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地区的农村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研究——以石林旅游区为例

旅游开发地区的农村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研究——以石林旅游区为例

张丹丹[1]2003年在《旅游开发地区的农村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研究——以石林旅游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许多地区的农村社区都把发展旅游业视为一项能够促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状况的经济发展策略。目前,各地旅游资源的发掘使众多较偏远的农村社区也被纳入到了旅游开发和规划的区域范围之中。旅游业的发展,为广大的农村社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它们体现并渗透到了社区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多个方面。客观的说,在许多一直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业为主要劳作领域和经济收入来源的农村社区,旅游的开发为它们转变劳动环境、提高经济收入及改善生活条件创造了机遇,确实促进了社区的发展。 本文的研究主题为确定处于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农村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所持有的态度。笔者认为,真正处于旅游开发地区内部或者周边的农村社区最清晰的感受到了旅游开发带来的种种冲击和影响,因而选择这类农村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选择了距离我省知名景区——石林风景名胜区较近的五棵树村和小箐村作为调查研究的案例。笔者在实地完成了背景资料收集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为了获取较有意义的结论,笔者将研究思路细化为几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即研究对象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讨论、旅游影响讨论、居民关于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可接受程度的调查和讨论以及居民的旅游态度调查和讨论等等。通过对两个社区的对比分析,笔者最终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在这些结论中,有一部分是研究之前未曾考虑到的,具体的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即使在两个距离相当接近、几乎具备同种特征的农村社区之间,居民们由于对旅游影响感知的不同以及参与旅游业的范围及程度的不同,因而对于不同类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取向以及对旅游发展所持有的态度具有一定的差异;第二,农村社区居民们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是否参与并受益于旅游开发与他们对旅游开发所持有的态度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取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它们决定了居民们会持有何种态度;第叁,农村社区的居民们虽然已经从各个方面感知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但是,他们对旅游发展仍然持有肯定的态度。 此外,在进行调查与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也获知了许多额外的收获,例如,结合农村社区的实际发展状况,石林的旅游开发还体现出一个重要的作用,即通过减少农村社区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促进了当地农业以及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社区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与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导致他们也产生了大众的休闲娱乐需求,但是,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需求并未得到满足;传统的旅游区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多重发展空间与方式的检桔,等等。在文章的末尾,笔者针对呈现出来的结论和问题提出了几个旨在促进社区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建议,包括准确把握居民对旅游影响的知觉、完善并扩大社区参与面、开发与社区优势相一致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以及发展社区旅游等等。

吴云超[2]2011年在《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在大中城市的人们空前地渴求着远离城市的喧嚣、卸掉压力和释放心理积郁,希望返璞归真,追求清新宁静与自然的乡村环境,更深层地体验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那种淳朴简单的乡村生活。于是越来越多的都市居民在享受丰富的物资生活的同时,开始利用闲暇时间追求身心的宁静和安逸。在这样的背景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湖南省俗称湘西,以下称湘西)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民族风情、原始风貌的居住环境以及古老的传统生活习俗等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正好满足都市人回归自然和亲近自然以及体验乡村生活的条件,为其寻求安宁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渠道,同时也给湘西的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个绝好的机会。另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叁农”问题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中共中央自2004至2007年连续四年发布的一号文件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进而把农村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多年的实践证明,旅游业的发展能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国家旅游局因势利导在2006年推出“中国乡村游”,2007年推出“中国和谐城乡游”,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湘西属于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州,“叁农问题”比较突出,但是境内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神奇迷离的人文景观、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以及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不可多得的资源宝藏。湘西乡村旅游虽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却非常迅速,近年来更是处于快速增长的高峰期并驱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该地区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文化生活的改善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其自发式的和粗放式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造成了湘西旅游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文化的变质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乡村旅游的外部性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湘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以湘西的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结合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主要存在问题。采用调查问卷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构建湘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对湘西凤凰县山江镇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综合水平进行了衡量,评价结果发现山江镇的乡村旅游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准备阶段。基于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得出的相关成果,提出湘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同时也给以湘西民族地区类似的其他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该文研究共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第一,二、叁章。主要从当前时势发展需要出发,提出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并明确了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同时对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发展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梳理和总结了与该文研究相关的概念体系、理论基础、国内外较为成功的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与模式。第二部分为正文,包括第四、五、六、七章,主要以湘西的少数民族村寨为实例进行研究,其中:第四章,介绍湘西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从湘西基本情况出发,对其乡村旅游的缘起、旅游资源特色、产品供给类型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五章,实证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对湘西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的综合效应,在实地调查和市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乡村旅游对湘西社会经济、就业、传统文化习俗、自然生态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指出乡村旅游在促进湘西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地传统文化习俗和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冲击。第六章,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湘西的实际情况,构建湘西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相关指标的检验发现湘西乡村旅游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准备阶段,同时指出湘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乡村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乡村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乡村旅游软硬环境建设以及乡村旅游市场的开拓能力的加强。第七章,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依据湘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和对策,建议湘西的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扶贫型发展模式为主导,以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共容型为重点的5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第叁部分为结论,对该文的论述加以总结,得出全文的研究结论,以此同时提出了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以及对湘西和以其类似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研究展望。

邹雯婷[3]2016年在《乡村旅游对当地社区综合性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在城市化拉力的作用下,农村人口呈现向城市的单向式迁徙,城市人口出现爆炸式增长远超过城市的承载力,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严重的破坏。相反的,农村却呈现出一副截然相反的图景,并保留着属于大自然的一片净土。人们更加渴望回归自然。更多的城市居民到了乡村来体验淳朴的农家生活和享受清晰的自然风光,乡村旅游便围绕着城市应运而生。在国内,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中重要的部分,既能满足城市居民短期的外出需求,又能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缓解城乡差异。本文通过实证法和历史文献法对乡村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文章首先是通过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整理对乡村旅游、社区、社区参与、感知等概念的界定。再通过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情况,从综合方面回顾了乡村旅游对社区影响情况。最后从社区参与的层面来研究社区参与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本文除了通过历史文献法,还对发展历史最早的成功案例,崇明岛的乡村旅游展开了实证研究,通过不同发展期客观的数据和对当地居民主观的问卷调查组合,来详细讨论了崇明岛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当地社区带来的影响。把客观数据按照其说明的层面不同,划分成社区环境、经济、文化方面。主要利用了崇明岛乡村旅游发展前后数据变化,多层次的比较,找出崇明岛乡村旅游发展后给当地社区带来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如经济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居民收入的增加、贫富差距的拉大、就业率的增高等;文化方面,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水平,却引发了同质化现象等;环境方面影响主要是包括了对其自然环境和对其人文环境的影响。客观数据所证明的影响为基础,对崇明岛乡村旅游所在地的社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对乡村旅游对崇明岛当地社区居民的感知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完善了其综合性影响研究。在感知分析中,选取了的21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分成3个主要的因子分别是:居民对经济发展感知、对生活环境变化的感知、对社会意识变化的感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从不同的特征下的群体找到其差异性,找到形成正面或者负面感知差异的某一个范围内的特征人群,所采用的方法是F检验,结合实际深入分析感知。通过上述四个方面来分析了乡村旅游对当地社区的综合影响,进而找到在社区参与下的崇明岛乡村旅游所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崇明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实效性策略。

杨传鸣[4]2017年在《基于旅游感知的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项复杂的综合活动,森林旅游发展既涉及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又涉及到人类社会的福祉和发展,如果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就可能导致人地冲突,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森林旅游业而言,其可持续能力主要取决于叁个方面:一是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环境质量、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质量;二是当地居民是否在旅游业发展中获益以及对旅游业的支持程度;叁是旅游者是否在旅游过程中获得了体验价值。其中,旅游者和居民对旅游业的感知和态度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深入研究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性,本研究即以旅游感知理论为研究视角,以旅游者和居民为研究对象,在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旅游凝视以及利益相关者等理论的基础上,对森林旅游业的影响感知进行研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数据,主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旅游目旅游者和居民的地人口学特征、旅游相关度、旅游影响及旅游感知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行了数理验证,在确立出最终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验证了旅游开发对旅游者和对居民的感知影响。结果显示:(1)叁个案例地中居民与旅游者总体满意度均是小兴安岭雪乡地区最高,其次是伊春地区,排在第叁是大兴安岭地区。居民满意度以正面感知为主,正面感知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正面支持感四个方面,其中经济正面感知载荷因子较高,说明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经济活动较为积极,居民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旅游者忠诚度也是小兴安岭雪乡地区最优。(2)应用结构方程对黑龙江省叁个地区居民感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与假设基本吻合,居民正面感知对综合满意度有显着影响,进而对社区参与行为有显着影响,和预期估计相同。但是不同地区对各假设支持力度有差别,说明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管理模式对提高居民感知有重要作用。居民负面感知对居民综合满意度和社区参与行为没有显着负向关系,反而呈正向作用,这可能与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发展并从中获益,对负面影响感知弱,因此没有产生实质性的负向作用有关。(3)旅游者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模型检验结果与假设基本吻合,即叁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感知、软件服务、硬件服务对旅游者满意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旅游者满意度对忠诚度也有显着影响,说明黑龙江地区旅游开发总体水平较预期高,其中软件服务对旅游者满意度影响最高。而旅游商品感知对旅游者总体满意度没有显着影响,这有可能与地区产品缺乏特色有关。本研究还在旅游感知的基础上构建了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型。在该模型中,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了四个维度——森林旅游资源、旅游目的地、旅游的综合效益、旅游活动主体。四个维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目的地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该模型阐释了旅游者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了目的地旅游开发的多元目标和人地关系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为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最后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本研究揭示了旅游业与旅游者和居民叁者之间的路径关系,验证了森林旅游开发对目的地居民和旅游者的感知影响,也证明了从旅游感知的视角可以有效反映出旅游业的发展质量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调了在区域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考虑旅游者和居民感知态度的必要性,它是了解区域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指示器。对于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业而言,决策者、管理者和经营者应该深刻认识森林旅游开发与居民和旅游者之间紧密关系,分析旅游环境要素对旅游者可能产生的影响,对于存在的问题可以利用居民和旅游者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对森林旅游业做出科学的决策,并对其发展进行实时的调整。必要时要重新定位区域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在有效提高区域人类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耦合的基础上,通过维持和改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来提高当地社区的福祉。

尤海涛[5]2015年在《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得以快速发展。因其与乡村紧密的关联性,以及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功能,乡村旅游被广泛地认为可以成为拯救中国日益凋敝乡村的一种重要内生力量,特别是在促进传统乡村变革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被寄予了更多的期冀。因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关注的热点,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到与之紧密关联的具体的乡村地域空间中,分析与解决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当前乡村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如“叁农问题”、新型城镇化发展等问题,以起到良好的践行效果,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乡村旅游本身塑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与环境。而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决需要跨越单纯的旅游研究范畴,以获取相关领域的理论整合与支撑,城乡统筹则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与发展契机。城乡统筹思想的提出是基于我国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现状,出于发展公平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城乡协调发展思想,其统筹的目标重在乡村,即通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来推进乡村的快速发展,达到缩小城乡差距、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传统的城乡统筹力量主要以城镇化与工业化等外力为主,在促进乡村发展的同时,给乡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如生态退化、环境污染、传统文化遗失、村落空心化加剧等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问题。因而城乡统筹除了需要工业化与城镇化等外部力量对乡村施加正的影响外,更需要来自乡村内部的力量以刺激乡村经济的复苏与文化的觉醒,但传统粗放式的内生力量农业又不足以改变乡村的现状,而以“农”为本的乡村旅游可为乡村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因而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在发展目标上存在着一致性,乡村旅游可作为城乡统筹体系中的一种力量存在。通过对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互映关系的分析可知,城乡统筹为乡村旅游的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法理以及资金的支持,为乡村旅游跨越单纯的旅游范畴,解决其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与研究视角,进而可实现乡村旅游的升级发展。而乡村旅游为城乡统筹提供了新的着力点,其一在于可有效地解决“叁农问题”:①为乡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②乡村居民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旅游经营与管理增加了收益;③通过乡村旅游与叁次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农业的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低效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的高效生态农业转变,而规模化的高效农业又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源吸引物;④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社会与环境良好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带动了新农村的建设。第二个着力点在于,随着乡村旅游的升级发展,加剧了乡村旅游各要素的空间集聚,催生了旅游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旅游小城镇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为乡村游客提供相对集中且高效的服务,也能有效地解决当地的民生问题,提高当地乡村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准。更为重要的是乡村旅游为我国小城镇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这种模式由于在发展中格外关注乡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而区别于过度追逐经济利益、忽视生态环境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并为之提供了一个反思的视角。因而旅游小城镇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将成为传统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一种替代与新型城镇化的一种选择。因此,城乡统筹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理论支撑,乡村旅游也可作为一支重要的统筹力量,丰富了城乡统筹理论。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其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大量的问题,影响着城乡统筹的深度与效果。通过对案例的深度分析可知,目前影响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对乡村旅游的认知不足、社区参与失败、土地流转的法律障碍以及乡村旅游的产业化发育不足等问题,并以城乡统筹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反思,认为欲保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建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需明确可持续发展中的几个核心问题,即乡村旅游的本源主体应是乡村居民,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是乡村性及其决定的乡村意象,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则是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据此,提出未来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在于:①城乡统筹规划。注重统筹规划中的乡村规划,并为乡村旅游预留发展空间;②乡村旅游规划。注重规划对旅游发展的引领作用,突出人文关怀规划理念与地方特色,尊重乡村社区居民关于旅游开发的意见;③社区参与及保障。凸显乡村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通过社区增权、乡村资源资本化等途径保障社区居民全过程的旅游参与权与旅游收益权;④政府主导、规制与角色渐变。通过自我规制,政府的角色应由现阶段的主导型向推动型转变,回归政府本位,以更好地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公共产品、政策、资金及技术支持等服务;⑤乡村旅游驱动下的产业融合。通过乡村旅游产业升级,促进其与乡村叁次产业的融合,以放大乡村旅游的综合功效;⑥土地流转。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及配套制度建设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用地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乡村旅游必将成为国内城市居民一种常态型的休闲方式,这符合我国旅游发展的趋向,即由传统观光旅游向深度休闲旅游渐变。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项目规划与建设,应与传统村落的保护、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融为一体,由单纯的项目建设向大的基质环境优化转变,即通过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基质环境的美化,使整个乡村环境成为一种重要的乡村旅游休闲吸引物;其次,由乡村景区建设向社区建设转变,以突出乡村社区主导地位,将社区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开放式的大景区;另外,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旅游小城镇将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方向,以体现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使旅游小城镇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地域综合体。如此,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的融合发展,真正实现美丽乡村之梦想,反之,美丽乡村方能为乡村旅游提供永恒的吸引环境。

杨丽[6]2009年在《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学是地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生态学等的交叉学科。旅游开发更是涉及到“生态系统平衡”和“人地关系和谐”这些重要问题。“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晚,这使得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在旅游学科领域上属于前沿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首先是概念的讨论和甄别。对于“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界定,国内外学者有数百种解释和认识,基于对上百篇文献的研究,笔者提出从旅游的产生去认识和解释“乡村旅游”的概念,即从产业的角度去理解乡村旅游。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认识,本文认为生态旅游的理念是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最重要和必须一直要遵循的原则,并提出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理论和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理论是生态旅游的基石,必须从系统和整体的观点上去理解生态旅游的定义,它既包括自然生态部分,也包括基于自然的人文生态部分;在概念的理解上,更应强调一种人、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和谐统一的思想。理论部分笔者的主要观点为:(1)本文所指的是从产业角度去理解乡村旅游,去研究乡村旅游的发展给社区、地区乃至国家带来的经济效益,研究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只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乡村旅游也才具有开发、管理等宏观研究的价值。(2)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或“观光农业”的关系:这两个概念是独立的,但相互交叉、紧密联系。(3)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对于国外学者认为乡村旅游就是生态旅游中的一种类型和自然性旅游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乡村旅游不是生态旅游的子集;乡村生态旅游才是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子集。是一种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旅游方式。(4)在综合理解基础上给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方式,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方式,发生在乡村地域环境,是以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以及基于自然环境而发展演变的人文生态环境为吸引物,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和谐,在旅游活动中融教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体验、娱乐等旅游需求于一体,并兼顾社区发展和公平原则,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5)对其他一些相关概念进一步阐述,提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是: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人为本原则、社区参与原则。(6)在国内外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指出吐鲁番地区必须采取依托景区开发模式,并从系统的观点构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良性循环图。笔者认为,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来进行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旅游者、旅游服务提供者和当地社区应通过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在其中履行重要的功能。旅游服务提供者通过社区参与式的乡村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设施的供给、企业经营,使社区受益并大大增强当地居民对旅游资源保护的热情;通过对旅游者生态性形象定位和营销,引起生态旅游者的关注,在对游客提供满意的生态体验和生态性旅游产品服务的同时,积极进行有序管理和生态教育,这样,在游客参与的过程中,既获得了满意的旅游体验,又增强了游客的生态意识,整个旅游活动的破坏未超过生态旅游资源恢复的阈值,乡村生态旅游系统良性循环,获得满意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叁章至第八章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吐鲁番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具体工作如下:第叁章按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 and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标准,对吐鲁番地区的主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汇总,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吐鲁番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并对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制定了相关发展战略。第四章进行了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并采用专家赋值法、文献综合法对吐鲁番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评价。第五章关注了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市场的现状,并针对葡萄沟景区进行了重点调研,在资源评价和问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形象策略与“绿色”营销策略。第六章进行了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社区相关利益主体调研,调研对象为吐鲁番地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吐鲁番地区位于乡村的重要景区的景区从业和管理人员和普通乡村居民。通过问卷分析了解了社区相关利益主体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包括旅游发展收益感知、旅游发展代价认知、社区居民对旅游参与的现状与态度)研究。研究发现吐鲁番地区的社区参与情况属于诱导参与(参与形式的第二阶段),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结论:旅游发展已经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带来了一定影响,如改变了居民价值观念,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等;旅游的发展也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使本地风俗文化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但是当地居民对此似乎并不关注。因此,有必要警示的是在旅游发展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可能会被忽视的将付出的环境代价。尤其在旅游开发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七章阐述了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提出系统开发的理论,并指明了保护性开发的原则,进行了乡村生态旅游容量的部分测算;明确了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要求;针对吐鲁番地区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可开发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类型推荐;并提出具体开发思路和开发的具体项目。最后从六个方面强调了乡村生态旅游保护对策。第八章是反思和回顾,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文中不足之处。

侯国林[7]2006年在《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是实现资源、环境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盐城海滨湿地社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地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旅游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对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共八章,可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章到第叁章,为研究背景、相关理论和社区参与的基础条件分析;第二部分从第四章到第六章,为具体的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模式的研究;第叁部分为第七章和第八章,是社区参与评价和论文结论。 论文第一部分回顾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对社区、社区参与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意义、理论基础;阐述了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应用生态足迹法对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分析了盐城海滨湿地社区、自然保护区与旅游之间的关系现状;建立了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模型。 第二部分首先提出了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规划程序和方法;其次对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态度;分析了社区居民决策行为与感知、态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社区居民参与决策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再次,提出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理念和模式,建立了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产品谱系;运用空间结构理论和景区空间布局理论对盐城海滨湿地旅游空间结构和丹顶鹤保护区、大丰麋鹿保护区的景区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模型。最后提出了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社区共管模式;融资和引进外来企业、保护区经营和社区参与、企业与农户合作共赢相结合的旅游经营模式以及兼顾多主体利益,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相结合,体现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模式。 第叁部分在定性评价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程度和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当前的社区参与度和参与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分分别为14.6和54.9,并提出了促进社区参与的保障机制。最后,对论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郭华[8]2007年在《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乡村旅游以其回归自然生态、自发组织、家庭共享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乡村旅游目的地也因之蓬勃发展。由于乡村旅游强调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如何合理界定乡村社区与乡村旅游者、政府、外来投资者之间的深层关系就成为一个刚刚破题而又尚未形成一致性结论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解答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文献研究表明,目前对旅游目的地及相关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利益相关者调查、参与及协作等问题的静态探讨上,伴随着旅游社区的逐步发展,其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在结构与权力关系等方面出现的动态变化往往被忽略。而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正是本文最重要的创新所在。本文以江西省婺源县为案例,着重探讨了其内部的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的多重利益博弈过程及此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制度阶段、权力关系模式,说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是推动旅游目的地及相关社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叁大部分组成。研究表明,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按其重要程度可划分为核心型利益相关者与非核心型利益相关者,其中核心型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旅游者、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这四类利益相关者在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利益诉求点不一致,其相互之间必然经历反复的利益和权力博弈。通过截取若干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片断进行分析后发现,类似的博弈总是会导致个体理性与个体理性、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而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促使各利益相关者进行“无限重复博弈”,各方才有望达成合作,减少冲突。旅游社区的制度变迁就是以“多个利益相关者出现利益冲突、制度调整以实现阶段性均衡、出现新的利益冲突、新的阶段性均衡”的循环博弈方式实现的,利益非均衡与利益均衡状态交替出现。可见,合理制度创新带来的阶段性利益均衡推动了旅游社区的发展。本文还进一步指出,乡村旅游社区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阶段实质上反映了利益相关者之间不同的权力关系模式,主要包括社区居民自主经营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市场化运作模式等。为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相对均衡,本文最后提出了“协调利益、保障权利”的总原则,并指出以“政府主导、居民赋权、市场参与、多方协作”为特点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是现阶段适合乡村旅游社区的理想治理模式。本文在借鉴管理学中“利益相关者”、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制度变迁的视角论证了利益相关者围绕不同的利益诉求所展开的博弈对乡村旅游社区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对旅游领域利益相关者管理和制度变迁等研究的补充,相信会对相关的研究及实践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许春晓[9]2004年在《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旅游史的研究是伴随着中国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专业高等教育而发展起来的,已经有了较多的成果,表现出研究课题选材覆盖面比较宽广,研究深度可观的特点。但发展不很均匀,具体考察中国旅游史的研究,旅游活动史探究多,旅游思想史研究少;一般描述多,深入分析少。旅游规划思想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 我们对于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的研究,是在较全面综述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认为旅游规划思想演进研究意义重大。对于问题的细致讨论,是从以下6个方面展开的。第一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进阶段的划分。在就学术界对中国旅游发展阶段的划分意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进行了旅游规划思想发展阶段划分方法选择探讨,通过定性和定量基础上的中国旅游规划思想发展轨迹的综合描述得出划分结论。第二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思想萌芽时期研究。首先对旅游与旅游规划的起源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讨论,然后分为古代旅游思想的朦胧孕育和近代科学旅游规划思想初步萌芽两个阶段进行研究。认为古代旅游规划思想在旅游活动中孕育,从园林规划、区域开发和城市规划等活动中产生。近代旅游科学思想则随着近代旅游业的起步而产生,具体表现为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初步认识、对旅游风景区规划的理论思考、注重六要素配套开发、开始对旅游业发展步骤和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对中国旅游发展战略进行初步系统思考几个方面。最后对历史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总结。第叁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的资源导向时 翔,师、大,.~文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 鹅要 期研究。在分析了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规 划思想发展的基本历程,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规划研究的主流,旅游 产品及六要素配套开发渐渐成为热点、旅游市场研究逐渐起步并快速 发展、规划内容体系初步完善与规范。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指出了这 一时期存在的盲目开发、多头管理导致管理矛盾、理论方法尚不成熟3大问题。第四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的市场导向时期研究。在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分成旅游规划市场导向思想的产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进行研究,在旅游规划市场导向思想产生期内,学术界全面关注旅游规划的市场导向研究,“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可持续发展”理念成熟。在成长期,市场导向思想完全确立,规划技术研究深入,旅游地形象研究起步,规划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成熟期,旅游规划规范化,市场导向研究深入,多种市场导向观点提出。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归纳了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特别指出了管理不规范导致的问题。第五部分是中国旅游规划人本导向时期研究。通过对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的考察,认为我国当前实际上己经形成了对“以人为本”的深切呼唤,国外有较多的“人本导向”旅游规划的经验可资借鉴,中国旅游学界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在“人本导向”旅游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己经有了较多的探索。提出“人本导向”旅游规划时代己经到来。第六部分是旅游规划主导思想的演进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在界定旅游规划主导思想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中国旅游规划主导思想的接力式演进、浸透式发展、重迭式交接3条演进规律,认为其发展是基于社会需求拉力、.,师二大,.士论文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 摘要体制改革推力和学术发展浮力3个驱动力而实现的,同时,得出了学术主导思想发展的主导思想不排斥非主导思想的继续发展、成熟的主导思想催生新的主导思想、任何学术主导思想都应该与时俱进等3点推论。 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的研究,可以有效地界定旅游规划学者在旅游规划的实际工作中己经取得的理论成就,仔细探讨旅游规划理论积累的过程与规律,极大地丰富旅游规划的理论建设内容,总结经验,促进旅游规划理论的成熟。进一步发挥旅游规划思想对旅游规划工作的指导作用,使得旅游规划的现实意义更加明显。理论意义重大。 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归纳发展规律性,提出要适时地推出新的指导思想,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南。旅游规划思想直接决定着旅游规划的属性,标志着旅游规划的发展水平,促进旅游规划的现代化,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这一选题具有明显的边缘色彩,这就在客观上对我们提出了较高的知识本底方面的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求自己既要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又要把握好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在总体上体现综合的风格。在方法上,我们力图有些创新,既要考虑历史学研究的传统和特色,也适当融进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具体形成了多角度透视与主线分析有机结合、思辨与实证有机结合、定性描述与数理方法结合的特色。

朱玮[10]2008年在《青岛北宅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内各地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对社区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等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开展乡村旅游影响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青岛乡村旅游开展比较好的北宅为研究案例,在对社区居民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具体深入地分析了居民对乡村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特殊性,初步探讨了乡村旅游与社区居民和谐发展的机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围绕着论文的研究主题,分析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在对旅游业发展对乡村社区的影响以及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态度有关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特点及趋势,并就本文研究的基础理论作了必要的评述。第叁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等进行了介绍和说明。第四部分实证研究,首先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综合分析居民对乡村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其次,将乡村旅游的影响及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态度浓缩成4个公共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居民在感知和态度上的差异,以深入探究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因素。第五部分则结合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探讨并尝试提出了实现乡村旅游与社区居民和谐发展的对策,并就论文存在的局限性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了说明。

参考文献:

[1]. 旅游开发地区的农村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研究——以石林旅游区为例[D]. 张丹丹. 云南师范大学. 2003

[2]. 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吴云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3]. 乡村旅游对当地社区综合性影响研究[D]. 邹雯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4]. 基于旅游感知的黑龙江省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杨传鸣. 东北农业大学. 2017

[5].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尤海涛. 青岛大学. 2015

[6]. 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 杨丽. 新疆大学. 2009

[7]. 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D]. 侯国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8]. 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D]. 郭华. 暨南大学. 2007

[9]. 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 许春晓.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10]. 青岛北宅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研究[D]. 朱玮. 青岛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旅游开发地区的农村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研究——以石林旅游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