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课对克服盲生自卑心理的帮助论文_张奎邦

浅谈品德课对克服盲生自卑心理的帮助论文_张奎邦

张奎邦 (四川省苍溪县特殊教育学校 四川 广元 628400)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2-060-01

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盲生由于视觉上的障碍,生活圈子狭小,与周围环境接触少,对生活缺乏积极的认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大多数都有自卑心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卑心理越来越重。克服盲生的自卑心理,引导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我们从事盲生教育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给盲生上好品德课,使盲生克服自卑心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是盲生品德课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在盲生品德课教学中有以下几点教学体会:

一、改进教学手段,营造育人氛围

1、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议起来

盲生由于视力的缺陷,看不清或完全看不到五彩的世界,但是“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盲生的听觉、触觉相当灵敏。在品德课中,我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辨析,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及学习兴趣。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紧贴学生生活,让学生用心听、认真思考、积极议,主动参与,自主获得知识。

如在教教材第九册《我们自己做主》一课时,首先以播音方式让学生听取有关生活片段,这些片段紧密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议。然后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通过真实的事例,让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对同学要友爱,对人对事要公平、公正,每个人都要为建设更和谐更积极的班级而努力。

2、发挥特长,让学生积极演起来

盲生的音乐能力、记忆力都普遍好。上思品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演唱,活泼的授课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了教育效果。比如在讲解《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交流在自己成长历程中,爸爸妈妈对他们的关爱,然后唱《父亲》《妈妈的吻》等歌曲,浓浓的亲情,让很多学生边讲边流泪,边唱边流泪,从内心体会到父母亲人对他们的关心之情。

二、灵活教学方式,采取有效策略

盲生自卑心理的产生,既有自身身体缺陷的因素,也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还有学校教育不到位的影响。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榜样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鼓舞和激励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对盲生尤其如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结合教学,讲述了中国古代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现代有阿炳、张海迪等的事例,讲述了瘫痪的罗斯福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三届(第四届任期未满)的总统,海伦·凯勒度过的88年生命中虽有87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但她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一系列著作,被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等,这些古今中外的事例深深感染了学生。特别是身边的榜样,学生觉得可亲可学,在教学中,我大力宣传我校聘请的兼职盲人按摩师的自立自强事迹,宣传我校考上高校的聋哑学生的事迹,宣传我校作为代表四川学生参加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生命阳光馆进行特殊才艺展示的盲生徐新同学,学长们的事迹对他们触动很大。

2、关爱法:教师要对盲生倾注更多的关爱,要通过教育让盲生体会到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的爱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联系生活,对学生进行教育。因为盲生大多为住校生,每天都在老师的呵护下学习、生活,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老师不是父母胜似父母。在教学中,我经常以身边发生的感人事例来教育学生,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以此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如在教学《在学校工作的人们》一课时,通过学生回忆任课教师手把手的教学、生活老师半夜为生病的学生请医送药……真实的事例,让学生明白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真诚无私的,老师们为了学生,兢兢业业,甘当蜡烛,甘愿付出一切。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尊敬老师,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从中体会到并得出结论:老师为我们成长付出太多了,我们一定要尊敬老师;尊敬和感谢老师,就是要好好学习,学好文化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残而不废,长大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家校沟通,共筑爱心长堤。有些家长把盲童视为累赘、有摔“包袱”的想法,有些家长出自对盲童的愧疚补偿心理而有溺爱的现象,有的家长虽有教育好孩子的想法但方法不对。在与家长的联系中,我注意研究家长的心理,针对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谈话艺术和方式,用真诚爱心感染他们,让他们感到教师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对残疾孩子无私的爱心。不同的谈话交流方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加社会实践,体会社会关爱。通过助残日的活动,通过带盲生外出春游秋游,通过带盲生到社区参加活动,让盲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也让社会人士更多的了解盲生,过马路时大家的搀扶、公交车上的让座、购物时售货员的热心导购,让盲生实实在在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理解和关爱。

3、赏识法:为了帮助盲生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在教学中实行“等级+特长”的评价学生办法。等级评价起到模糊激励的作用,让大部分的学生都体味到努力进步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长评价可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明确发展方向。我班上有几名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有三名学生的乐感特别好,学习乐器领悟也很快,在音乐老师悉心的指导下,盲班成立了乐队,每个人都掌握了一项乐器,在全校的才艺展示获得一致好评,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帮助盲生克服自卑心理有很多种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我们特教工作者对盲生要付出更多地爱心,为他们今后能自信融入主流社会打下基础。

论文作者:张奎邦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浅谈品德课对克服盲生自卑心理的帮助论文_张奎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