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战略实施能力的中介作用论文_张蓉蓉

论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战略实施能力的中介作用论文_张蓉蓉

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宜昌 443002

摘 要: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趋势下,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进一步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和成长进程。对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也俨然已经成为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进而实现企业绩效的不断上升和企业价值的不断提高。基于此,本文对企业如何实施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战略实施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陈述。

关键词: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绩效;战略实施能力

在我国,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已经经历了大概二十年的变迁与发展。在这二十年中,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我国企业发展特点的理论体系。但是,由于我国进行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的时间较短,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具备一定的缺陷,因此,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本着对员工和企业负责的态度,通过因地制宜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大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的力度,进而使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达到质的飞跃,使其更好地为企业员工服务,最终实现企业绩效的不断提升。

一、我国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 考核目标不够明确

在我国由于一些企业目的不明确,在设计绩效考核体系时往往表现出非科学性,导致出现考核原则混乱的现象。在设定考核内容和考核项目时缺乏特定的参考依据,通常以长官的意识和个人好恶来作为依据。绩效考核体系更改随意,缺乏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绩效考核只是一种管理的手段,是以有效的绩效考核对员工阶段性的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并不是管理的目的。

考核标准不够清晰

在一些企业存在绩效考核的标准过于模糊、表述不清晰、标准不齐全,以主观代替客观等现象。利用不完善甚至是不相关的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得到的结果也必然是不全面、缺乏客观公正的,其考核结果往往不会得到被考核者的认同,难以服众。

3.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考核结果不够科学

有的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往往只是单向的考核,即上司对下属的审查式考核。如果考核者对被考核者曾有过私人感情或冲突、存在偏见等许多非客观的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的成绩。而且由于考核人员也有自己的职责分工,有时考核者也很难了解被考核者在上司不在场时的工作表现,这样会造成绩效考核结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偏差。

二、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作用

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绩效

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开拓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加快企业建设的步伐,最终使得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盈利和双丰收,进而使企业整体绩效得到更有效的提高。

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不断促进企业建设质量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唯有通过接连不停的改革才能适应当今不断变化的新趋势。因此需要企业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通过对专项人才的合理利用和安排,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把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从而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提升,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淘汰机制,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增强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达到提高企业整体质量的终极目标。

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起着正面的推动作用。通过打造符合员工各方面需求的工作环境,使员工能够深切感受到企业的无限关爱,进而在无形之中感染到每一位员工,有利于实现员工之间的和谐相处。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整体文化气氛还可以促使员工改变自身不良的行为方式,从而使员工的自我价值得到不断改进,通过不断地相互学习提高员工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使其能够更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创造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具体阐述

1. 考核指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员工的业绩进行综合客观的考核。这就需要人力资源部门本着公平无私的态度,对每一位员工所在岗位的内容、性质和职责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对员工的综合素质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在奖惩制度上要梳理分明的界限,做到“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绝不含糊”,这样才能达到服众的效果,从而调动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培训效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当今时代,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绩效的一条必经之路。通过对企业员工培训力度的不断加强,可以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得到不断地提升。因此,在培训的过程当中,企业的培训工作人员要在做好基本培训工作的同时,增强企业员工的自学意识,在闲暇时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这对企业员工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改进有很大帮助,进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对树立严肃谨慎的工作态度和精制细密的工作作风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薪酬制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1 建立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

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根据企业的长期战略经营目标来来制定合理的薪酬策略,以便使人力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明确的经营战略目标往往对企业的良性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因此,薪酬管理的策略一定要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在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时候,经营战略的制定要以保持利润以及保护市场为基础,因此,这个阶段的薪酬策略主要指的是建立管理技巧、平均报酬水平和中等程度奖励以及标准福利水平。

3.2 建立灵活的奖励及福利制度

灵活的奖励制度不但能够破除奖金多少与职位高低的关系,而且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通过建立灵活的奖励制度,使得发放奖金与职位高低的关系脱离开来,从而真正实现奖金的激励作用。还可以有效地减少领导内部出现坐享其成的不良现象。同时,根据企业员工的工作表现情况和业绩来分配奖金的具体数额,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成绩感,从反方面来说还可以增强员工的危机感。但是,在福利待遇方面,企业员工应享有的福利待遇应该直接与其工作业绩挂钩。企业要定期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来划分员工福利待遇的档次,进而使福利保险制度的激励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1. 企业员工培训的举措

首先,可以根据企业战略、各个部门发展、员工个人发展以及企业现状,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全员调查各部门主管共同对培训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是否符合要求,了解个人的特点,确定个人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哪种技能、知识态度,从而制定适当的培训内容。培训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利用内部讲师进行授课,也可应用外部机构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

2. 改善薪酬制度的建议

按激励的因素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因素指物质性资源,如基本工资、奖金、股票、津贴、福利、退休金计划等形式。精神激励因素指非物质性资源,包括事业成就感、荣誉、权力、地位、归属感、认同感等。按激励的时效性,激励可分为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前者激励延续时间较短,多在一年之内,如年薪、工资、福利、津贴等,后者激励延续时间较长,如股票和股票期权激励,可以几年内或更长时间内发挥作用。某些精神激励,如荣誉激励,也可能具有长期激励效果。不管高管激励的形式如何,都有其所要达到某种激励目的的功能,这通常不外乎三种功能基本生活保障功能、短期激励功能、长期激励功能。

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新环境下,企业发展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应适时地发挥其对企业绩效战略实施的引导作用。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对企业内员工的带动和激励都起着正面的作用。通过加强对企业员工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及对企业整体文化氛围的不断改进,探索出适应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新路子,使企业实现健康、稳定、良性的发展,最终使企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刘学.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8,14,(03).

[2] 程金林.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组织学习视角的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 2009,22,(03).

论文作者:张蓉蓉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论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战略实施能力的中介作用论文_张蓉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