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运作模式研究论文_冯凌姝雅

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运作模式研究论文_冯凌姝雅

——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为例

冯凌姝雅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本文主要对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运作模式进行研究,在对“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运作模式”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的案例研究,分析当前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管理现状,结合高等教育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建构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运作模式提出对策建议,此推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制度化建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其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项目运作模式

一、高校志愿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内容单一、领域有限

目前,高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方面,内容上基本集中在支教助学、亲情陪伴、帮困助残、社区服务、公益宣传等方面,参与范围和活动吸引力相对贫乏,服务对象范围较窄。

(二)形式主义严重

我国很多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大多追求形式上的效应,而忽视内涵的深入

,如:在关爱类活动中,青年志愿者们利用寒暑假进行了短期支教,但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志愿服务事业的认识加深,长期开展这种只重形式不重内涵的活动,不但谈不上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功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三)服务水平有限,服务效果不明显

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在服务质量方面还有欠缺。高、精、专的专业性志愿服务不够,如在关爱类志愿服务工作中,一些志愿者不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或心理学技术能力不够,在为留守儿童做心理抚慰和辅导工作时明显力不从心,甚至带来反效果。

二、对高校志愿服务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管理机制不完善

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其中管理机制又是重中之重。但是大部分高校没有制定相对统一的校内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登记制度,也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

(二)、培训与激励机制制定与落实不到位

目前的培训多具有“临时”、“速成”的特点。当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者的培训机制很不健全。这既是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又是导致高校志愿服务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激励机制方面,志愿者渴望自身的社会价值能够通过一定方式得到认可。但是如何制定科学公平的标准来评选优秀志愿者,评优的同时是否罚劣,各高校大都没有一个较统一的评定标准,往往以结果作为标准。

(三)、项目意识定位不清——“活动”≠“项目”

项目化的进行运作,包括前期调研、制定计划、组织人员、实施工作、后期考核以及成果转化等部分,是一个缜密的流程与环节。志愿服务活动只是一个项目的其中一个部分,或者只是为了达到项目目标的实施方法,而我国高校尚且停留在为做志愿服务而做志愿服务的阶段上,将重心集中在活动的开展上,活动开展之后,以活动总结的形式作为收尾,这使得一些本很有意义的项目没有得到长效发展,应该有一个清楚明晰的定位,即“活动”不等同于“项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构建高校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模式

(一)、准备阶段

1、高校

建立一个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以高校为中心,统筹构建、循环反馈。包括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社会与高校可共享资源的软件建设。平台上运行的任何一个项目均可以共享平台上招募、培训、实施、评价和激励等几个方面的资源。

2、政府

在协同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政府构建一个社会、高校和大学生都遵守的运行机制:统一项目招募、培训、实施等管理规则; 协调社会组织和高校在高校园区志愿服务平台的分工管理。通过政府的统筹安排把高校的志愿服务资源重新配置,将高校园区的志愿服务建成一个资源集约化利用的有机整体。

3、社会

社会支持志愿服务平台的运行。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应该切实符合社会的需求。社会的组织和个人可以给予平台运作人力、财力的支持、也可以给予协同平台上运行的特定项目专项支持,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促进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二)、执行阶段

1、高校

我国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主要集中在社区,志愿服务还停留在简单的便民服务工作层面上,服务内容专业技术含量较低,所学知识运用较少,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优势未能凸显。通过高校园区协同平台的构建,能够达到志愿者活动社会化、专业化、精细化等目标。

(1)挖掘社会需求,引领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

协同网络平台向社会发布志愿服务项目,既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体现志愿服务的地位,又能够获得相应经费的支持。

(2)建立师资库,促进志愿者培训专业化发展

高校园区的志愿服务协同平台可以建立培训教师师资库,集擅长指导志愿服务的高校教师和经验丰富的志愿者于人才库中,作为志愿者培训的师资力量。平台还可开设系统的志愿者培训课程,采取常规学习、集中学习和专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2、政府:

高校組织是由党团组织进行管理的学校志愿组织,学生是其主力军。政府是离校志愿组织的支持者或合作者,可以为志愿组织提供政策、资金支持,二者是双赢互惠的。

3、企业:

建立企业志愿服务管理部门的信息发布平台或网站。可以为企业志愿者提供便捷的注册登记平台,也能使政府获得目前活跃在国内的企业志愿者的准确统计数据,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服务、支持志愿者。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发布平台或网站,招募企业志愿者,将社会需求和企业连接起来。企业亦可以及时、详细了解到志愿活动的相关内容,以避免企业在选择志愿服务项目上的盲目性和重复性。

(三)、反馈评价阶段

1、高校

高校志愿组织者可成立正式和非正式的监督小组,跟踪志愿活动,反馈信息。以便了解志愿者的动向,及时交流疏导。跟踪反馈可采取不定时现场督导、定期小组督导、个人面谈、集体讨论等方式。如有不恰当处,再进行修改。

2、政府

民政部设立专门的登记认证机构,负责所有志愿组织的登记认证,监督所有的高校志愿组织每年进行年审,每年重新认证其是否具有志愿组织资格。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鼓励高校志愿组织定期公布募集的善款数量,让企业知道自己的捐赠款如何被用,打消企业的担心和疑虑。这既有助于规范志愿组织的运行,也让企业更了解志愿组织的运营过程。

3、企业

建立健全实绩评估机制,避免出现“秀志愿、走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明确企业对高校志愿服务评估的总体目标,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制定出量化的评估标准,注重评估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1.[ 林建锋,曹立人. 浅谈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管理创新[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7(01)

2.[ 吴敏洁.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6.]

3.[ 韩旭,李星. 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应用[J]. 中国电力教育,2012,(19):119-120.]

4.[ 田俊杰. 论如何建立健全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和激励机制[J]. 大众文艺. 2010(4):196 ]

作者简介:冯凌姝雅(1997.3——)女,湖北省襄阳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

项目基金: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运作模式研究——以‘七彩假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为例”(项目编号:24)

论文作者:冯凌姝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运作模式研究论文_冯凌姝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