情况,及时了解大客户用电量变化趋势和负荷特性,掌握变化原因,对用电大客户的周、月、年用电情况进行分析,有效促进了公司电力市场开拓和市场策划工作。

总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企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采集系统的建设是基础、运维是重点、应用是目的,结合采集工作实际情况,运用于采集工作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切实推进采集系统建设、运维和应用工作全面提升。下一步,以采集管控体系为支撑,继续夯实采集基础,深化采集数据使用化应用,提高电力企业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升公共事业智能化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用电客户。

参考文献:

[1]王婷,陈建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7):6.

[2]于景阳.长春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D].吉林大学,2015.

[3]宋振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库的云存储设计[D].山东大学,2014.

论文作者:姜华,冯祖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提高用电信息采集业务实用化水平方法的探讨论文_姜华,冯祖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