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辩证关系_市场经济论文

论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辩证关系_市场经济论文

略论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辩证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则论文,党性论文,市场经济论文,辩证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一致性;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差别性;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正向作用;坚持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辩证统一。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关系问题,实质是在新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党的建设的关系问题。从理论上弄清这个问题,对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在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关系上,当前人们在认识上仍不一致。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片面强调两者的对立性,否定统一性,另一种是片面强调两者的统一性,否定差别性,尤其是否定市场经济原则对党性原则的消极作用。这两种倾向不仅在认识上都是非常片面的,而且在实践中是十分有害的。

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一致性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第一,两者在根本目标上的一致性。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现阶段,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而为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因此,二者在根本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两者在根本宗旨上的一致性。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贯彻市场经济原则,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这与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开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来谈为人民服务,只是一种空谈。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第三,两者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上的一致性。共产党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是党性原则的根本要求。而新时期党的政治路线的中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共产党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乃是党性强的一种表现。

第四,两者存在于同一经济基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五,两者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在新形势下,坚持党性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

在新形势下,坚持党性原则与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同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沿着同一条道路,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宗旨,因而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试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离开了党的建设,放弃党性原则,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吗?反之,离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放弃市场经济原则,能脱离实际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性原则吗?因此,把两者对立起来,否定两者的统一,是错误的。

二、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差别性

在新时期,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别。各有其不同的属性和功能。

第一,两者内涵的差别性。党性原则包括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等。而市场经济原则的基本内涵是市场经济活动必须按价值规律办事,遵循等价交换、公平竞争、追求利润等原则。

第二,两者存在和发生作用领域的差别性。党性原则产生并作用于党的政治生活领域,是调整党内政治生活的行为规范。而市场经济原则产生并作用于市场经济领域,是调节市场经济活动的规范。

第三,两者调节的对象的差别性。党性原则的调节对象是全体党员及党组织。而市场经济原则的调节对象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第四,两者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差别性。党性原则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工人阶级的集体主义。而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一般将个人或集团是否盈利作为行为价值判断的首要问题。

第五,市场经济原则对党性原则有着消极影响的一面。市场经济机制有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它的竞争性容易助长尔虞我诈和不择手段,它的求利性容易诱发唯利是图和一切向钱看,它的自发性容易导致盲目、畸型发展,它的开放性也可能引来某些不健康的东西。尤其是在目前社会利益呈现多元化、社会道德风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的情况下,这些负面效应就更加显得强烈、突出。事实上,这些消极影响,已经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腐蚀人们的思想,污染了社会风气。如果不抵制和克服市场经济原则带来的消极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就会在党内滋长,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就会在党内蔓延,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作风和生活方式就会在党内泛滥。

由此可见,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是实行不同领域的不同原则。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忽视两个原则的区别,否定两者的差别性,自觉不自觉地将两者互相取代,尤其是否定市场经济原则对党性原则和社会风气的消极的作用,在认识上是极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十分有害的。

三、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正向作用

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作用是互相的。市场经济原则对党性原则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第一,坚持广大党员的社会主义信念。在七十年代后,社会主义声誉在人们心目中下降,其原因,就是长期固守僵化了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否定市场经济,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短短的十五年间,我国的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出来了,从而坚定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

第二,提供实践党的宗旨的正确途径。建国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我国经济建设走了许多弯路,人民群众吃了不少苦头。现在,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努力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这就为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找到了一条正确途径。

第三,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改革开放前,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内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人们缺乏自主意识、参与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这种利益多元化的趋势,促使市场活动的主体在要求经济上自主的同时,也必然关心政治上的民主。

第四,更新传统的平等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就是在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进而达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但是,这种平等观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从而否定了机会平等;二是把平等理解为财富分配上的均等,搞平均主义;三是将共同富裕理解为同步富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人们在坚持财富分配相对平等的同时,承认并实践了机会均等的原则;在坚持共同富裕的前提下,允许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一切,更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的内容。

第五,维护和保持共产党员党性的纯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共产党员的民主、自由、平等意识将逐渐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效益观念、时间观念等亦会明显强化。这将有利于克服党员大脑中残存的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一言堂”等封建传统观念;同时,也有利于消除部分党员存在的因循守旧、惧怕改革、安于现状等小农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和改变着一些共产党员头脑中存在的落后观念,从而有利于保持党性原则的纯洁性。

第六,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发展市场经济,提倡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能够鞭策人们在事业上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争创一流、永不满足。强调重视赢利和讲求效益的利益原则,能够激励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有利于贯彻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对市场经济原则有着能动的作用。

第一,党性原则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无产阶级党性,才能使其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发展。否则,如果像过去的某些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那样,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放弃党性原则,在指导思想和政治上实行多元化,抛弃马克思主义和民主集中制;放弃科学社会主义,实行经济上的私有化,结果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垮台。

第二,党性原则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历史证明,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需要有一种革命精神,对共产党来说,就是要有坚强的党性。这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在新形势下,强调党性力量,自觉地抵制和克服市场经济原则对党性原则和社会风气的消极影响,才能持久、有效地调动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三,党性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保证。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党性原则,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稳固的政治基础;二是坚持党性原则,有利于建立、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三是坚持党性原则,可以为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

因此,坚持党性原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四、坚持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辩证统一

综上所述,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既存在着互相区别、互相矛盾的一面,又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一面。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只有辩证地全面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出正确处理这一矛盾的办法,才能推动市场经济和党的建设的发展。

第一,坚持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统一具有其内在要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存在于同一经济基础,有着共同的指导思想,沿着同一条道路,为着共同的目标,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具有内在统一性,因而,实现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有机结合具有客观必然性。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党的理想、宗旨等党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甚至背离,导致某些社会问题的产生,对社会主义事业构成威胁。所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因此,实现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有机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

第二,实现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统一,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共产党员和干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带头人,又是市场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既要坚持党性原则,又要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按商品交换原则办事时,要始终不忘记党性原则;在处理自身利益与党的利益关系问题时,决不能完全按等价交换原则去追求个人利益。因此,在实践中,避免工作失误,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既要坚持党性原则又要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就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而在坚持“两手抓”的方针时,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求利原则与党的理想、信念的关系。在坚持市场经济原则的同时,坚持党性原则,加强对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教育。一方面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党性原则,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坚决反对为谋取个人和小集团利益而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反对金钱至上、个人利益第一的思想和行为。

二是平等性原则与党的宗旨的关系。等价交换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可能侵入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使一部分人滋生唯利是图的思想。因此,在实践中,共产党员必须把党的宗旨放在首位,决不能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既不能因坚持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而忘记党的根本宗旨,也不能因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而在经济活动中否定等价交换原则。必须在坚持市场经济原则的同时,坚持党性原则,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不动摇。

三是竞争原则与党的思想道德的关系。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个人小集团利益,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个人利益,本位利益同社会利益相分离的现象。因此,在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要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竞争的手段是同志式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而不是象资本主义竞争那样,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我们要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促进和发展经济的同时,又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树立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坚决反对损人利己、弄虚作假、不择手段、投机钻营等不正之风,自觉坚持市场竞争原则的社会主义方向。

四是自主原则与组织纪律的关系。市场经济要求经济活动主体要有充分的自主性,要求增强经济活动主体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市场经济自主性原则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又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克服和反对任何形式的极端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分散主义,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有秩序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坚持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有机统一,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体现了矛盾双方的辩证统一。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有主有次,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同样“两手抓”不是搞平均主义的均衡,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有所侧重。由于矛盾主次方面是不断转换的,所以,“两手抓”的重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强调抓这一手,有时强调抓那一手,但在总体上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总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辩证关系,正确把握两者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两者辩证统一,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党的建设的顺利发展。

标签:;  ;  ;  ;  ;  

论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辩证关系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