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思维转向论文

全媒体时代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思维转向论文

全媒体时代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思维转向

□ 海南师范大学 陈怡帆 易连云

近年来,“全媒体”在传媒界成了“热词”,该词也在教育界成了“新词”。到底何为“全媒体”?全媒体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学校德育课程应如何转变实施思维推进德育工作落实?本文将围绕这三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

一、“全媒体”概念及“全媒体时代”的特点

“全媒体”由于是一个新概念,因此在概念追溯和内涵解析方面都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有人从国外的词源追溯“全媒体”概念,作为专有名词最早出现于1999年10月美国成立的一家名为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MSO))的公司,但也有学者给出了其他证据并否认上述观点。从词源翻译来看,在英文中,可以找到多媒体(multi-media)、跨媒体(cross-media)、大媒体(mega-media)、富媒体(rich-media)等词汇,但鲜见关于全媒体的表述。因此可以认为,“全媒体”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风格的概念,它是在全球化趋势下,在从西方输入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背景下中国业界的自创。加之由于当时美国成立的生活全媒体公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它仅仅只是由于公司拥有并管理多种媒体,并没有注重媒体的融合。综上所述,笔者较为认同“全媒体”是我国的独创概念。在我国,运用最为广泛的概念认为,“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2019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全媒体”的概念,并以“四全”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进一步阐释媒体融合内涵。根据上述全媒体的概念及内涵,笔者总结了全媒体时代的四个特点:

1.实时性。在互联网尚未普及以前,信息只能依靠口耳相传、邮件往来、阅读报纸的方式进行传播,效率低下且传播范围十分有限。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开始普及,从此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被打破,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提升。以互联网为依托,全媒体为支撑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不仅大幅提升,还实现了实时共享和24小时不间断更新。一则有价值的信息,可以通过语音、文字、视频等载体单独或融合呈现,并通过各种连接互联网的客户端进行推广,对于某些受社会关注度高的信息还会被全天候追踪,实时报道最新状况。

2.多元性。从横向时间线进行梳理,信息传播媒介经历了语言媒介—文字媒介—报纸媒介—电子技术媒介—网络媒介等几个阶段,不同阶段媒介的使用呈现出了割裂的状态。单一使用某类媒介会削弱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于是人们开始探索媒介的融合。媒介之间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全媒体时代媒介的使用朝向深度共融,通过优势互补,使一则信息能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立体呈现在读者眼前。

无刷电机的齿槽转矩是电枢铁芯的齿槽与转子永磁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磁阻转矩。由于齿槽转矩的存在会增大电机最初的启动转矩,这对一般的电机问题不大,但对于功率不到10 W的小电机来说影响就很大了。

2.打造全媒体学校德育平台。学校可以通过以全媒体技术为依托来创建德育网络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实现舆论引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营造。媒体可以通过报道来有效左右人们去关注哪些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在人们心中的重要程度。利用全媒体平台对事件进行报道,人们对于该事件的关注度则会成倍增长。学校德育平台可以利用全媒体所形成的合力,通过QQ、微信等媒介,宣扬主流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此外,网络世界的开放性使得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提升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意识才是亘古不变的应对之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而且还包括信息素养教育。所谓信息素养,是指个体能够认识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在信息泛滥的全媒体时代,拥有信息素养能力就是一项生存技能,学校德育课程要学会与时俱进,开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利用学校德育全媒体平台,开展如网络知识竞赛、班级德育网站评比等趣味网络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德育活动参与度,营造德育氛围友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享受过程,坚定信念,这就是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依旧初心不减的赵多娜。透过她的眼神,我们仍然能看到那份可贵的少年感。她的微博动态,也基本被拍戏和健身占据,一张张对着镜头笑容醇美的照片,折射着她清隽而剔透的内心。

组织设计主要是围绕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人员的角色划分,明确不同角色的职责与工作范围,确定工作汇报沟通关系与协作关系。

二、学校传统德育课程实施困境

首先,全媒体时代信息的膨胀容易引导教师和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进而对德育课程实施形成阻碍。全媒体时代下,开放的网络环境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报道,但也不乏大肆宣扬国家丑闻、挑拨种族矛盾、散播“毒鸡汤”等负面信息。受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价值观来源于周围的环境,这些庞杂又良莠不齐的信息容易使学生在道德抉择上迷失。教师的三观虽较于学生来说更稳定,但也难保在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下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麦库姆斯在《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一书中通过飞机失事与劫机新闻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种观点:很多时候,媒介影响我们的态度与意见,甚至是我们的行为。学者吴康宁认为,课程授受过程是课程内容向“教师的实际传授内容”的转化过程以及已成为教师实际传授内容的那些课程内容向“学生的实际学习内容”的转化过程。若教师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受到了负面信息的影响,就无法将德育课程内容内化进而转化为实际传授内容,学生的认知出现了偏差也无法将准确无误的传授内容向实际学习内容转化。课程意义尚未达成,也就是说,课程实施遇到了阻碍。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我国土木工程行业也不例外,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施工管理制度可以为土木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因此,只有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下,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但就我国目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大部分施工单位都在应用传统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规范,由于这些管理制度的落后,无法满足当前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且内容不够全面,对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细节无法进行系统管理,对现场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阻碍作用。

课程实施是通过协调课程实施中的诸多因素,将课程计划纳入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同层次地落实课程计划的过程。从概念上来看,课程实施包含着两个关键点,一是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二是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学实现的。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观念、社会、学校、教学、体验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实际也分别对应了课程实施的不同阶段。课程标准再科学合理,课程最终的完成依旧是由学生内化了的体验课程来决定。全媒体时代给教育带来了众多变革,就学校德育课程实施而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德育课程的实施提出了以下挑战:

1.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的媒介运用能力。多元的媒介形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教师媒介运用技巧的不断熟练,多媒体教学却异化出了喧宾夺主、滥用媒介的怪象,教师的媒介运用能力是全媒体时代必备的关键素养。媒介运用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即教学是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媒介只是教学活动的辅助。教师在德育课程设计中,要明确课程目标,教学手段的使用始终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开展的。其次,要正确处理传统教学与媒体技术的关系,他们无法替代彼此,因为各有优势。传统教学手段能实现教师与学生更亲密的互动,也更有利于抽象知识的讲解;而多媒体技术则更有利于调动气氛,营造情境。教师要根据实际特点和课程内容合理搭配媒介,实现教学的优势互补。笔者认为,只有深入地理解,才能从容地驾驭。媒介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对媒介熟悉程度的基础之上的,学校可以利用全媒体时代创造的条件,利用在线平台开展相应培训,提升教师的媒介运用能力。

基于上述德育课程实施困境,学校要转变德育课程的实施思维以顺应全媒体时代的规律,借助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实现学校德育课程的质性飞跃。

最后,全媒体时代个性化的凸显,使得德育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走向穷途末路。虽自新课程改革起就在强调教学要改变过分依赖教材、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的传统教学,但现实情况是学校德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教师在“照本宣科”地进行讲授,全然不顾学生的先验知识和个性特点,整堂课下来师生之间并无有效的互动沟通。在信息膨胀的全媒体时代,人们已经被包围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学生会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并形成一套极具个性的价值观念,表现在德育课程中便是参与主体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向主动理解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忠实”的课程实施取向无法使课程目标真正落实到学生的体验层次,只有转变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顺应全媒体时代下学生个性化日益凸显的特点,才能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德育课程实施的思维转向

到了下午,也不知母亲怎么就想到了梨园的全娃家,着急忙慌就往梨园跑。结果就是这样,我们姊妹都不愿相信,我们家的葱就躺在全娃家的灶洞里。全娃不在,茂友叔说,全娃背了半背笼葱天不亮就走了。

4.可选择性。全媒体时代的可选择性,也即个性化。有人说,以前是“人找信息”,现在是“信息找人”,笔者认为这句话似乎有失偏颇。全媒体时代的开放性表现之一就是信息发布门槛大大降低了,信息发布者越来越大众化,我们实际是充斥在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兴趣也是不同的,由此,在全媒体时代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媒体的无效使用。这里的“无效”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媒介的滥用,二是媒介的浅层运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已从传统的讲授式,发展到借助视听多媒体技术营造的情境式,课堂教学手段大大地丰富了。各种媒体技术的应用充斥着课堂,课堂气氛由此变得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被短暂调动起来,而错误使用媒体技术导致教学秩序被扰乱、德育目标落实不到位的教学失误也层出不穷。有研究表明,在班级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同学会花费很多时间进行多任务处理,不仅使自己分心,还影响其他同学。更重要的是,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在自述课文内容及课堂表现上。媒体技术的无效使用还表现在媒介在课程实施中的浅层运用上。媒体技术的成熟给各个领域带去了利益和便捷,学校开始大力倡导教学技术进课堂,一些学校对于教师授课水平的评价标准加入了“多媒体手段运用”这一指标,教师为了考核成绩,不得不硬生生的将媒体技术引进课堂,这就导致课程实施出现“为了技术而用技术”的现象,技术的运用并没有给德育课程带去价值。

3.开放性。全媒体时代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和传播内容两方面。以单一媒介传播信息,信息的受众面是十分狭隘的。全媒体时代到来改变了这一窘境,信息的获取方式多样化,人们可以依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媒介来获得资讯。可以说生活在当代的人们,几乎人人都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了全媒体时代的参与者。也正是由于媒介技术的成熟和参与者积极性的提高,信息的受众者也有可能转变为信息生产者,如此一来,任何事件都可能成为媒体的报道对象,大到宇宙之外发生了什么、小到某人今天吃了什么,都有成为传播内容的可能。

3.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向“创生取向”转变。德育是一门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多方面内容的学科,德育与思想形成,价值观的确立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也正是因为如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往往严格的按“忠实取向”实施教学。“忠实取向”下的教学,其过程是遮蔽了学生和教师的,课堂传授本身凌驾于所有参与主体之上。全媒体时代,课程实施按“忠实取向”教学,教师被迫接受课程编制者的思想再将其灌输给学生,学生就无奈接受,这样的课堂充斥着虚假。全媒体时代,一张图、一段小视频在几小时内就能制造舆论导向;各种价值观通过网络不断传播,就能改变部分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全媒体背景下,学生的个性愈发凸显,人们的观念更加开放和多元,学校课程实施取向也应当由“忠实取向”向“创生取向”转变。

课程的创生取向是指,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缔造的教育经验。原本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仅仅是一种课程资源,师生仅是借助这种资源,共同构建和发展教育经验。中小学德育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应当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经验性课程,具有较为显著的情境化和人格化特点。德育不是洗脑,也并非政治灌输,在特殊时期我国的德育工作有过政治化倾向,然而近年来德育生活化主题的演变,是德育在思想层面的巨大进步。生活德育是从生活出发的德育,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德育的起点。教师和学生在全媒体化的复杂背景下,不同个体的体验和遭遇相去甚远,由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原先赋予的意义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削弱。“创生取向”的德育课程实施,并不一定意味着价值观的扭曲、思想的放任,相反,在师生个体经验的基础之上,关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实际发生的问题,更有利于思想的超越、道德的萌芽。

4.树立“受众者+生产者”的课程主体参与理念。全媒体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人人参与,人不仅是信息共享的参与者之一,还是潜在的信息生产者,将这一观点投射到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中就是德育课程要始终保持主体参与观。早在20年前,就产生了主体性德育思想,这一思想的起源主要是由于人们开始认识到过去的德育过分强调社会因素,忽视个体因素,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人学空场”的现象,例如教师在德育课程上专注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先前经验和行为体验。

要使教师顺利地将课程内容向实际传授内容转化、再将实际传授内容向学生学习的内容转化,其转化过程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师生主体的共同参与。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并正确把握德育课程的理念、标准、目的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实际需要,灵活地讲授教材、开展活动,尽可能创造体验环境,以保障教师的实际传授内容顺利向学生学习内容转化。确立主体参与的课程实施理念,是保障德育落实知行合一目标的关键。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有再多道德知识的积累,也不如自己亲历一次道德的抉择升华的快。道德,最终是要通过外化的行为才得以体现,参与是行为产生的基本要求。

全媒体时代下,媒体、时空、主客体都朝着共同融合的趋势发展,这一变化趋势所引起的不仅是传媒领域的大变革,也会促使社会和学校发生巨大的转型。在全媒体背景下,来自不同空间的信息全天候不断更新,各式各样的媒介都能作为信息传播载体,信息发布门槛降低,人既可以是信息的受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上述变化也对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施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全媒体时代所带来信息数量的膨胀、媒介的多元、个性的凸显等特点使一直以来强调灌输式、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传统德育课程实施出现了不适。与此同时,信息获取的便捷、媒介的不断融合发展、时代的开放包容、个性碰撞的火花,无不是全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学校德育课程实施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课程实施若能顺应时代特色,借力全媒体优势,就能更好地实现德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基金项目: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一般课题“中小学德育模式构建研究”子课题研究之一,课题编号:FEB180515)

标签:;  ;  ;  ;  ;  ;  ;  

全媒体时代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思维转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