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对足月妊娠引产前促宫颈成熟有效性、安全性论文_王楚兰

(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汕尾逸挥基金医院) 516600)

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对足月妊娠引产前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62例为研究对象,均有引产指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静滴小剂量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对比两组患者促宫颈成熟率、产妇产程时间、围生儿结局、分娩结局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评分、促宫颈成熟率及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诱发临产时间、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出生体质量和胎儿窘迫,产妇产后出血、宫颈裂伤、阴道血肿、盆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羊水污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提高产妇引产成功率,未出现严重不良结局,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引产;足月妊娠;羊水污染;宫颈扩张球囊

足月妊娠引产是妇产科常见手术,是在自然临产前,通过辅助分娩方式刺激子宫收缩,使产程提前发动,早日解除胎儿不良宫内环境威胁,达到分娩目的[1]。该手术成功与否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宫颈成熟度,宫颈不成熟会延长产程,直接导致引产失败。目前临床常用的引产药物有催产素、前列腺素制剂等,但催产素使用效果受环境的制约较大,对成熟宫颈作用不明显;前列腺素制剂易诱发子宫收缩过强等风险,因此需不断优化临床催产方案[2]。国内外文献[3]报道,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机械引产安全可靠,除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外,尤适用于羊水过少、胎盘功能不良等需避免长时间宫缩的产妇,2009年ACOG指南已推荐临床使用。本文探讨了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对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62例为研究对象,均有引产指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年龄25~32岁,平均(26.33±3.64)岁;孕周平均(39.73±1.60)周;其中延期妊娠11例、羊水偏少8例、胎盘功能不良8例、糖尿病4例。观察组:年龄25~31岁,平均(26.37±3.59)岁;孕周平均(39.75±1.58)周;其中延期妊娠10例、羊水偏少10例、胎盘功能不良7例、糖尿病4例。两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

1.2 方法

两组产妇引产前均做好胎心监护,专业护士观察并记录生产全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催产素治疗,将2. 5U催产素注入到500 ml剂量的乳酸钠林格液中,以滴速8滴/min开始滴注,如15 min后产妇宫缩仍不明显则加快滴速,观察用药后反应,直至每隔3-5 min产妇出现1次时间持续超过30 s的有效宫缩为度,最大滴速控制在<30滴/min,待宫颈成熟后引产。观察组采用CRB联合催产素治疗,产妇取膀胱截石位,会阴消毒后铺设消毒巾,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进行阴道、宫颈消毒,将双球囊导管放置入宫颈,确定双球囊均位于宫腔内,结合产妇情况,向子宫球囊内注入20ml的生理盐水,回拉导管,保证阴道球囊可以在宫颈口外显露,然后又将20ml剂量的生理盐水向阴道球囊内注入,保证两个球囊分别进入宫颈管内。位置固定后取出阴道窥器,再予以20ml生理盐水注入产妇阴道球囊。此后,根据20ml/每次的注射剂量逐渐增加,直至各球囊容积达到80ml。注意观察产妇有无腹痛、腹胀不适情况。球囊放置好后产妇可自行回房,活动自由。如出现胎膜早破或宫缩过强随时将球囊取出;无上述情况则在12 h后即次日早8时左右取出球囊,静注小剂量催产素引产,方法同对照组,在48h 内未临产为引产失败。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引产前后两组患者产妇第一二级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围生儿结局、分娩结局以及不良反应情况。(2)促宫颈成熟率根据盖铭英评估方法,将治疗后产妇宫颈Bishop评分提高3分以上表示显效,评分提高2分为有效,产妇宫颈Bishop评分提高低于2分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宫颈成熟及产妇分娩情况

观察组宫颈评分、促宫颈成熟率及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引产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宫颈的成熟度及孕妇产次,目前,临床促宫颈成熟方法有机械性与药物性两种。催产素依然是药物性引产最常用的药物,因其不通过胎盘,因此对胎儿没有直接作用,安全性高。但其有剂量依赖性、过强刺激子宫的局限性,容易引起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需持续进行胎儿及产妇宫缩监护,在宫颈未成熟下作用弱[4]。与其他促宫颈成熟治疗方案相比,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具有以下特点:①双球囊固定于产妇宫颈和阴道,对宫颈实施封闭,减少了腔内感染的发生率;且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注水口阀门是呈单向性,即便注水后球囊亦不易脱落。②放置球囊固定后,产妇活动可不受限制,自行回病房,易于患者接受,且无明显疲劳感。③对子宫血流无明显影响,不会造成产妇子宫过强收缩,只需适时监测产妇胎心,必要时再行持续胎心监护[5]。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观察组产妇使用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治疗后宫颈成熟率为93.55%,宫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陈琼[6]等文献报道一致。分析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促产妇宫颈成熟机理,发现依靠位于宫颈内、外口球囊持续性张力逐渐机械性扩张宫颈,子宫球囊对宫颈压力可诱导蜕膜组织分泌外周内源性前列腺素(PG),进而促进宫颈成熟,提前诱发产妇宫缩,促进临产发作。相对于仅采用催产素的对照组产妇来说,观察组在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作用下,产妇的宫颈成熟度改善,同时无子宫过度刺激反应,尤适用于如胎盘功能不良、妊娠期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羊水过少等长时间宫缩危险性较高的孕妇。进一步论证其安全性发现,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出生体质量和胎儿窘迫,产妇产后出血、宫颈裂伤、阴道血肿、盆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表明与单独使用催产素相比,CRB联合催产素安全性更高,这对确保母婴安全意义深远。观察组羊水污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产妇出现一系列不规则弱宫缩,可能是导致观察组患者羊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但产妇羊水污染并不会增加胎儿窘迫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提高产妇引产成功率,未出现严重不良结局,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慧敏.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和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与缩宫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5):3667-3669.

[2]孙翔,王乐乐,郑 峥.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对患者引产成功率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7,30(01):168-170.

[3]侯丹凤.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7):143-145.

[4]冯立红,胡 力,谭玲玲,梁丽丽,高锦雯.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羊水偏少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0):3338-3340.

[5]Lumbiganon P,Laopaiboon M,Gu?lmezoglu AM,et al. Method of delivery and pregnancy outcomes in Asia:the WHO global survey on maternal and perinatal health 2007-08[J].Lancet,2010,375(9713):490-499.

[6]陈琼,王亚宁,游艳琴.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对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效果的对比分析[J].西部医学,2015,27(3):435.

论文作者:王楚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对足月妊娠引产前促宫颈成熟有效性、安全性论文_王楚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