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疾病的按摩治疗_中医推拿论文

儿童常见疾病的按摩治疗_中医推拿论文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常见病论文,小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儿鼻炎大多数是过敏性的,症状就是鼻塞,遇到冷空气打喷嚏、流清鼻涕、鼻涕倒流、记忆力减退,嗅觉差。许多儿童还可伴有鼻子痒、眼睛痒和流眼泪,表现为反反复复搓鼻子(抠鼻子)和揉眼睛。许多过敏性鼻炎的儿童可以发展为突然阵发性咳嗽(干咳为主)甚至哮喘,称为“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临床特征:鼻塞严重,流涕色白清稀,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质淡红,苔薄白。

治疗原则:散寒透表,宣肺通窍。

推拿处方举例:开天门30次,推坎宫30次,按揉太阳、迎香各1分钟,快速推擦鼻两侧(以局部产生灼热感为度),推三关300次,清肺经100次,揉合谷、揉曲池各1分钟,直推脊柱两侧的肌肉组织(以透热为度),点揉大椎1分钟。

临床特征:鼻塞不利,嗅觉失灵,口鼻气热,流涕色黄而稠,发热恶风,有汗口渴,时有咳嗽,舌质红,苔薄黄。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推拿处方举例:开天门30次,推坎宫30次,按揉太阳、迎香各1分钟,快速推擦鼻两侧(以局部产生灼热感为度),清肺经200次,清天河水300次,按揉合谷1分钟,按揉风府、曲池各1分钟,提拿肩井5次。

流涎指小儿口中涎液不自觉地从口内流溢出来的病症,中医称“滞颐”。以3岁以下的幼儿最为多见。

临床特征:流涎不止,涎液清稀,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大便稀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而滑。

治疗原则:温脾燥湿。

推拿处方举例:揉承浆300次,补脾经300次,补大肠300次,揉外劳宫100次,推三关100次,按揉中脘1分钟,按揉脾俞1分钟,按揉足三里1分钟,捏脊5遍。

临床特征:小儿流涎,涎热而黏,口角糜烂,口臭而渴,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

治疗原则:清热燥湿。

推拿处方举例:揉承浆300次,清脾胃200次,清大肠200次,退六腑200次,按揉中脘1分钟,按揉脾俞1分钟,按揉足三里1分钟。

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自觉症状。头痛是以症状命名,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并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头痛一症范围甚广,涉及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

临床特征:头痛昏蒙,头痛而重,如物裹首,时有目眩,胸脘痞闷,恶心,甚者呕吐痰涎,纳呆,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疗原则:化湿祛痰。

推拿处方举例:补脾经300次,补肾经300次,揉板门50次,清心经100次,补心经300次,揉中脘3分钟,推揉脾俞、肾俞各300次,揉足三里50次。

临床特征:头胀痛,甚者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小便短赤,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和络。

推拿处方举例:开天门5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50次,清肺平肝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300次,拿合谷5次,拿风池5次。

临床特征:头痛或有拘急收紧感,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受寒尤剧,或兼鼻塞流清涕,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疗原则:疏风散寒止痛。

推拿处方举例:开天门5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50次,揉一窝风50次,推三关300次,掐揉二扇门50次,拿风池5次。

临床特征:头痛目花,时时昏晕,痛势隐隐,午后或遇劳则甚,神疲乏力,心悸怔忡,食欲不振,面色少华或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疗原则:滋阴养血。

推拿处方举例:补脾经300次,清肺经100次,运内八卦50次,揉外劳宫50次,揉小天心50次,揉一窝风50次,揉膊阳池50次。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经久如此,而无外感、内伤疾病的一种常见疾病。

临床特征:面色少华,不思饮食,或食而无味,拒进饮食,多食或迫食后有恶心、呕吐,脘腹作胀,形体偏瘦,精神状态一般无特殊异常,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苔白或薄腻。

治疗原则:运脾和胃。

推拿处方举例: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顺运内八卦100次,揉中脘、天枢各1分钟,摩腹(顺、逆时针)3分钟,分腹阴阳100次,按揉足三里1分钟,捏脊5遍。

临床特征:不思进食,食不知味,食量减少,形体偏瘦,面色少华,精神欠振,或有大便溏薄夹不消化物,舌质淡,苔薄白。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

推拿处方举例:补脾经300次,补大肠300次,推上三关300次,揉中脘、天枢各1分钟,摩腹(顺,逆时针)3分钟,按揉足三里1分钟,捏脊5遍。

临床特征:口干多饮,不喜进食,皮肤干燥,缺乏润泽,大便多干结,舌苔多见光剥,也有光红少津者,舌质红。

治疗原则:养胃养阴。

推拿处方举例:补脾经300次,揉上马、中脘、天枢各1分钟,摩腹(顺、逆时针)3分钟,分腹阴阳100次,按揉足三里1分钟,捏脊5遍。

腹胀是指胃脘及胃脘以下的整个腹部胀满的一种症状。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肠炎,胃肠神经症,消化不良,腹腔手术术后多出现腹部胀满。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饮食失调,起居无节,湿阻气滞,脾胃虚弱以及瘀血阻滞经脉等原因引起。常见症状为腹部胀满,可见腹部胀大,叩之如鼓,伴有食欲不振、食少饱闷、嗳腐吞酸、恶心呕吐等症。

临床特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

推拿处方举例:清大肠200次,揉板门50次,揉膻中50次,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1分钟,揉天枢、足三里(双侧)各1分钟。

临床特征: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黏不爽,舌苔厚腻。

治疗原则:燥湿健脾。

推拿处方举例:退下六腑300次,揉膻中50次,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按揉脾俞、揉足三里(双侧)各1分钟,按揉丰隆50次。

临床特征: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

治疗原则:补气健脾。

推拿处方举例: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膻中50次,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按揉脾俞、揉足三里(双侧)各1分钟,捏脊5遍。

腹痛主要指胃脘以下,脐周围及小腹疼痛为主症的无外科急腹症指征的一类功能性腹痛。腹痛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涉及范围很广,许多内、外科疾病均能引起腹痛。有器质性的腹痛,也有功能性的腹痛。在器质性腹痛中,特别包括一部分急腹症在内,常需紧急处理,有些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因此,临诊时必须全面检查,及早作出正确的论断,以免延误病机。

临床特征:腹痛暴作,多呈绞痛,常在受凉或食入生冷后发作,腹部柔软,遇冷痛剧,得温则舒,面色苍白或青白,四肢不温,大便清稀,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指纹色红。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推拿处方举例:补脾经300次,揉外劳宫300次,推三关300次,掐揉一窝风50次,摩腹5分钟,揉脐3分钟,拿肚角5次。

临床特征: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厌食纳呆,嗳腐吞酸,口气秽臭,矢气频作,恶臭味,腹痛欲泻,便中夹有不消化食物,或见便秘,可伴呕吐酸秽之物,舌苔厚腻,脉弦滑,指纹紫滞。

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中止痛。

推拿处方举例:补脾经300次,清大肠300次,揉板门300次,运内八卦200次,揉中脘1分钟,摩腹5分钟,揉天枢1分钟,分推腹阴阳50次,拿肚角5次。

临床特征:腹部隐隐作痛,时作时休,缠绵不止,痛处喜按,得温则舒,面色白或萎黄,形体消瘦,精神倦怠,四肢欠温,纳呆,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滑,脉细,指纹色淡。

治疗原则:温中理脾,缓急止痛。

推拿处方举例:补脾经300次,补肾经300次,揉外劳宫300次,推三关300次,揉中脘1分钟,揉脐3分钟,按揉足三里50次。

临床特征:腹痛突作,以脐周为甚,时发时止,呈钝痛,大多有排虫史,面黄肌瘦,食欲不佳,或嗜食异物,夜眠不安,咬牙切齿。

治疗原则:温中行气,安蛔止痛。

推拿处方举例:掐揉一窝风50次,揉外劳宫300次,推三关300次,摩腹5分钟,揉脐3分钟,拿肚角5次。

临床特征:腹痛拒按,腹满不适,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烦渴引饮,舌红苔黄腻或黄厚而燥,脉洪数,指纹紫。

治疗原则:通腑泄热,行气止痛。

推拿处方举例:清脾经300次,清大肠300次,退下六腑300次,摩腹5分钟,揉脐3分钟,推下七节骨100次,拿肚角5次。

临床特征:脘腹胀闷作痛,可波及少腹及胸胁,或痛如针刺,痛势较剧,疼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拒按,昼轻夜重,脉弦,舌紫黯、有瘀点(斑),指纹紫滞。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推拿处方举例:清脾经300次,清肝经300次,按弦搓摩50次,摩腹5分钟,揉脐3分钟,拿肚角5次。

是指小便次数增多,有急迫感而无疼痛的一种病证。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因为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足而无力制约水道所导致。

临床特征:小便频数,或滴沥不尽,色白而清,面色白,四肢不温,腹部发凉,少气懒言,纳呆,舌质淡,苔薄白。

治疗原则:温补脾肾,升提固涩。

推拿处方举例:揉百会1分钟,补脾经300次,补肺经300次,补肾经200次,揉丹田(顺时针)5分钟,捏脊5遍,揉肾俞、揉三阴交各1分钟,横擦腰背部1分钟。

临床特征:小便频数,或不能自禁,尿色深,夜热口干手足心热,两颧发红,舌质红,苔少。

治疗原则:滋阴清热利湿。

推拿处方举例:补脾经300次,补肾经500次,补小肠经200次,揉二人上马50次,揉丹田(顺时针)5分钟,揉肾俞、膀胱俞各1分钟,揉三阴交1分钟,掐阴陵泉5次。

夜啼是指小儿经常在夜间啼哭哭闹,或间歇发作,或持续不已,甚至通宵达,民间常称小儿为“夜啼郎”。多由于脾寒、心热、惊恐等引起。

临床特征:夜间啼哭,神怯困倦,四肢欠温,食少便溏,睡善俯卧,痛时收腹,啼哭声软,面色青白,唇舌淡白,舌苔薄白,脉沉细,指纹淡红。

治疗原则:温中健脾,养心安神。

推拿处方举例:揉百会100次,补脾经300次,揉外劳宫300次,捣小天心100次,推三关300次,揉中脘3分钟,揉脐3分钟。

临床特征:夜间啼哭,喜仰卧,面赤唇红,心神不宁,烦躁不安,哭声高粗,见灯火啼哭愈甚,便秘溲赤,舌尖红,苔白,脉数有力,指纹青紫。

治疗原则:清心导赤,泻火安神。

推拿处方举例:清心经200次,清肝经200次,清小肠300次,揉内劳宫300次,掐五指节3次,捣小天心100次,清天河水300次,水底捞月30次。

临床特征:夜间啼哭,声惨而紧,呈恐惧状,心神不宁,睡中易醒,神气怯弱,惊惕不安,面色乍青乍白,紧偎母怀,脉象与唇舌多无异常变化。

治疗原则:平肝,镇惊,安神。

推拿处方举例:清心经100次,清肝经100次,清脾经300次,掐揉小天心5次,掐五指节、掐精宁、掐威灵各3次,清天河水300次。

标签:;  ;  ;  ;  ;  ;  ;  

儿童常见疾病的按摩治疗_中医推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