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教学设计研究论文_张春英

基础护理学教学设计研究论文_张春英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的完善,基础护理学立足于护理专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的21世纪护理人才的需要为宗旨,以培养护士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情景模拟法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创设教学模式,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情境教学;理实一体

引言

基础护理学主要是一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综合性科目,其在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以及临床医学当中形成了基本理论体系的护理技术,是可以为人们提供全方面的护理服务措施。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讲为主,教师在课堂上是占据主要位置,对待学生也是采取强制灌输知识手段,从而导致学生一直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长期以来,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乐趣。护理资源库是可以将很多多媒体课程知识通过图片或是视频的方式等表达出来,将抽象的知识体现得形象化,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现报告如下。

1教学目标设计

笔者所选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的护理专业用书《基础护理技术》第2版,该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本次节选内容为第14章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操作,与之相关的输液反应也时有发生。空气栓塞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一旦发生,就可能导致患者缺氧乃至死亡,十分凶险,因此掌握急救措施以及预防尤为重要。对于静脉输液操作,安排了三次实训:第一次课主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静脉输液的流程,做到熟悉;第二次课继续巩固静脉输液流程,同时在练习的基础上引入一临床情景——空气栓塞,教会学生掌握它的预防和急救措施,以更好地应对临床问题,这两部分内容连续学习,可以保持知识、技能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第三次课则在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流程的基础上穿插输液故障等的学习,通过给学生设置常见的输液故障,让其自主讨论,在实践中帮助学生解决临床问题。本次课截选第二次课的授课安排。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解剖、生理学知识以及吸氧、输液的操作流程和卧位的相关知识,这为本次课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笔者教授的是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她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及护理基础知识,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工作,但他们在学习时只注重掌握单个知识点,脑中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对于书本知识的内化能力欠佳。根据临床护理岗位调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护理课程标准以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确定本单元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准确说出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掌握空气栓塞发生机制、正确安置空气栓塞的急救体位。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学会团队合作,培养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慎独”、“爱伤”观念、在救护中能争分夺秒、护爱生命。

2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满意度

98.6%的护生更喜欢新型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利用平台资源进行自主在线训练,使学生打破了教室的界限,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学习和反馈,实现双向或多向互动模式。课堂上,案例讨论引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培养学生职业情感和人文关怀的同时,提高了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提高了教学效果。3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带教老师讲授教学内容,上课模式为面对面授课、集体授课,并在实体课上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内容。观察组采用护理资源库教学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同于对照组,由同一位老师授课,且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上课时长、考试的内容完全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基础上,首先,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充分了解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并综合学生的具体需求、特征和发展需求等,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课程设计。其次,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上传教学视频、教学重点、文本资料以及相关知识的网站链接。学生用学号完成注册,登录网站后,在在线学习平台中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和预习任务。网络学习的时间较为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时间决定预习和完成作业的时间。同时,授课教师可随时登录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查看。最后是关于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部分。课堂上,教师用个人账号登录到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学平台内容包括重点知识学习、课堂提问、课堂总结、课后练习共4大模块。通过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同时,带领学生参观病房,让学生先问诊,收集相关资料,并由教师讲解。将学生划分为4-5个小组。再次登录网络学习平台,进入到课堂提问环节,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每个小组派出一位成员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组内其他成员负责对回答问题的内容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课堂总结环节中,要由教师总结出课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并要求学生登录网络学习平台完成课后练习。

4讨论

《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要不断转变实践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的构建,能够将学校人才培养与临床护理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从而培育出临床需求的护理人才,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临床工作。“示范-模拟-参与”三位一体的综合实践教学方法,能够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情境模拟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实现布置相应的任务,学生能够通过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复习已经学习的知识,从而做好相应的准备,在课堂上能够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案例,各自讲述自己的见解,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构建临床护理知识结构。在实践教学中,传统教学主要是利用模型进行讲解,因此心理上可能不够重视,很难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而“示范-模拟-参与”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感受患者的心理需求。同时作为一名护士要怎样正确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让学生有意识的学习职业态度与职业价值观,强化自身的言行举止,同时规范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本次教学以理实一体、学生主体为主要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整个过程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核心能力建设;课前准备充分,全面分析,对教学内容顺序作适当调整;科学整合、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借助手机视频、雨课堂等软件帮助学生学习;课堂实施科学使用教法,重视指导学法,开展学习效果多元评价,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付保芹.录像反馈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6):91-93.

[2] 李丹.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改革[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9):1413-1414.

[3] 丛日照,彭克,李凤娇,等.微课平台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73-74.

[4] 丛日照,彭克,李凤娇,等.微课平台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3):73-74.

[5] 惠青山,吴芷芷.叙事教育在实践教学中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以基础护理为例[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0):403.

论文作者:张春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基础护理学教学设计研究论文_张春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