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措施研究论文_周冬梅

中方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 怀化中方县 418000

【摘 要】目的:对临床上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研讨并将相应的优化措施进行阐述。方法:选取本服务中心在2015年-2017年期间检验科共筛查出60份不合格血液标本,同时将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研讨,并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进行阐述。结果:血液标本中不合格原因中溶血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凝血,抗凝管使用错误,脂血和延时送检,采集量不合格和标签错误及采血部位不当各。结论:临床上发生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诸多,对发生的原因进行研讨,并制定相对应的优化措施,是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几率的措施,亦是提高检验准确性的举措,为临床提供准确性高的依据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优化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reason of clinical blood samples unqualifi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measures are described. Methods:the hospital in 2015-2016(January ~12 months)during the test,screening out 60 unqualified blood specimens,and the unqualified reason to discuss,and develop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measure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Results:the blood samples unqualified cause hemolysi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followed by coagulation,anticoagulant use error,blood fat and delay of submission,collection and label unqualified errors and the improper sampling site. Conclusion:the clinical occurrence reasons of blood samples unqualified,to The causes are discussed,and 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measures,reduce blood samples unqualified probability measures,also is to improve the test accuracy measures,for clinical provides high accuracy on the basis of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Blood specimen;unqualified reason;optimization measures

当下,在临床的诊疗过程中依然依靠各种各样的检测结果作为差考依据,故治疗中对检验科室的检验结果依赖性随之增加,其中在检测过程中,血液标本为检验中使用率最高的标本,亦是检验科室中最为重要的管理组成部分,如若血液标本治疗不符质量标准,也就相对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从而降低临床治疗的疗效【1】,故对血液标本在采集、送检、保存等整个过程中,要保证其准确无误,才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基础条件,影响血液标本质量不合格的原因诸多,为此笔者将不合格血液标本实施研讨,并对其研讨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目的是为日后工作中提供经验和参考依据,特将整理后的相关材料阐述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血液标本

选取本服务中心在2015年-2017年期间检验科共筛查出60份不合格血液标本,其中28分为血常规检验,17份为凝血功能,7份为生化,6份为免疫检验,其余2份为其他检验项目。

1.2方法

应用经验丰富的检验师对以上60份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的原因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归纳,对出现凝血和溶血、剂量或者抗凝剂出现差错等,马上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研讨,并制定合理的优化措施。

2结果

血液标本中不合格原因中溶血所占比例最高为:43.33%(26/60),其次为凝血:30.00%(18/60),抗凝管使用错误:6.67%(4/60),脂血和延时送检各:5.00%(3/60),采集量不合格和标签错误及采血部位不当各:3.33%(2/60),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所有60份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布情况(份,%)

3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

3.1溶血和脂血

本次统计结果中,发生溶血比例最高为:43.33%,而脂血为:5.00%,发生以上两种情况的原因为:血液的采集、采集后的保存、血液的运送以及对标本的分离均受到诸多相关因素,迫使红细胞已经在体外发生破裂,而采集人员在采集前消毒液未干便对血液实施采集或者应用采集的针头存在不符合采集对象的情况(过细、针头与注射器连接吻合度较差),以上均可能是采集过程中存在过多的气泡;另外采集中应用止血带捆绑度过紧、对采血位置拍打用力过度、采集时间较长、抽血时速度快速或用力过大,而采集后对试管过度的摇晃;此外,试管中抗凝剂应用剂量过少,均是发生溶血和脂血的原因。

3.2凝血

本次统计中,凝血发生比例为30.00%,而主要发生的原因是:血液标本在未检验前出现凝块等现象,引发的主要是采血用时过长,使血液在注射器中发生凝固;另外抗凝剂注入的顺序错误亦是发生凝块的原因;当采集后的血液在试管当中,不均匀或者过度的摇晃均是发生凝血的原因;当采集的血液量过多时,一旦试管中的抗凝剂比例不当也是引发血液凝血的原因。

3.3延时送检

本次统计中,出现延时送检的比例为:5.00%,当血液在采集后,必须在24h内进行检验【2】,因为血液中的成份会伴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改变,一旦血液中的成份改变后,会出现血液标本不合格;此外血液标本会受到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改变,如血液中的酶类会加快灭活的速度,促使细胞内的耗氧量快速增高后释放CO2,从而导致检验结果受到影响。

3.4其他

本次结果中,采集量不合格为:3.33%,抗凝管使用错误:6.67%,标签错误3.33%,采血部分不当:3.33%,以上各种发生原因均是:采集工作人员相关技术水平低下和缺乏责任心有密切的关系;应用抗凝管错误或者标签错误等均是未按照血液采集流程实施操作,从而发生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

4优化措施

4.1严格遵循血液标本采集流程

对血液的采集必须遵循血液标本采集流程实施采集,才是保障血液标本合格的前提,而采集工作人员亦必须对整个采集的过程了如指掌,并明确采集中所必须注意的事项和采集禁忌等;应用采集血液中的容器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同时对采血的部位要合理的选取,同时在选取的过程中必须要避开存在皮外损伤的部位;当血液采集完毕后,立即拔掉针头,预防流入空气;而采集后的标本要来回的倒动,时试管中的抗凝剂和血液充分的融合【3】;倒动后的标本禁忌平放,以此来预防血液中的细胞发生破坏以及凝血和溶血的情况发生。

4.2血液标本的准确存放和及时送检

当采集后的血液标本由专门工作人员及时送检,并将送检时间尽量缩短;如遇到无法实施检验时,应及时将做好血清分离工作,并及时存放于冰箱给予准确的保存;在运用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过度的摇晃,保证血液标本平安的送达检验室。

4.3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所有的血液标本均需要采集人员、检验人员共同完成,因此加强对以上两个部门的沟通,对出现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进行研讨,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对各个血液采集、送检及检验的整个过程均实施监控,并及时完善以上两个部门现有的规章制度;在采集前应对采集对象实施严格的“三查七对”【4】,如:采集对象的姓名、需要检测的项目等必须认真和详细的进行核对,当核对无误后,即可还是备管,在对采集对象所检测的项目进行准确的分类,将采集后的试管放入相应的试管架中,以上所有流程必须保证准确无误。4.4奖罚制度

奖罚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工作积极性,另外在所有工作中要求准确无误,可以促进相关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提高,并能减少错误几率的发生;一旦在工作中出现错误,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并同时要求错误发生人员作出总结,有利于及时更正错误。

4.5提升相关技能水平提高

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以强化自身业务水平和相关专业水平为目的;同时定期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考核,使其增加了解临床检验的了解和认识程度;而血液采集人员不仅要增加采集血液水平的技能,亦需要提高服务的态度,并了解血液标本对临床检验的意义和重要性,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4.6采集前与采集对象的沟通

在对血液实施采集前,需要及时对采集对象进行沟通,必须知晓以下几个方面【5】:①确定采集对象禁食10~12h;②告知采集对象在清晨空腹实施血液采集的重要性;③了解采集对象的饮食习惯,使其充分配合采集工作。

5总结

临床上发生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诸多,对发生的原因进行研讨,并制定相对应的优化措施,是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几率的措施,亦是提高检验准确性的举措,为临床提供准确性高的依据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岩涛.30例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6):5504-5505.

[2]刘兴彦.74份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6):528-529.

[3]蒋拥军.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对策[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8):4208.

[4]文波.血液检测所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5):877-878.

[5]牛玉琴.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42-1843.

论文作者:周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措施研究论文_周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