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问题和策略分析论文_何志海

安全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问题和策略分析论文_何志海

梅州市梅江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摘要:本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安全监督管理单位的引导监督基本职能几方面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安全、监督、建筑、管理、制度

1、安全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问题分析

1.1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的制度体系,导致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权力太分散或者太集中,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相互推诿责任和工作,使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不能充分发挥其部门安全监督的基本职能作用。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制度管理模式落后,在我国大部分地方的安全管理机构采用的管理模式是传统的层次监督模式,这种传统模式安全监督管理理念落后不适应现阶段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二是体系划分不合理,我国因为安全监督制度不完善导致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级别、业务范围、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职责等划分不合理;三是缺乏规范化标准,因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执行主要靠国家行政部门的指令,这导致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缺乏管理工作的规范与标准,不利于其部门职能的发挥。下图1是由于安全监督制度不完善引起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图:

1.2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种:一是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数量和人员已经跟不上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增加的速度,据相关研究人员统计我国各地方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每个工作人员平均每年需要负责的建筑工程施工面积不低于60万平方米,即便是安全监督管理人员采用走马观花的方式进行监督也监督不过来;二是管理机构的信息不共享,我国建筑工程安全部门管理机构整理缺乏信息共享功能,管理部门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档案全靠工作人员在利用办公软件进行手工整理,整理速度慢不能及时反馈相关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在建筑工程一线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人员在传达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书面报告时,传达和回复的程度复杂需要时间周期长致使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发现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影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督质量;三是信息传递失真,由于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分机构的基层领导掌握的安全监督管理信息不全面导致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信息在一层层传递中不断衰减,不利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宏观方面的方向把控。[1]

1.3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其它问题分析

在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监督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我国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领导人和基层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认为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是安全监督机构的单方面的工作与施工单位没有关系,施工单位只需要监督好施工进程和工程质量即可,这导致我国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管理工作倾向于强制性管理;二是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由于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导致其不能及时纠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的安全作业行为,影响安全管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职能发挥;三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施工单位安全作业的引导,由于我国大部门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管理工作倾向于强制性,这容易引起建筑施工单位的反感激化安全管理监督机构与施工单位的矛盾,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不配合导致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引导工作开展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下表1是我国2015年三季度由于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引起的建筑工程各种安全事故类型表:[2]

2、安全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存在问题的相应策略分析

2.1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对策分析

针对建筑工程中由于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应将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提高到法律法规的位置,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执法依据。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使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有法可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采用先进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由于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呈现的是动态变化的形式,层次监督管理中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主要靠行政指令的层次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此政府应采取的对策是引进先进的安全监督管理理念对动态性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二是合理划分体系,合理划分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部门行政级别、业务范围、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职责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各环节工作有法可依并有序开展;三是规范机构各部门的管理工作,使各部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细分环节规范化、标准化。

2.2规范安全管理部门的管理对策分析

针对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数量和工作人员不足、管理信息不共享和传递信息不全面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使各地方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数量和工作人员充足,有足够的资金开展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引进先进的档案整理软件,实现安全监督管理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以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档案可以及时反馈其对建筑工程开展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情况,减短一线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书面报告传达和回复的时间周期,降低由于传达和回复时间长造成的工程安全事故数量。最后是加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站的基层领导管理,确保建筑工程每一个监督站上传的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全面、真实,以便负责监督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部门把控的宏观方向精确,进而有效提高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3]

2.3安全监督管理其他问题的相应对策分析

关于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和安全监督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的问题,相应采取的对策有以下三种:一是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政府部门利用报纸、电视、计算机、条幅等各种渠道加大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宣传,通过宣传加强施工单位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自动规范化操作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二是提高安全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将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责任落实使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自动加强其岗位责任心;三是柔性化开展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通过柔性化开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方式缓和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与施工单位的矛盾,使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引导职能得到充分发挥。[4]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信息不共享、信息传递不全面、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等问题都会影响建筑工程中安全监督管理的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管理机构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信息共享、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开展柔性化管理等对策,对安全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问题和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

参考文献:

[1]周泳.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14(11):109-110.

[2]袁有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5(13):238-239.

[3]朱明川.浅淡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化建设,2015(5):111-113.

[4]惠稳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潜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6(12):175-176 .

论文作者:何志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  ;  ;  ;  ;  ;  ;  ;  

安全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问题和策略分析论文_何志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