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建立SCI的实践探索_国企论文

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建立SCI的实践探索_国企论文

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的有效考核体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创建SCI的实践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天津论文,经济技术论文,企业经营者论文,业绩论文,总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量事实表明,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改造、发展,还是加强管理,都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企业领导班子的状况密切相关。许多企业亏损、破产,除了部分因为政策、宏观经济等原因外,主要是由于监督乏力而出现的人祸造成的。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的有效考核体系,是党的十五大报告所要求的形成国有企业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关键,对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能够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增强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使企业经营者用好权力,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是以土地开发、公用事业建设与经营为主营业务,以建立和完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为特殊职能,向着资本经营方向发展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总公司在创建综合考核指标体系SCI(System of Comprehensive Indicators for Performance Appraisal的前三个大写字母)的过程中,对建立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转型时期国有控股公司的制度创新

在转型时期,我国将存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磨合,不可避免地出现国有企业旧的行为规范尚未退出、新的行为规范又未形成的复杂局面,企业在制度创新上表现为竭力从两种体制的不和谐共存中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而往往忽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终要求。处于双重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其行为目标有三个:一是完成国家计划任务;二是企业利润最大化;三是员工收入最大化;而不是完全按照市场供需追求经济效益。其行为大致表现为行政方式和市场方式并存,企业开始摆脱作为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经营自主权开始萌芽,同时企业又依赖“婆婆”,“一只眼睛看官场,一只眼睛看市场”,不能够自觉地去承担一个经济法人所肩负的经济责任,企业法人财产权虚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取向不尽一致,所有者与经营者在激励与约束上产生矛盾,出现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描述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为了降低企业制度创新成本,总公司采取了“双轨”经营方式作为一种过渡模式,即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公益性国有独资公司或带有难以克服的旧体制痕迹的国有公司,按对旧有体制改良后的体制运行;非国有企业或能够在短期内市场化的国有企业按非国有企业运营机制运行,可采取包括联合、兼并、出售、破产、承包、租赁、托管等在内的各种不违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形式。前一种运营机制可喻为“Ⅰ轨道”,后一种运营机制喻为“Ⅱ轨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适时地抛弃双轨经营模式,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轨道”。

总公司把所属子公司按“双轨”经营模式进行分类,在“Ⅰ轨道”上运行的企业是有关水、电、气、热、市政、绿化、公交等公益性国有子公司,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力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竞争性行业中的基本作用是功能性的,国有资产管理按照市场标准评价其经济效益,按政府标准评价其社会效益,第一位的作用是为所在及相关行业提供可持续的竞争能力,其盈利性排在次等;对宜于公司化改造的国有企业和宜于民营化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如有关房产、实业、物业等方面的子公司放在“Ⅱ轨道”上运行,以资本经营为核心,追求利润最大化,承担市场竞争风险。进行公司化改造的国有企业必须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内可形成多元化产权主体并存的格局。宜于实行民营化的国有中小型企业可通过拍卖、兼并、合资、租赁、破产等多种方式民营化,这些企业具有经营规模小、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总公司对其控制力低、经营风险大、企业的重要性和关联程度小等特征。实行“双规”经营模式的作用在于:第一,可以使旧体制中的剩余能量在“Ⅰ轨道”上得到释放,不至于去阻挡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妨碍部分企业公司化和民营化,同时,也可以把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过激因素消化在“Ⅱ轨道”上;第二,既提高了国有控股公司经济效益,又满足了国家整体利益的社会效益;第三,暂时弱化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难点,搁置争议,腾出主要精力用于总公司资本经营,壮大企业实力,随着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来化解上述难点;第四,有利于“Ⅰ轨道”上的企业依照市场导向进行改革发展,实现资源配置的结构优化和规模经济;第五,增强总公司的造血机能,大力提高“Ⅱ轨道”的经济效益,把部分盈利用于弥补国有资产因承担社会公益功能而带来的损失,闯出一条国有控股公司生存发展的运营模式。

二、探索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有效考核体系的新路子

总公司与各子公司必须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与之相适应的是总公司接受开发区管委会对其资本经营的考核。同时,总公司也要加强对子公司经营效绩的考评,建立总公司对下属公司经营者业绩的有效考核体系。这套体系要能够起到充分调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防止国有资产被侵蚀,减弱“内部人控制”的作用,在操作上要科学、易行、有实效,降低机制运行的成本费用。在继承的前提下,经开发区内外许多专家和实际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1996 年制定和实施了SCI,其目的在于建立一套在满足开发区整体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以资本经营为重点、成本管理为核心、追求自身利润的、符合国际规范和我国企业改革方向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使总公司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所需的各种信息,为评价经营状况与业绩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加强成员企业成本意识,约束和激励并举,使成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增强生存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及发展潜力,使其经营活动符合总公司的期望和要求,向预期目标努力。

为了使SCI充分反映总公司经营上的两重性, 一方面完善开发区投资环境,以开发区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另一方面追求企业的自身发展和自身利益,把成员企业划分为公用事业型和投资经营型两大类公司。对公用事业型公司又可按资金来源和经营性质的不同分为补贴经营型公司和全额拨款型公司。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从资本保值增值、盈利能力、营运效率、偿债能力四个方面来考核企业的经济效益,三类公司的共同指标是资本保值增值率。补贴经营型公司的核心指标是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全额拨款型公司的核心指标是资本保值增值率和人均成本费用;投资经营型公司的核心指标是总资产报酬率、销售收入利润率和税后上缴利润定额。从安全运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考核所属子公司的社会效益,对公用事业型公司还考核建设工程质量和社会服务承诺。1997年初,总公司各部室根据上年综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和当年计划测算当年的指标标准比率,总公司总经理与下属公司经理以签定达标任务书的形式来执行SCI,任务书内容包括任务目标、任务条款、奖惩办法、 完成时限,并制定了每项指标的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使下属公司对 SCI明明白白。各部室每季度对子公司进行抽查考核,督促子公司完成指标任务,年终对子公司进行年度考核,分析子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打出综合评分,与A(优)、B(良)、C (合格)、D(稍差)、E(差)五级量化标准进行比较,看子公司经营状况处于哪个等级,以此作为总公司评估子公司经营绩效和组织部门考核企业经营者业绩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SCI是形成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关键

(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激励国有企业发展壮大

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加强管理的侧重点不同。公用事业型公司主要是抓成本管理,考核经济效益指标的权重占34%—60%。总公司对这类公司不断加强工程造价、运营成本、资金成本、劳务成本的控制,同时处理好与技术水平、质量控制、工期时间及服务的关系。通过降低成本,降低补贴,降低能源产品的价格,使外商在天津开发区投资生产的成本低于其它地区,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为提高天津开发区的竞争能力,保证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最终也维护了总公司的经济利益。投资经营型公司抛弃了依赖补贴的幻想,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求生存、求发展,与天津乃至全国同行业争资产规模、销售规模、市场份额。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这类公司的直接目标,其经济效益指标的权重占90%。

从构建到实施SCI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 它要体现总公司的整体战略思想,把握总公司的定位,明确总公司的主营业务、特殊职能、经营方向和组织形态,使总公司系统各部门能够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协同合作,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其次,它要求财务管理工作必须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并结合开发区和总公司的特点,明确有关财务政策、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做好国内外融资工作,在防范和规避风险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三,它能够推进总公司投资体制的改革,改变过去那种无偿使用和占用资金的作法,使资金在循环中增值,这方面工作达不到要求的公司将在SCI考评中被扣分;第四, 它有利于推动总公司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通过工资总额、绩效考评与SCI 挂钩,拉开档次,多劳多得,奖勤罚懒,调整人员素质,引入竞争上岗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第五,充分发挥综合计划管理的功能, 以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为赶超目标, 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协助制定SCI经济指标的行业平均水平和行业最高水平,考核指标层层分解, 责任落实,把压力逐级分解和传递下去,确保综合考评工作的完成。

(二)以社会效益为宗旨约束国有企业短期行为

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最终所有者是全体公民,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其社会效益的作用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总公司根据开发区的特点,提出总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做到的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开发区投资环境的完善和优化,二是有利于总公司的稳定和发展,三是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四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总公司在SCI中专门对社会公益型公司设置了“承诺履行率”, 来考核企业对社会服务承诺的履行情况,通过投诉、抽查等办法对企业内部监督,结合开发区管委会对社会的问卷调查接受外部监督,对提高总公司的整体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承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是总公司的特殊职能之一。为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总公司依据SCI的要求, 修订了有关基础设施管理和工程质量考评的办法,加强了从可行性研究、施工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控制,有力地保证了开发区投资硬环境的不断改善。

两个“一票否决”是总公司创建SCI的又一特色。 总公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探索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对重大隐患和危险源的检查整改工作,规定凡是出现恶性安全事故的企业一律视为没有完成安全指标,年终SCI考评总成绩不及格;遵循十五大“要建设好企业领导班子, 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总公司积极开展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党员队伍建设、职代会建设、廉政建设,使这五项建设成为企业党委的制度性工作,规定凡是廉政建设出现严重违规行为的企业一律视为没有完成企业精神文明指标,年终SCI考评总成绩不及格。

邓小平同志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公司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国有企业不能够偏废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任何一项,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督体系的国有企业不能长久生存。因此,总公司要吸取区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最新信息,不断完善SCI ,增强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同时要保证SCI执行的严肃性, 以此为突破口探索出一套国有企业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消除企业中的腐败现象,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健康进行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标签:;  ;  ;  ;  ;  

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建立SCI的实践探索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