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分析论文_陈政林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分析论文_陈政林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经过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甚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不仅给施工人员们的生命带来威胁,也会造成经济损失,增加建筑施工成本。由此,关注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提高施工安全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行业监管职能定位不准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依旧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监督与管理机构不具体执法主体资格,部门设置不够统一化,一般会设置到不同的部门中,如,安全监督站、建筑管理部分等,从而导致安全监督与管理机构缺乏权威性,再加上缺乏科学的安全标准,导致没有将安全监管落到实处,达不到安全生产所需要求;其次,当前的安全监管已经无法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安全监管队伍不能满足建筑工程量的发展需求,甚至有的地方存在一名安全监管人员身兼数职,不仅要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同时还要监管施工安全,我们都知道,施工质量是可以看到的见、摸得到,而安全则不是,因此,在实际施工安全监督中更多看到的是施工质量,这样的安全监督根本就没有发挥其职能作用,尤其是各县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较少,这样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根本就无法发挥其作用,形同虚设;最后,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部分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在进入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之前未做过与安全监督管理相关的工作,不具备安全管理能力,从而导致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能落实到实处,同时还影响安全监督工作的科学性。

1.2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乏

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体系不配套、不完善。当前,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虽基本形成,但存在着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在实际执行中可操作性不强,配套的法规还不完善,安全施工标准系统性不好等问题。导致安全施工行政执法在企业的违反行为没有出现事故的情况下,该处罚的没有处罚。安全执法工作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安全生产法律制度未得到完全落实,安全强制措施变得苍白无力,安全监管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2.1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监管模式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流程,直接影响建筑施工安全及质量。

安全监督注册工作完成,且手续齐全后,依据项目工程背景及施工要求,安排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监督建筑施工过程,并对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度、安全施工方案、人员信息等进行全方位审查。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机构参与其中,检查工地围挡、危险区域是否有安全标识、警示牌等,并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准确判断,预估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工程资料经检查合格后,安全监管机构要及时给出评价意见,向上级部门申请安全文明、临时防护设施等各类施工费用。建设单位也要结合评价意见,把施工许可相关手续申报下来,依据现场勘验情况,开展具体施工及安全管理工作。

在施工准备环节,给出评价意见后,安全监督管理员还要把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专项档案落实下来。搜集整理建设、施工、监理三方专项方案、安全管理架构、人员信息、各类资格证书等,以档案形式,保留下来。

安全监督员要积极编订具体工作方案,该过程中,除了考量施工现场情况之外,还要关注施工、监理单位的专项方案,设备数量,危险类工程清单,风险识别清单等。该方案内容要详尽,对重点工程监督内容、方法等加以明确。部分工程危险性大,存在诸多安全漏洞、隐患,监督管理方案力求完整、详尽,既要包含各类工程安全监管方法,还要囊括一系列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开始后,安全监督员要把具体工作方案作为参照指标,与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勘察等单位进行沟通,以会议形式,把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交底工作落实到位,并对各主体安全管理责任加以明确。实际工作中,还要明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重难点内容,及时与各责任主体沟通协调,积极听取采纳对方意见,倘若责任主体存在质疑,一定要及时交流,统一意见。完成上述工作后,填写《工程监督交底记录表》,并与交底人员沟通,确认或签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生产阶段安全监管模式

施工生产阶段在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非常关键,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工程项目实践中,始终秉承“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及原则,从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环境这五个方面,对该环节各类安全因素进行控制。依据实际工程背景及情况,对施工作业、内容等进行灵活安排,划分安全责任,并以制度方式将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奖惩等落实到位,对安全生产行为进行约束,依次把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落实到位。

2.2.1安全监管内容

该工程环节涉及到的安全监管内容比较多,不仅要检查各责任主体安全行为、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规章制度等相关落实情况,还要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实体防护安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据建筑工程特点,检查各个施工主体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是否落实到位,根据现场辨识的风险,把监理、施工单位的专项施工方案作为重点,抓好安全检查整改、安全教育、技术交底等一系列工作,落实各参建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在安全管理体系、规章制度落实方面,把人员到岗、履职情况作为检查重点,并对比履职情况是否与规章制度要求相符合。实体防护因工作内容特殊,抽查过程非常严格,囊括机械设备、临时用电、外脚手架、模板支撑等一系列内容,依据实际工程进度,对相关内容进行抽查。抽查实体防护时,关注监理、施工单位动态,确保其将各类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2.2.2安全监管处理方法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倘若经过检查不达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整改、停工整改、立案调查等。如果发现各责任主体存在违规或违法行为,需要在企业信用评价系统中录入。

2.2.3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监管

在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中,安全文明施工非常关键,一直都被作为监管重点。这对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非常不利。还要结合当地情况,将安全文明施工费用措施拟定出来,统一管理,评估合格后,申请拨款。先拨付,再投入,严格监管费用投入情况,确保安全文明施工中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对施工单位形成激励,使之认识到安全文明施工重要性。

2.2.4科学管理安全监督档案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质量与档案管理情况也有关系。此类档案相对比较复杂,囊括安全监督检查记录、工作方案、整改通知书、安全会议记录等一系列资料、内容。除此以外,还涉及专项方案、审批及验收记录、监管主体资料等。专项方案存档过程要求严格,起重机、高边坡、深基坑、脚手架等安全监管表格一定要完备。以专项档案形式,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监管职责加以强化,将各类责任落实到人的同时,还要把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并对监督人员履职、监管情况进行考察。

2.3竣工阶段安全监管模式

竣工阶段是建筑工程的收尾环节,这其中安全监管也非常重要。这一时期,参建主体要将施工安全评价工作落实到位,并填写相关表格,及时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上报各类竣工资料,后者需要严格审查这些竣工资料,仔细核查现场情况,评估其是否与报送资料相符合。组织召开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竣工会,施工、建设、监理等各单位都要参加。通过会议形式,汇报总结各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对各项目施工环节安全评价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对该工程安全评价结果加以明确。

3结束语

总之,我国的经济发展带动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建筑行业仍然有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督促相关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监督职责,提高工作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作用,从而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斌.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6(35):188-189.

[2]符立志.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J].环球市场,2016(28):272-272.

[3]田鑫柳.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新模式分析与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0):57.

论文作者:陈政林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分析论文_陈政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