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行为干预对超重或肥胖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论文_杨秀香

(迪庆州维西县妇幼计生服务中心 云南维西 674600)

【摘要】目的:研讨超重或者肥胖学龄前儿童接受喂养行为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具体影响。方法:以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间到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且确诊为肥胖或超重的167例学龄前儿童为主要调查对象,搜集以上儿童的体重、身高、年龄等基础信息,结合个体情况给予科学化、整体化的日常喂养行为干预。对照干预前后肥胖或超重儿童的生长速率、营养状况以及饮食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喂养干预后的体重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干预之前(P<0.05)。喂养干预前、后儿童身高生长速率对照未见较大差异(P>0.05)。喂养干预后超重、肥胖儿童人数的占比率低于喂养干预前,且正常体重儿童人数的占比率高于喂养干预前,两者对照差异性明显(均P<0.05)。喂养干预后,儿童进行合理运动、自主减少食物摄入量、自主减慢吃饭速度的人数占比率都明显高于喂养干预前(均P<0.05)。结论:科学的喂养行为干预能使学龄前儿童的体重、身高得以均衡发展,并且有助改善其日常饮食行为与生活习惯,使儿童生长发育得更为健康。

【关键词】肥胖;超重;学龄前儿童;喂养行为干预;生长发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344-02

肥胖作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公共性卫生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安全与日常生活。当中,我国人口肥胖问题呈现日渐加剧的趋势,并且肥胖群体开始趋向低龄化,对儿童肥胖或超重的控制及预防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早期科学的喂养干预,有助培养健康、良好的日常饮食行为方式,进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期肥胖[1]。此文以到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且确诊为肥胖或超重的167例学龄前儿童为主要调查对象,着重评估超重或肥胖学龄前儿童接受喂养行为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相关影响,现作汇报为下。

1.对象、方法

1.1 对象

以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间到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且确诊为肥胖或超重的167例学龄前儿童为主要调查对象,以2006年国际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儿童超重与肥胖的主要评判标准:①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身高标准体重值介于第85百分位和第95百分位之间为超重;②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身高标准体重值超出第95百分位为肥胖[2];当中有96例男童,71例女童;年龄介于1.5岁~6岁,平均年龄是(3.7±0.83)岁;74例为肥胖儿童,93例为超重儿童;体重平均为(10.3±2.46)千克;身高平均为(74.1±5.94)厘米。

1.2 干预方法

定期对167例肥胖或超重学龄前儿童展开体格监测,1岁以内肥胖与超重儿童每月监测1次;1岁以上者每2月监测1次;体格监测的内容以体重、身长为主,同时调查这些儿童的饮食行为状况,时间持续1年。监测期间按照饮食行为实施喂养干预及有关指导,措施有:调整儿童不良的日常饮食行为、纠正或改变儿童家长的不当喂养习惯、避免家长对儿童过度喂养。具体干预手段有:组织家长举办喂养知识讲座、发放相关宣传折页、邀请项目专家指导科学喂养技术、观看科学育儿光盘、张贴宣传墙报、引导浏览育儿类网站等。另外,统一发放专业的喂养知识材料,内容涉及婴幼儿日常喂养技术、饮食行为问题矫正及预防、儿童营养评估和喂养指导、常见的儿童喂养和营养问题及解答、肥胖儿童营养性疾病的防控方法等。

本调研过程的全部指标测量都由专门的医务人员协作完成,并遵循统一测量标准及测算方法进行数据统计。为确保监测所得的指标数据真实、可靠,医务人员需定期和家长取得联系,并对儿童展开定期随访。

1.3 评估指标

对喂养干预前、后超重或肥胖儿童的生长速率、营养状况及饮食行为改变情况等指标数据进行记录,并运用统计学方法予以统一处理。

1.4 数据统计和处理

对各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使用SPSS22.0软件予以计学处理,计量数据表达为(x-±s),计数数据表达为(n/%),计量数据的比对经t检测,计数数据的对比经χ2检测,当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2.结果

2.1 喂养干预前、后儿童生长速率指标对照

喂养干预前,儿童体重生长速率(0.63±0.28)千克/月;喂养干预后,儿童体重生长速率(0.39±0.21)千克/月,喂养干预后的体重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干预之前(t=6.752,P=0.000)。喂养干预前,儿童身高生长速率(2.57±1.03)厘米/月;喂养干预后,儿童身高生长速率(2.71±1.12)厘米/月,两者对照未见较大差异(t=1.286,P=0.193)。

2.2 喂养干预前、后儿童营养状况对照

喂养干预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的儿童人数占比率分别是0.00%、55.69%、44.31%;喂养干预后,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的儿童人数占比率分别是37.72%、32.34%、29.94%,两者对照差异性明显(均P<0.05)。具体营养状况数据记于表1。

3.讨论

婴幼儿期是人一生当中相当关键的成长时期,这个阶段的身体营养状况将会直接影响今后的健康状态。营养摄取与婴幼儿的日常饮食行为存在着紧密关联性,而这一阶段的饮食情况主要受到家长喂养行为的影响,故此,对儿童家长的日常喂养行为实施科学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喂养行为展开干预,并非将减轻儿童体重作为最终目标,关键在于发现并矫正儿童的喂养偏差及不良饮食方式,立足于家庭环境、儿童家长喂养习惯与育儿观念的角度,从根源上改变儿童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及生活习惯,使其构建起健康的、合理的生活模式,从而防控学龄前儿童发展为成人期肥胖[4]。

此次调研的结果中,喂养干预后超重或肥胖儿童的体重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喂养干预前,但身高生长速率在喂养干预前后没有太大差异。由此表示,科学化喂养行为干预能使超重或肥胖儿童的体重与身高得以均衡发展。喂养干预后超重、肥胖儿童人数的占比率都明显低于喂养干预前,且正常体重儿童人数的占比率明显高于喂养干预前。由此表明,实施喂养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超重及肥胖儿童的机体营养状态,令其发育生长得更为健康。除此以外,喂养干预后儿童进行合理运动、自主减少食物摄入量、自主减慢吃饭速度的人数占比率都明显高于喂养干预前。这主要是因为对儿童家长开展了整体化、科学化的喂养知识宣传教育,使其有意识地纠正以往不良的喂养行为,并注重培养儿童的健康饮食行为以及日常生活习惯[5]。

综上得知,科学的喂养行为干预能使学龄前儿童的体重、身高得以均衡发展,并且有助改善其日常饮食行为与生活习惯,避免儿童期肥胖发展为成人期肥胖,运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杨炯贤,闫洁,杨文利,等.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01):108-110.

[2]周楠.我国学龄前儿童家庭喂养状况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1):1757-1760.

[3]徐斌.学龄前儿童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研究进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09):80-82.

[4]陈仪坤.儿童肥胖与其母亲孕期增重和婴儿喂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02):361-363.

[5]凌文杰.肥胖子女与母亲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03):594-596.

论文作者:杨秀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喂养行为干预对超重或肥胖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论文_杨秀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