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教育报刊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发展策略论文

探析教育报刊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发展策略论文

探析教育报刊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发展策略

王 荣

(南充读与写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南充 637000)

摘 要: 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教育培养深受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报刊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国家将教育报刊纳入重点审读范围,这与青少年报刊的编辑出版内容、方向有着十分重大的关系。下面,就教育报刊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发展策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 教育报刊;青少年;影响;发展策略

众所周知,教育报刊这种传统媒体已经发展了无数年,一直伴随着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思想,在编辑出版的领域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比如,少儿期刊中的《读与写》《中国少年儿童》《儿童文学》《中国卡通》等以及青少年期刊中的《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这些优秀知名的报刊,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当然,在目前大环境条件下,想要持续在未来更好地发展,不会被新媒体所取代,就要努力结合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和发展,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无缝衔接,在质量上苦下功夫,编辑出更贴近青少年的作品,制定更好的发展策略,这也是我们所需要追寻和探索的。

一、教育报刊目前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儿童、青少年报刊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足够优秀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新媒体融合等新常态的影响,儿童、青少年报刊也陷入了一团迷糊和困惑。想要从这一场网络变革中走出来,还需要对儿童、青少年报刊有一个新的定位,从编辑出版和新媒体融合的方向上出发,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二者相互促进,并在编辑上定位明确,让儿童、青少年报刊能在内容上真正对孩子的教育成长起到帮助作用,而不是编辑出版了一些超乎他们年龄之外的内容,影响儿童、青少年成长。

二、教育报刊与儿童、青少年身心成长的重要关系

一本报刊足以改变儿童、青少年身心成长的一个关键方向,一本好的报刊可以让他们朝着积极向上的道路走下去,反之,则会朝着反方向走去。儿童、青少年这两个年龄阶段因身体发育进入另一个阶段,他们有好奇、困惑的心理,若这时他们身边的报刊不是特别的正能量,就极易诱发孩子的效仿力,他们认为那样做是为自己解压的一种方式。

而这些方式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方式都出现在了负能量的报刊、动漫里面,比如暴力、自残等等。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觉得他们的孩子不会效仿那些,但是事实上,有很多孩子会去模仿。所以,作为儿童、青少年报刊的编辑,在策划方面,一定要杜绝这些负面内容。儿童、青少年正是容易被影响和改变的两大重要阶段,他们是学习能力最强时期,同时也是处于模仿能力最快的时期。他们身边的读物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他们的模仿能力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所以,儿童、青少年报刊的内容编辑、精细审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编辑的内容需要正面积极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看到阳光的、积极的正能量,而不是黑暗的、消极的负能量。

三、教育报刊发展策略

(一)强内功,努力提升报刊质量

一是抓住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报刊要生存,而且要生存得有声有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脉搏,紧贴时代新风。在栏目设置上首先要作考虑,可以开设一些充满阳光的正能量的栏目,比如《读与写》开设的“阳光跑道”,就是以充满正能量的文章激励学生努力向上,在阅读中成长;“阅读宝典”,旨在通过经典美文品读、国学再现、名著回顾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选文时,以青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基础,注重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重视追求真善美、坚持信达雅,给少年儿童美的教育;“国学天空”以国学经典为内容,通过赏析国学经典,让少年儿童领略中国文学的魅力,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除此之外,为提高读者对于书法等传统艺术的修养,为传播中国传统艺术,还增添了学习书法、繁体字的内容,力求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感染青少年儿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实施伪装欺骗。建立海上民兵伪装设障分队,运用角反射器、假电波、假热源等,在海上和岛礁、漂浮物上,设置假舰艇、假导弹、假战机等假目标,采取变形伪装、电子伪装、迷彩伪装等方法手段,使敌作出错误判断,诱敌对假目标进行打击,达到欺敌、迷敌、惑敌的目的。

三是管理强内功,办刊出精品。教育报刊一定要立足名品名牌战略,致力于办好刊,办质量刊,办品牌刊。首先要扎实编辑内功,不断提升编审校质量。认真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出版的刊物仅在编、审、排、校、核查等方面,都应不少于10个环节,刊物编校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其次就是要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协调统一,不断提升刊物的装帧设计。教育报刊应该保持刊物的大气、活泼、清新的版面风格,从字体、图形、色彩上加以强化,适应孩子们的审美需求,展示少儿刊物的个性特色。最后要不断提高印制质量。要定期召开印刷单位质量监督人员和负责人参加的质量分析会,提高工作人员“质量意识”,严把印前质量关,有一字一词一句或者一个小插图不和谐,就要重新组织印制,确保刊物印制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通过内功管质量,通过质量树品牌,通过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达到“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效果。

二是明确读者群,保持原本色。教育报刊定位就是中小学生,从中小学生阅读习惯和需求出发,融“可读性、实用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从阅读拓展、写作提升、趣味科普等方面助力中小学生享受阅读乐趣、开发形象思维、积淀文化素养。比如,《读与写》的“写作空间”就专门刊发名师写作谈,点拨、传授写作技巧,助力中小学生成为写作的高手;“作文看台”则是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展示作文风采的舞台,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写作热情。这样,读、写、练相辅相成,指导与展示相得益彰,让孩子们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效果。

(二)借新媒体之力,共发展

2.2.3 人群分布情况 男性发病5 875例,占发病总数的90.82%,女性发病594例,占9.18%,男女性别比为9.89∶1。职业分布,农民为高风险人群,发病6 166例,占总病例数的95.32%,其次是学生75例,占1.16%,最低是幼托儿童7例,0.11%。年龄分布以20~44岁组青壮年发病为主,4 879例,占75.42%,60岁及以上组发病最低,89例,占1.38%,见表2。

(三)定位要求明确,共生存

农村的孩子接触儿童、青少年报刊的机会比较少,通过定期赠送儿童、青少年报刊,让他们获取报刊新的内容,让农村与城市孩子一样享受报刊带来的乐趣。定期为他们举办报刊宣传活动,加强他们对报刊的认识,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对少儿、青少年报刊产生一种依赖。目前,已经有很多杂志社在帮助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比如读与写杂志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活动促发行,以发行促发展”的理念,捐资捐物开展公益活动,形成了“读与写大爱”的社会良好形象。以2018年为例,杂志社开展的公益活动达30余次,如“一本书温暖一座城——新年赠阅诵读活动”、定点帮扶“情系叙永县水尾镇米城小学”公益活动、“为留守儿童捐本书”网络公益助学系列活动、“读与写名编名师送教下乡”等爱心活动,为孩子们捐赠了大量学习用品和30000余册书籍,目前,已累计向贫困地区捐赠了上百万册报刊。

人们常说,新媒体的崛起将随之取代传统媒体,但我认为,新媒体是借着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例如现在很多人推崇的微信公众号和一些微网客户端,都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以及家长。根据调查分析,里面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复制粘贴的,真正的原创文章是来源于传统媒体,而新媒体就相当于是一个平台,传统媒体就是借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传统媒体自身是不会被取代的,发展好传统媒体可以与新媒体互帮互助,并且保护好原创文章的来源,二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四、教育报刊助推儿童、青少年成长的举措

(一)定期赠送书籍,举办互动活动

当代的儿童、青少年报刊与成人报刊混淆十分严重,理应针对年龄阶段来编辑儿童、青少年报刊。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直接接触文化读物,如果在编辑上定位不够准确,就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很重大的影响。由于每个年龄阶段所能接受的内容也不相同,所以对编辑定位一定要有严格的审核范围,避免出现儿童、青少年报刊与成人报刊混淆的情况,这也有利于儿童、青少年报刊和成人报刊共生共存。

有证据表明,病毒感染可以直接损伤嗅上皮导致患者嗅觉障碍。刘钢等[2]通过对10例PVOD患者的嗅上皮超微结构观察后,认为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患者嗅泡及嗅泡内纤毛缺失,微绒毛细胞及支持细胞的微绒毛减少是引起嗅觉减退的主要原因,支持细胞胞核的变形及嗅细胞树突的形态学改变与嗅觉改变相关。除了病毒对嗅上皮直接损伤外,机体自身在抵御病毒感染时释放的免疫产物或自身的免疫反应都有可能造成嗅上皮的改变而导致嗅觉障碍。病毒感染长期存在还可以损害嗅神经传导通路,由此可见,病毒感染所致的嗅觉障碍涉及到嗅觉受体神经元和嗅神经通路的病变。

(二)定时讲解内容,促进孩子成长

少儿、青少年报刊的内容讲解对孩子们阅读和理解非常重要,孩子若不理解报刊的内容,就对报刊没有兴趣。通过讲解,让孩子们在理解中去学习,从中收获心得。每读完一期,就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感悟或者小建议,编辑们再进行提炼后刊发。这样,不仅激发了读者的写作兴趣,更促进了报刊的成长,起到了一个交互作用,让报刊发挥出了真正的价值。

5)由现场施工施工实际情况反馈,因为钢支撑内力变化较大,钢围檩变形情况较多,建议钢围檩安装时,钢围檩与围护桩之间填充一定要密实,确保钢支撑轴力不消失,避免事故发生.

五、结束语

教育报刊要持久和保鲜,并长期发展下去,就必须结合当代新媒体和互联网+时代的优势让报刊在原有的传统媒体上获得新生。除此之外,在编辑出版上要严格把控,内容上要精准定位和审核,全面做到教育报刊带给孩子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积极的正能量,同时,及时为缺乏教育资源的地区送去教育报刊和开展公益活动,让所有的儿童、青少年与教育报刊零距离接触,贡献编辑们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静.报刊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

[2]黄莉菁.浅析报刊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知识建构的影响[J].出版广角,2015-10-10.

[3]李玲靖.媒体语言对青少年语言学习和语言教育的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06-03.

[4]蒋晴云.大众传媒环境下青少年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05-20.

[5]鲁颖.浅淡如何发挥青少年报刊作用[J].记者摇篮,2004-02-15.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21-0079-02

作者简介: 王荣,男,汉族,四川营山人。研究方向:教育报刊的发展思路。

标签:;  ;  ;  ;  ;  

探析教育报刊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发展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