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需求矩阵法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王佳

学习需求矩阵法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王佳

王佳 江汉油田高级中学 湖北 433123

【摘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接受。要将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回归到学生身上,教师必须在充分的调查后做科学的规划和准确的引导。学习需求矩阵法是基于学生自我判定学习情况,提出自身学习需求。教师可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最科学的规划。

【关键词】学习需求矩阵; 盐类的水解; 化学教学

【Abstract】senior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hemistry, more and mor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ccept students'subjectivity and teachers' guiding role. To return the subjec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students, teachers must make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accurate guidance after full investigation. The learning demand matrix method is based on students'self-judgment of their learning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ir own learning needs. Teachers can analyze students'knowledge structure and ability through the survey results, so a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most scientific planning.

【Key words】Learning Needs Matrix; hydrolysis of salts; Chemistry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140-02

1 学习需求矩阵设计意图及方式

通过教师丰厚的经验及日常教学、考试等途径,教师梳理出学生在“盐类的水解”单元学习的难点所在,编制“学习需求矩阵”,来了解学生的难点和知识体系,以及对教师教学的需求。再根据教学需求,解决学生的难点。

学习需求矩阵的设计上,综合考虑“盐类的水解”教学标准大纲内容及学习情况调查结果,囊括了已学单元知识、对定义及本质的理解,对规律的熟悉程度,水解影响因素的掌握程度,及盐类水解的应用等方面内容。

在学生个人判定的“解决难点的方式”上设计四种方法,学生可以对多项方法进行同时选择:“理论学习”主要针对学生对概念不理解、易发生混淆或误解问题的解决方案;“实验验证”主要为学生在抽象思维上存在难点的问题进行宏观视觉上的加强,透过实验现象看到化学变化的本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强化抽象思维能力;“专题讨论”主要针对学生认为较为复杂和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沥青认知结构,切实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考题分析”为针对性较强的典型考题讲解,分析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表征能力;“知识归纳总结”主要是帮助学生梳理有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学生蛛网状知识体系的横向联系,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解题效率。

学习需求矩阵中“期望效果”项的设计独立于“2017年版课程标准”中对各知识点的要求,主要是贯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的总原则,了解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发展意向,适应学生在各自生活中应用的差异化,达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目的。

具体设计表格如表1所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盐类的水解”单元学习需求矩阵

项目解决难点的方式期望效果备注

一、本单元知识点学习需求

盐类水解的定义及原理□理论学习 □实验验证

□专题讨论 □考题分析

□知识归纳总结

□认识

□了解

□应用

水解平衡的定义及本质□理论学习 □实验验证

□专题讨论 □考题分析

□知识归纳总结□认识

□了解

□应用

电荷守恒的含义及关系式□理论学习 □实验验证

□专题讨论 □考题分析

□知识归纳总结

□认识

□了解

□应用

物料守恒的含义及关系式□理论学习 □实验验证

□专题讨论 □考题分析

□知识归纳总结□认识

□了解

□应用

质子守恒的含义及关系式□理论学习 □实验验证

□专题讨论 □考题分析

□知识归纳总结

□认识

□了解

□应用

水解常数的含义及应用计算□理论学习 □实验验证

□专题讨论 □考题分析

□知识归纳总结□认识

□了解

□应用

2 学习需求矩阵结果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矩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理论学习”的需求针对概念性知识,是蛛网状知识体系中的连接点,指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实验验证”的需求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指示微观变化的宏观理解能力和抽象概念的可视化转化能力;“专题讨论”的需求针对知识脉络和知识体系的梳理,是蛛网状知识体系中的横线和纵向连接的梳理和加强,指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判断; “考题分析”的需求主要针对学生对杂乱信息的判断和分析,指示学生的问题表征能力及解题能力;“知识归纳总结”的需求是帮助学生梳理规律性知识的横向联系,指示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从学习需求矩阵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各知识点上的整体学习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理论学习”的需求只存在于电离平衡、电解质溶液及盐溶液发生水解的原因等个别知识点上,表明现有的教学方式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有较好的效果,只是在涉及微观变化和抽象思维的点上存在不足,可以通过新媒体教学等工具,将微观的概念宏观化,将抽象的概念可视化。

“实验验证”的需求只存在于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对盐溶液种类的判断等两个方面,一个是从条件到结果的正向过程,一个偏向于从结果到条件的逆向追溯。表明对盐溶液中同时存在“电离”和“水解”反应的实质认识不深,外界因素对水解平衡的影响辨识不清。

“考题分析”的需求涉及水解常数的应用计算、化学平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的关系式、盐溶液各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水解平衡移动方向及离子浓度变化、离子间能否共存的判断等8个知识点,突显出学和考矛盾。同一知识点没有前三项需求,唯独在“考题分析”上有较大的需求,表明问题的症结在考题的分析和考查意图的理解上。可以通过“树状分析”的方法,有逻辑、有层次的对考题信息进行筛选,对考查目的进行溯源。

“知识归纳总结”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溶液酸碱性、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及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上,知识点本身就存在较强的规律性,学生的需求恰恰表明,学生在解题中了解到这些规律的总结对提高解题效率的帮助。可以通过简单的规律梳理及其规律原因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相似知识的总结。

参考文献

[1]毕艳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以人教版选修四《盐类的水解》为例[D]. 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8.

[2]宋艳丽.浅谈化学有效思维课堂的构建——基于“盐类的水解”一课[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1):128-129.

[3]张曹俊,侯嘉梅,冯霞.行必有思思必有得——“探究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其应用”项目学习实施与反思[J].教育,2017(26):65-68.

[4]辛慧敏.“盐类的水解”专题学生学习困难分析与教学对策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7.

[5]王新明.秘书知识结构模式新析[J].秘书工作,1995(06):29-30.

论文作者:王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学习需求矩阵法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王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