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企政工师工作过程中的批评技巧论文_张艳青

浅谈国企政工师工作过程中的批评技巧论文_张艳青

张艳青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贺西煤矿 山西柳林 033399

摘要 本文主要以国企政工师批评遵循原则作为出发点,探讨了国企政工师工作过程中的批评技巧和艺术,以期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展开批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 政工师 批评 技巧 艺术

在国有企业中,政工师担当着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协调者和沟通者角色。所谓政工师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其工作任务与职责是了解员工思想情况,对于员工的错误问题要及时指出并加以指导,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一、批评遵循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在批评过程中,政工师始终需要站在客观角度分析问题原因,始终将实事求是原则贯穿于评判内容的始末。政工师需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将事实呈现出来,这样才可以确保批评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才能够将批判工作落实到实处。无论是在业务方面还是在管理方面,政工师都需要根据证据说话,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想揣测被批评论者的思想和行为特征,避免盲目批评,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就被批评者而言,政工师根据事实和确切证据指明一件确有的错误行为,被批评者才能够虚心接受,并认真改正,从而确保批评工作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2、心理相容原则

在国企展开政工师批判工作的实质是帮助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能够耐心听取建议、改正错误。而政工师在企业与员工之间担当一种沟通者和协调者角色,帮助员工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最终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政工师的批判工作是关心员工、爱护员工的一种体现。无论是企业领导者还是政工师这种思想政治工作者,都需要将各项工作建立在员工的信赖基础之上,以关怀、诚心和爱护的态度对待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并能够耐心听取员工的建议,从而达到换取员工“诚意”的效果。一旦企业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员工之间建立了信任,批评工作就会进行得很顺利,批评工作也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3、以理服人原则

所谓以理服人原则是指国企政工师需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换取被批评者的信任和诚意,被批评者才会“以理通理”,改正自己的错误。一般情况下,企业员工在业务上出现问题或者自身的一些不良缺点通过强制的命令或者规章制度是难以服众的。因此政工师一定要采取以理服人、以情晓理等方式让员工认识自己的错误、错误的点在哪、为什么会出错。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批评工作才会得到有序展开,才能够达到政工师批评工作的目的。

二、批评技巧与艺术

在实际批评过程中,政工师要想使自己讲的话在员工中产生共鸣,从而取得员工的信任和理解,就需要抓住员工的心理特征,达到批评工作的目的。要想得到员工的共鸣,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政工师批评工作。

第一,坚持秉承公正的处事原则,既要批评下级员工,也要敢于批评上级领导人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是平等的,如果政工师只是批评下级员工,却对上级领导人员的错误行为不敢张口,不仅与“人人平等”原则相背离,还会导致政工师批评工作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在员工眼里,只有敢于对上级领导人员的不恰当行为提出批评的政工师才能够在批评下级工作人员时,让员工信服和虚心接受。如果政工师的眼睛一直围绕企业下级员工身上,是不会取得员工的信任和理解的,这样的政工师是不会深得人心的。对政工师而言,批评上级领导人员的工作要远远难于批评下级职工的工作,因此政工师需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适当学习一些心理知识,以更为上级领导人员接受的方式进行批评工作。比如唐代魏征在批评李世民时,经常采用艺术的方式对其进行批评。

第二,既要批评普通员工,也要批评深受领导喜好和重视的员工。近几年来,国企中普遍存在重骨干轻行政的做法。本质上,公司好比一棵大树。一课大树由树干、树枝、树叶等组成。这些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如果缺其任何一样,就会严重影响大树的生长,甚至有可能会死亡。在竞技体育比赛中,有“短板理论”一说。所谓“短板理论”是指长板不是确定一桶水容量的关键因素,决定一桶水容量的关键因素是短板。因此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是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是平等的,虽然职位有高低之分,但是所做的工作都是一样的,只是分工不一致,其出发点都是为了企业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所以政工师在实际批评过程中,应该对被批评者一视同仁,不能存在偏袒心理,更不能因为被批评者是领导喜欢和重视的员工,就过过形式,草草了事。这样就会导致深受领导喜欢和重视的员工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最终导致批评工作的失效。

第三、批评的一些需要使用的技巧与艺术在批评过程中,要使自己的话在员工中产生共鸣,获得认可,就要抓住员工的心理。要获得员工的理解并化为实际行动,就是要得到员工的共鸣,怎麽样才能得到员工的共鸣呢,最重要的是认理不认人,比如:1、既要批评下级,也要敢批评上级在企业中。员工是平等的,如果政工师仅仅只是批评下级,对上级的一些不正确的行为,不敢批评,这就违背了企业职工是平等的原则。

只有那些对上级领导一些不恰当行为及时提出批评的政工师,才有可能在批评职工时,让职工接受。如果仅仅只把眼睛盯着职工,对上级领导的错误的行为,不闻不问,这样的政工师,是不可能深入职工民心的。当然,批评上级的难度,比批评职工要困难得多,需要更多的学识,更为领导接受的方式,唐代诤臣魏征在批评李世民时,也经常采用艺术的方式。

2、既要批评普通员工,也要批评被重用的员工企业员工平等还有另外一个概念,在不少企业,重营销轻行政的作法成为事实。本质上,公司好比是一颗大树,树有树干、树枝、树叶等,缺一不可,如果有一残缺,将直接影响它的生长、发达,甚至死亡。在竞技体育中,有一种短板理论,即决定一桶水的容量并不是靠长板决定的,而是由短板决定的。

从这个理论来说,企业效益的提升,是由所有职工决定的,在企业里,职工是平等的。职位有高底,但是所干的工作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企业,只是分工的不同。所以在批评工作中,既要批评普通员工,也要批评被重用的员工。有些被重用的员工,感觉自己高人一等,凌驾在普通员工之上,容不得半点批评。这是不对的,如果一个政工师,对领导都能提出批评意见,当他批评那些被重用的员工时,被重用的员工是接受的。

在公开场合,应该多给予老职工好评,这样做有三个作用:一是使老职工受激励,进一步努力;二是使其他人受激励,向老职工学习;三是感动年轻人,因为每个人都要老的,尊重现在老职工就是尊重年轻人的将来。

总之,我们提倡批评的艺术,不等于不批评。批评的艺术关键在于适当,在批评的方法上,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方,要根据被批评者的气质、特点、性格,有针对性的实施批评,母的只有一个,就是使批评发挥作用,产生最大的效应。

论文作者:张艳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浅谈国企政工师工作过程中的批评技巧论文_张艳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