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人民医院 甘肃平凉 744399)
【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在生存质量方面,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之后,患者的遵义用药行为、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率状态等方面情况均存在有明显的改善,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效果方面,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分别为123例、142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94.7%,实验组护理效果更好(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个体化延续护理;高血压;生存质量;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284-02
高血压是已成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之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给人们健康生活和正常工作带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如果得不到的及时有效的控制,将非常容易出现有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动脉压升高,出现有心、脑、血管等方便病症。针对高血压患者,临床上除了采取必要的药物控制之外,还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护理水平,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延续护理是一种从医院走向社区的延伸访问形式,可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1]。此次为探讨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特展开临床分析与探讨,全文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50例。参照组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76例;年龄54~81岁,平均年龄(70.5±2.5)岁。实验组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78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70.3±2.2)岁.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组标准
①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已确诊;②年龄>50岁,临床资料完整,无记录缺失或随访不完整患者;③排除严重脑卒中的并发症患者,排除精神、言语、行动障碍患者;④在入组前,患者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研究[2]。
1.3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包括服药指导、定期复查以及出院后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如下:(1)人员培训和准备,为开展个体化延续护理,由护士长分配专人管理,负责指导高血压患者的常规用药,提高其高血压疾病认知水平,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在患者的积极配合下,召开患者信息联系会,确定个体化延续护理的重点和方法。(2)延续护理实施:高血压患者自身情况各不一样,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个体化健康手册,并详细记录病情变化、血压情况和服药频率等;定时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向患者家属重点讲解高血压发病机制、治疗和护理,增强患者对病情的基本认识;③饮食干预,高血压患者的饮食需要重点干预,通过日常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以控制胆固醇为原则,避免食用油腻食物,切忌暴饮暴食,尽量少食多餐,帮助患者控制体重,从而控制血压;④适当运动: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体弱患者每日步行,体质较好患者可练习太极拳、慢跑,运动强度以不感到劳累为度,循序渐进,从小运动量开始,长期坚持。(3)定时回收个体化健康手册,评估患者的病情改善与生存质量,采用电联或家访等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4 评估指标
根据WTO生存质量评分简表制定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标准,从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遵医用药行为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各条目10分,总分50分,评分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显效: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消失,血压恢复,身体指标不存在有异常情况;有效,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病情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血压相对较为稳定,身体指标基本正常;无效,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症状为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来完成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等级资料采用t检验,年龄、性别、例数以及其他基础临床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或率(%)表示,研究结果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 ,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
干预前,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变化
3.讨论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升高,人们日常饮食结构已然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有关临床研究调查发现,我国18岁以上的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超过18.8%。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对其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增强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从而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3]。在此次研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经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证实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适合院方临床应用。
本次研究表明,在生存质量方面,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之后,患者的遵义用药行为、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率状态等方面情况均存在有明显的改善,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效果方面,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分别为123例、142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94.7%,实验组护理效果更好(P<0.05)。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尹新艳.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23):124-125.
[2]李欣.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2(34):242-243.
[3]杨新利.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1(45):225-.
论文作者:梁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患者论文; 个体化论文; 实验组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质量论文; 高血压论文; 效果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