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论文_何忠

黑龙江省嫩江县铁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 要】目的:探析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其中29例患者符合溶栓治疗标准,设定为治疗组,给予溶栓治疗;16例溶栓禁忌症患者设定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肌梗死治疗措施。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冠状动脉再通率、病死率等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冠状动脉再通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临床疗效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禁忌症、身体耐受和病情程度,酌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显著缓解疾病症状,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从而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心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是一种较常见的急危病症,其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1]。临床上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心律失常、休克和心脏功能衰竭等。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再通冠状动脉,使心肌得到灌注营养,可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但由于医疗设备条件的制约,此方法不能广泛普及[2]。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静脉溶栓经过尝试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现通过静脉推注尿激酶溶栓,再通冠状动脉,使心肌得到再灌注,被认为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方法[3]。本文对我院急性心肌梗死29例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心血管学会颁布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其中29例患者符合溶栓治疗标准,可以进行溶栓治疗,采用尿激酶静脉推注治疗,定为治疗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4.6岁。另外16例患者因为病情复杂不适合溶栓治疗,采用常规心肌梗死治疗方法,列为对照组,男10例,女6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3.8岁。患者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胸痛超过30min,且含服硝酸甘油症状得不到缓解;心电图相邻两个或多个导联ST段抬高0.2mV。

1.2 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时患者绝对卧床、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并给与镇静止痛、硝酸甘油、受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患者入院后及时应用尿激酶5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脉推注,推注后使用尿激酶10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胸痛减轻程度、时间及缓解时间;(2)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如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皮肤、黏膜等出血;(3)观察患者有无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心绞痛、休克等;(4)病死率;(5)观察记录心电图抬高ST段恢复程度。

1.4 再通标准

(1)溶栓2h后患者胸痛明显减轻或消失;(2)在任意的30min间期短时间内抬高的ST段回落>50%;(3)溶栓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4)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峰值能够在14h内提前出现。满足上述≥2表示再通,其中(1)(3)组合除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数据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结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冠心病已经跃居我国居民病死的首要原因,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4]。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和多发的急危病症,其形成是在已有冠状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上,受到其他诱发因素作用造成血凝,致使冠状动脉管腔内形成血栓,阻塞管腔血流畅通,进一步使体内动脉血流量下降,导致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坏死,此病发生后,病情发展极其迅速,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5]。尽管因硝酸甘油等应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致死率得到初步控制,但仍有许多患者预后不佳。静脉溶栓具有解除血栓作用,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降低病死风险,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常用手段。但应注意的是,溶栓本身具有一定风险,增加出血、低血压等并发发生几率,如何科学应用尿激酶,提高其综合运用效率是医师关注热点。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一般较为认同的即是尽快打通已封闭的血管,使心肌灌注恢复,让心肌有足够的营养恢复,减轻心肌坏死。冠状动脉受阻时间越长,所造成的心肌损伤就越广泛且多为不可逆损伤,所以治疗的目的是尽早使栓塞动脉再通,保护心室功能。治疗中经皮动脉介入治疗因操作和设备限制,不能普遍应用,现普遍采用的是尿激酶灌注再滴注,使阻塞动脉的血栓溶解,再通冠状动脉,尿激酶也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溶栓剂。尿激酶是第一代溶栓制剂,无抗原性,过敏反应率极低,价格低廉,应用极广,其具体机制是:激活纤溶酶原,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红细胞凝集,作用于梗死部位,溶解血栓。尿激酶本身并不具有溶栓功能,也不具有与纤维蛋白结合能力,但其可以激活纤维酶原并转化为纤溶酶,使纤维蛋白凝块降解,起到冠状动脉血栓溶解的功能,且尿激酶可激活全身循环中的纤溶酶,进而起到全身溶栓的效果。本文应用尿激酶溶栓效果明显,4h内溶栓效果更为显著,且4周病死率低,应用安全,操作简便。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应得到更好的应用,但是需严格掌握并了解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适应证与禁忌证[6]。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管条件较差、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者,存在出血风险。在治疗中要求能够迅速判定溶栓治疗方法并予以治疗,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治疗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心电监测和有无再灌注心律失常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防止和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减少痛苦,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禁忌症、身体耐受和病情程度,酌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显著缓解疾病症状,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从而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促进心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明信.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13):2522-2523.

[2]刘洋.尿激酶和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2):118-119.

[3]潘志华,曾永焙.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7):126-127.

[4]薛素芳,贾永平.急性心肌梗死后尿激酶溶栓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2):52-53.

[5]闻维.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39-40.

[6]刘兴君.小剂量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9):119-120.

论文作者:何忠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论文_何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