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探究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探究论文

“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探究

王 丹,王 洋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 高校农民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一种重要教育方式,其培训质量直接影响现代新农村建设步伐。高校传统农民培训模式在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和培训跟踪服务等方面存在不足,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思路。高校要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农民终身教育常态化为己任,紧扣OBE理念精髓,切实贴合农民务农需求,搭设互联网培训平台,开放农业共享网络联盟,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培训,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建立终身培训教育体系,从而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做出贡献。

关键词: 农业高等教育;农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等手持终端设备的高度普及,特别是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也推动了技术进步、效率提高和组织变革,提升了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了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同许多传统行业一样,教育受到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颠覆性影响,教育信息技术化理念对传统教育带来革命性的机遇和挑战。囿于当前人口红利萎缩、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社会农业行业急需农业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在“互联网+”与教育深入融合的背景下,高校有必要也有责任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发挥一己之力。

[3]陆张维,徐丽华,等.基于GIS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6(6):488-492.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界定与特点

新型职业农民是相对于传统农民的称谓。传统农民主要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靠天收成,其显著特点是思想观念陈旧、受教育时限短、科技掌握度低、结构分布不合理等。新型职业农民,则是一种职业工作,是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工作和粮食安全始终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确立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3]2017年1月29日,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 000万人,并要求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具备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等特点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4]

二、传统农民培训模式存在的不足

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紧迫形势下,在新生代农民对土地“陌生”的危险情况下,不仅要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要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鉴于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高校要紧抓市场主体自身需求,顺应现代发展理念,借力“互联网+”信息技术,根本解决传统农民培训模式存在的不足。

1.贯彻培训内容OBE理念化,切实贴合农民务农需求。基于产出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源于北美20世纪80年代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其基本理念聚焦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强调围绕教学产出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关键教学资源。[6]OBE体系有利于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教学产出进行分析、解释和分享,教育范式由“内容为本”向“学生为本”转变,确保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果,在工作实践上获取能力。

1.传统培训内容与农民技能需求存在知识偏差。知识是实践应用转换财富的核心,土地贵在耕种,知识贵在运用。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均传承祖辈的耕种方法与经验,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劳作,土地利用率低下,难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农民若想根据不同土地、不同作物、不同季节,进行最大效益耕作,就必需掌握现代农业技能,但目前由于农民实践技能需求与高校传统培训知识对接不畅,导致农民培训获取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究其原因,一是高校不论何地、何层次的农民参加培训,均重复进行相同内容的培训,培训知识过于笼统和单一,没有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农民进行精细区分,从而导致培训知识过于理论化、统一化。二是农民因迫切想得到知识而盲目参加各种培训班,没有细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作类别,没有细思每种农业生产所需的知识广度,进而未能针对每种农作物自身固有特点,来获取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最前沿农业知识。

腊八习俗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腊八粥的原料都是五谷杂粮,其中既有糖、脂肪、蛋白质,也有维生索、钙、铁、锌、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它不仅有食用价值,也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中医说它和胃健脾,有养生保健之功效。大病初愈、妇女产后、婴儿初学进食,往往要吃流质,就说明粥有容易消化吸收的长处。腊八粥做为节日饭食,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粥里放入各种各样的粮食、果品和肉菜,真可谓杂粮之集锦,果品之大成。所以民间也称腊八粥为“杂八拉”“杂八饭”。

2.传统培训时间与务农生产周期存在工学矛盾。适宜的讲课时间是培训效果的基本保障,时间安排过与不及都会妨碍培训的实际效果。农民务农生产和高校培训计划等因素制约着农民参加培训学习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一是农作物多种多样,其生产周期与劳作周期均不相同,但因农民务农时间的特殊性,只能在农民务农工作比较空闲的空当,集中农民在紧凑的几天或一周时间内,进行务农知识的全天候持续培训学习,使得农民在短时间内对所培训知识囫囵吞枣,难以吸收应用。二是高校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考虑培训效益成本与时效性,通常在极短时期内安排紧凑的培训讲座或课程,导致农民参训人员全程零分析地聆听讲座或课程,无法根据务农工作需要进行知识更新、补充与创新,无法达到高效转换知识进行务农应用的最佳培训成效。

3.传统培训形式与农业务农实践存在应用缺乏。培训学习是农民工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高校组织培训的主要传授形式,不同的培训形式直接决定培训质量的高低。培训形式因高校传统组织模式单一与农民被动反馈等原因而缺乏模式应用创新。一是高校培训秉承传统,照搬照抄,沿用学历教育的教学方式,没有考虑农民务农实践需求,千篇一律地使用面授教学讲座的培训形式,过于强化理论知识的讲座传授,弱化了农民务农生产实际应用的诉求,培训形式过于简单化,导致农民参训人员培训结束后实践务农中知识转换率低下。二是农民参训人员过于依赖高校组织人员,不主动提出自己在务农工作中所需实践知识,不适时建议更新培训形式,培训结束的调研评价问卷上敷衍塞责,不能积极反馈培训过程中贴合实际的建议,间接导致高校培训形式多年来一直片面化和单一化。

2.搭设互联网培训平台,开放农业共享网络联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网民占比95.1%,我国手机端应用等在内的在线服务用户规模达到2.39亿,占总体网民的32.7%。互联网使用以及宽带接入已全面普及,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及服务内容细化,大幅提升服务智慧化水平,提高用户幸福感与满意度。

三、传统农民培训模式存在不足的归因分析

1.现有政策对传统农民培训的统筹度不够。早在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试点工作方案》又明确构建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体系,2014年和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要提高培训质量,造就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5],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农民培训仅仅作为一项简单的教育培训任务,未能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未能做到“教育先行、培训常在”的培训模式,更没有构建包括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相互衔接、有机统筹的国家制度体系,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培训生产经营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大批农村务农人员正逐步向城市转移,目前农村紧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建设创新人才,并且此类问题正日益凸显,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但农民培训模式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需梳理与剖析传统农民培训模式体系,精细化、针对性地创新改革农民培训现有模式。

2.高校传统培训对农民务农需求的供给度不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越来越多被引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教育培训是农民职业培育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高校致力于提升农民培训内涵与层次,对于培养会务农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尝试做了一些有效的改进与创新,但过于重视教学方式和教学计划的改进,未能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培训教师对农村实际情况了解比较有限,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学计划忽视了不同层次、不同务农生产的实际需求,导致农民培训与务农生产实践需求之间严重不协调。

化合物1和2都是新化合物,它们分别通过相应的溴代羧酸与硫代羧酸反应合成。在外观上,化合物1是红色固体,化合物2是黄色固体物。两者均能溶解于二氯甲烷和乙醚,化合物1还能溶解于较低极性的正己烷,化合物2则不能。化合物1和2均通过核磁氢谱、核磁碳谱及红外光谱、质谱等表征。在红外光谱中,化合物1和2分别在1 696 cm-1和1 717 cm-1处有强的羧基特征吸收峰;在两者的核磁氢谱中,10.87 ppm和10.84 ppm处分别有一个宽的羧酸氢峰,这些特征峰都与它们结构中的羧基有关。化合物2具有对称结构,其核磁信号与其对称结构完全相符。

高校要解决农民务农生产工学矛盾的问题,应秉承“善用科技,以人为本”的思维,借助于当代互联网及应用终端的普及,搭设互联网培训平台,开放农业共享网络联盟。一是将培训讲座内容切分成短小、好看、易懂的高清多媒体培训内容,让农民于务农生产空隙或闲暇时间,利用手机时时处处进行务农知识学习。二是组织农技推广人员进行线上模拟务农生产虚拟培训教学,将农民务农生产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集成为真实化、简单化的培训视频。三是整合农民培训行业的名师讲座、名人演讲等优质资源,将代表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等录播成虚拟仿真培训视频,形成农业共享网络联盟。结合互联网优势,互通农业优质资源,“一师一优课”进行自上而下的在线讲学,将农民科技需求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

四、“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新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冯仕政说,“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农民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2]借助于四通八达的互联网,借力于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的高度普及,依靠互联网+传统农民培训模式,可进一步提高传统培训知识的更新时度和广度,打破传统单一的线下培训方式,解决传统农民培训与务农时差的对接,创新传统培训终身跟踪服务的理念。高校农民培训应抓住机遇,在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指导下,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构建利于农民劳动力资源长效优化配置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新模式。

针对本次出现的螺纹损伤,对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后,确定螺纹损伤的根本原因是拉伸机在拧入螺栓过程中首扣出现了磕碰,由于有力矩保护,螺栓卡涩在某一个地方,但是由于在后面处理卡涩的过程中使用了较大的力矩,导致螺栓孔螺纹出现了大面积的损伤。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螺纹损伤情况,制定了对螺孔进行扩孔处理的方案,制作了工装,对方案在模拟体上反复试验,不断修改工装,修改工艺参数,在完成模拟试验后,在现场一次处理成功。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教师按计划每学期安排4次考试,对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实验班、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实验班、对照班历次考试的数学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高校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的过程中,要紧扣OBE理念精髓,学习培训行业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形成高校主导、多元结合的精准化培训内容。一是主动深入培训行业成效好的学校与单位,学习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功的经验与做法,贯通融合形成学习报告;二是精准化定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类型,组织人员对培训农民的地理位置、农作物种类、培训层次、农民诉求进行充分调研与走访,紧扣农民务农需求,撰写出反馈式调研报告;三是组建培训方案论证委员会,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培训农民代表等人员,研究学习报告的经验,针对调研报告的诉求,充分考虑培训农民的个性差别,合理调整培训内容。高校培训内容经正向学习、反向反馈、辩证调整等环节,力求更加尊重人的个性和选择,更能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符合农业培训的发展理念。

4.传统培训跟踪与务农持续指导存在服务脱节。培训跟踪是检验培训效果的直接手段,培训持续指导是提升培训层次的有效服务,目前培训跟踪因高校培训体系不完善和农民自身意识淡薄而导致长效性缺乏。一是高校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培训计划侧重于培训前内容、教师、时间等安排,培训中住宿、餐饮等服务,培训后返程、证书授予等统筹,唯独缺乏长效跟踪服务指导规划,培训结束后高校与农民参训人员再无联系,对于农民培训知识转换务农生产的效果毫无知晓,严重缺乏对农民务农生产实际问题的指导服务。二是农民虽然在培训过程中提出自身在务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疑问,但培训结束后,在务农生产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却不能主动与高校和培训教师联系,进行现场答疑与指导,故而其培训知识转换务农生产未能取得长效成果。

3.农民参训人员对自身培训成效的认同度不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若想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使其掌握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管理技术手段,培训是最有效的传授模式。但从目前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看,农民对培训的认可度不高,几乎是被动参加免费和政府强制要求等培训,间接导致在培训过程中,农民培训主观意识淡薄,抱着完成政府下达任务的心态参加培训,培训签到率低、培训中途随意缺课、培训内容敷衍应付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而这种负面效应慢慢会传递开来,形成恶性循环效应。

3.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培训,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2月19日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的原则——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服务需求,优化结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根据《意见》,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7]

高校应以农民耕种农作物技术需求为视角,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依托农业共享网络联盟,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培训,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模式。一是农民在互联网培训平台上,随时学习与农作物耕种有关的先进技术以及虚拟网络环境下农作物务农生产实践教学视频。二是农业共享网络联盟聘用全国各地农业技术骨干人员加入,农民参训人员在平台上与全国农业技术骨干人员随时交互讨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双层面上解决务农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生产难题。三是设置线下培训教学辅导、实践考察等培训环节,将农民参训人员集中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务农指导,达到培训教师与参训农民的现场务农互助、答疑解惑等培训效果。综合运用线上培训、线下指导、田间咨询、农业骨干技术人员实践协助等多元培训方式,使广大职业农民的知识和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从经济角度来说,它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长效培训体系新态势,凸显终身服务教育。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即是说成功的教育在于唤起个体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的觉醒。[8]教育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正如《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的,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发展、人人皆可成才、终身学习等科学教育理念”[9]

进了房间,思雨便一头扑到床上,再也没了动静。小林经理也觉得应该让他安静地休息一下会好些。小林经理将房间门反锁好就又去忙去了。

高校要紧抓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紧密围绕建设新型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布局,紧跟终身教育的时代要求,建立长效培训体系新态势,凸显终身服务教育。一是在农业共享网络联盟平台上广泛开展普及培训教育,及时回复农民务农生产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二是形成“一带一”教育互帮模式,组织农业骨干人员和务农强手,与种植同类型农作物的农民结成互帮互助团队,相互传授务农生产经验。三是高校教师组成科技下乡团,进行点对点的常态化培训,教师定时派驻和走访农村,从大处着眼,进行整体农业技术提升培训,从小处着手,在田间地头随时指导农民务农耕种的先进技术。贯彻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的长效培训服务体系,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民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既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核心要素,也是实现培育现代农业现实与未来的必然方式。

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农民的科学素质直接决定现代新型农村建设的步伐,高校要以传授先进务农知识技术为根本,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农民终身教育常态化为己任,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地创新职业农业培训模式,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农民职业发展技术需求,为现代化农业新农村的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学者热议:李克强提的“互联网+”是个啥概念?[EB/OL].(2015-03-05)[2018-08-06].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5/0305/c1007-26644489.html.

[2]新型职业农民[EB/OL].[2018-08-06].http://baike.so.com/doc/6124865-6338023.html.

[3]刘杰.新型职业农民,怎么培育怎样成长[N].光明日报,2019-02-12(15).

[4]农业部: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将超2000万人[EB/OL].(2017-01-29)[2018-08-0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29/c-1120391631.htm.

[5]单武雄.农业高职院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路径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590-594.

[6]SPADY W G.Outcomes-based education: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M].Arlington, VA: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1994.

[7]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国办发〔2017〕95号,2017-12-19.

[8]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54.

[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2017-09-24)[2018-08-06].http://www.gov.cn/xinwen/2017-09/24/content-5227267.htm.

College Training of the New -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the Framework of “Internet +”

WANG Dan, WANG Yang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Jiangsu, China)

Abstract :College farmer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of cultivating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s.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farmer training is insufficient in terms of its contents, time, forms and tracking service. These problems can be solved in a new way brought forwar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ractical needs of farmers, colleges should construct an Internet-assisted training platform and carry out a blended mode of training combining on-line and off-line training. We should advance the collaborated educ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stablish a training system satisfying the lifelong training needs of modern farmers.

Key words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farmer training; new-type professional farmer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考试招生研究课题“‘OBE’理念视域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K-e/2018/10);扬州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

作者简介: 王丹,扬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王洋,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24

文章编号: 1007-8606(2019)05-0116-05

收稿日期: 2019-01-08

DOI: 10.19411/j.cnki.1007-8606.2019.05.022

文献标志码: A

(责任编辑 冯 斌)

标签:;  ;  ;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