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刘利平

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刘利平

刘利平

汶上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 山东济宁 272500

摘要:不动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不动产登记的意义在于明确不动产的归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我国产权管理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不动产统一登记有利于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更加便民利民。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及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将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减少政府行政成本,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完善政府运行机制,发挥市场积极作用。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P27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全国大多数房地产管理局应用了房产测绘、产权产籍管理等信息化软件,但各业务系统数据孤立、“同一个实体,多个数据源”“图、属、档分离”等现状严重制约着整个房产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将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在其数据分散、多源异构的情况下,统一按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建库标准进行整合建库,最终整合的数据质量满足向上级不动产管理部门汇交,保证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顺利开展,是开展数据整合工作的目标。

1数据整合流程

在我国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工作当中存在着职责不清和整合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具体的工作执行过程也存在着人员权责不清、工作不明晰的主要问题。为了将这些问题能够妥善解决,以下将着重体现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整合过程,具体的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资料准备阶段、规范化数据整理阶段、数据整合关联阶段和数据入库阶段。这四个阶段是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整个清晰完整过程,通常能够很好地使数据达到有效的整合。在数据整合阶段主要是在收集土地和房产等这些不动产方面做出分析,为数据的规范化梳理提供主要的依据,然而涉及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整合的范围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房产权、林权、建筑物所有权等,所有关于土地、建筑物和房屋等诸如这些不动产,在整理后的空间数据集进行数据信息的处理,形成与不动产登记相关的技术要求和建立符合要求的数据库。

2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整合原则

(1)完整性原则

数据整合过程中要遵守土地、房屋等现行数据库标准及规范的要求,对不满足数据完整性要求的相关数据进行补充、完善,确保数据完整。

(2)一致性原则

数据整合过程中不应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改,确保整合前后的数据保持一致。

(3)规范性原则

依据现行土地、房屋、林业等数据库标准,对已有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梳理并规范化。

(4)互通共享原则

不动产登记机构和不动产登记有关部门之间要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保持各部门之间协调联动,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与不动产登记相关部门信息化系统之间的紧密衔接和信息交换服务,确保信息实时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数据采集表单约束,确保数据规范

不动产登记数据不仅有大量的属性信息(权利人及权利信息、登记过程信息、档案信息等),而且有关系复杂的空间图形信息(地籍区、地籍子区、宗地、地形、房产分层分户图等)。从20世纪80年代珠海市便开展登记发证工作,因管理部门的分分合合、管理标准不统一等各种原因,造成历史存量数据质量不高,无效数据和有效登记数据没有按标准管理,在通过软件程序批量筛选处理后,仍存在需要大量人工分析判断处理的数据。由于作业人员的增多,很容易出现作业标准不统一的情况。数据生产依赖数据采集表单,而数据采集表单是按照国家、省厅规范并结合珠海本地特色制作而成的。数据采集表单统一,不同的人生产的成果是自动同样标准化的,作业者只需按照统一的技术方法采集、整合数据,确保采集数据无误提交入库即可,从而确保数据规范性。

2.3非空间数据整理

在展开非空间信息数据整理的过程当中,主要是建立在空间数据整理的基础之上来进行的,以空间数据为主要的参考点和依托点,按照现行的技术标准要求来统一展开编码,建设成为符合房产和土地的现行标准的非空间数据库。其主要的整理方式如下:主要是整理土地房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信息,然后是针对各类权利图层的标准属性结构筛选出需要保留的属性字段,适当的时候可对相关的属性信息展开扩展,也就是进行具体的划分,以此来达到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库标准的目的。比方说“宗地编号”“楼盘表的户、层”,这些比较私密的信息也要进行登记簿册。“宗地编号”,进行相关信息的登记簿册,所登记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异议登记、查封登记、抵押权和地役权;“楼盘表的户、层”也要建立相关的空间信息关联以此来确定保留的属性字段,根据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库标准确定需保留的属性字段。值得注意的是在非空间数据的建立过程当中,要根据信息的真实情况填写。

2.4系统总体架构

(1)基础设施层处于整个系统的最底层,该层主要是为数据整合系统提供运行的硬件设备、网络设备及安全策略,以及系统运行的软件环境,把系统连接成逻辑的整体。

(2)数据层处于基础设施层之上,为应用层提供数据和综合信息服务,是系统设计的核心,用于存储不动产登记业务数据、不动产登记空间数据、登记档案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地籍区/地籍子区数据及地形图数据等,并通过建立索引,业务数据与档案数据进行关联。本系统设计采用Oracle数据库。Oracle数据库能有效管理海量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具有强劲的集群功能和完整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为不动产登记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平台。

(3)应用支撑层基于数据层之上,是接口组件层,负责系统的研发和集成应用。空间数据及楼盘表数据采集整理采用.NET框架,它提供了一种可以开发、部署以及运行基于.NetFramework的应用程序和服务的完整框架,保证本项目系统的技术框架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可扩展性,实现系统体系架构的兼容性和集成性,保护现有的投资并避免风险。登记簿册整理及整合关联采用Delphi开发工具和模块化分层的数据交换系统的软件架构,主要包含第三方数据源、数据接口层、传输控制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库、数据应用接口和数据展现界面等分层模块。

(4)系统应用层是整合系统建设的表现层,提供可视化的界面供用户操作,主要实现不动产存量数据任务接收、整合作业及数据入库的功能。

2.5地籍区、地籍子区数据的整合

数据整合时,可以重新划定地籍区和地籍子区,也可以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中的地籍区、地籍子区为基础,用其他的地籍区、地籍子区数据对其进行补充、完善。新划定地籍区、地籍子区时,一般在上一级控制区范围内按从北到南、从西向东顺序进行。原则上其属性结构应根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的要求进行字段添加、调整,并依据档案资料等记载的信息完善对应的属性值。

结束语

完整、规范而准确的不动产登记数据是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基础,数据整合的成果质量直接关系到不动产能否顺利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规范化登记。只有基于整合关联好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才能真正构建起满足各方需求的不动产登记数据成果库,后期才有可能实现基于不动产登记成果数据和过程数据进行空间和业务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的研究,最终为政府部门基于整合成果进行科学决策分析提供有效的支撑与服务。

参考文献

[1]魏金明,张学明,吴闯.宗地类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方法初探[J].城市勘测,2017(2):73-76.

[2]吴明辉.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6(5):39-42.

[3]任海英,董志海,韩晓梦.不动产存量数据整合实践[J].北京测绘,2017(6):99-103.

论文作者:刘利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刘利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