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作文指导研究论文_徐世雄 张世伟

农村初中作文指导研究论文_徐世雄 张世伟

甘肃省临夏县红台初级中学 731807

作文指导策略、原则形成与落实,最终都在语文教研组每个语文教师身上,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共同面对作文指导的种种实际问题,需要依托教研组不断反思积累个人及集体关于作文指导经验所得,进一步梳理提升,最终形成适宜农村初中作文指导的原则、策略。

一、“观、思、写、读、改”——习作习惯培养

“观”就是日常素材积累,涵盖直接、间接的所有素材来源,只有看得清,才能道得明,深入的观察带来深刻的体验,即学生写作的生动素材。留心观察,勤于积累,使习作者胸有人、事特征和事理可写、可说。

“思”是根据写作需要对所积累的素材进行梳理、筛选,是文章写作前关于写作目的、内容方法的构思和素材的加工。没有写之前的认真的“思”,就没有习作的中心主题、线索、精句和适宜的表达方式方法。指导习作需要注意日常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去“思”素材提炼加工多了,动手就能够得心应手了,否则素材是堆散沙、是团乱麻,没有向心力,提不起读者兴趣的。

“写”就是写作实践。习作能力来自大量的习作实践,语文教师需要明确保证量,量的积累催生质变。没有认真的“写”就失去了习作的二次加工,失去了产出优秀习作的温床。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生均专题写作量是学年至少14次,每次600字(45分钟完成):每天应动笔约23字,其他练笔年实践量是1万字,每天应动笔写作274字,合起来每天应达到300字的写作量。保持这个量需要初中农村语文教师在初始年级要保障课课练写、天天练写,随着习惯的养成逐渐放手,过渡到日记等自主写作实践活动。

“读”这里专指写完作文后返回来读自己的作文。这里的“读”不限读者,可以自己反复读、读中思考;可以读给好朋友,和朋友相互深入交流作文中的想法、情感、认识等等;可以读给家人听,和家人交流沟通,用心聆听家人的感受和意见;可以在教室张贴或当面读给同学们听,请同学们评价。听读的人绝对会听得出你习作的质量好坏的。没有“读”,就没有了对习作优劣质量的的第一道检验,习作的好多问题就是在“读”中发现的。

“改”就是在完成写作并在“读”中发现问题以后进行修改。凡写作有所成就的人,都不仅在写作时思考加工字、词、句、段、篇,而且在完成写作后往往几经易稿,精心反思写作目的达到了没有,中心主要内容表达清楚明白了没有,“读”中不尽满意的地方都得改,改词语使其贴切,该句子、段落使其顺畅、紧密、自然,改方法技巧使其使所写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吸引人、感动人。如果没有了“改”,就失去了习作的第三次加工,就很难有文质升华、创新的可能。

二、“指导、阅评、激励”——习作指导策略

“指导”,一是需要认真对待习作指导的整个过程,即每一次作文,都应写好教案,准备好范文,准备好评讲材料,组织好展览、传阅、投稿等习作训练的各个环节;二是要注意日常做好相应的片段习作练习活动,坚持碎片化的随课随练,任何一个环节的随意性、应付差事,都会影响整个主题习作训练的效果。师生同时动笔,示范学生,不见教师写作,何以影响学生规范习作行为并养成习惯呢?

“阅评”,指需要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积极做好多种形式的习作批阅指导活动,如采用部分轮流批阅、抽查批阅、单个面批、班级面批、分层面批等多形式认真批阅,问题评讲、整体评讲、优劣对比评讲等多形式认真评讲,反馈解决习作中的实际问题,追求习作活动对学生习作行为习惯养成效果的最大化。切忌用成人的思维去要求孩子,催生了假、大、空复制品,杜绝作文指导中随意、死板、学生包干等问题的发生。

“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内在动力、积极性,培养保护学生仅有的、独特的兴趣,以至于一生享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激励的方式也不仅在分数、等级,还在于展示等大范围的共享和认可、荣誉,在于新的目标、新的兴趣实践活动等,激发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写作表达活动,积极揣摩、使用书面语言,激发鼓励学生 “心动——行动——水平质量”循序渐进,从最差的粗劣习作到最优秀的习作者都应激励,少一些否定、少一些定论,让仅有的一点兴趣和即将动起来的写作欲望有活路可走。

三、“真实、简明、清晰”——准确把握习作标准

新课标要求“写作指导工作应该基于学生日常生活进行,引导学生切实的关注身边的细节事物,写作应当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尽可能的减少编写的情况”。

“真实”是作文的味道,有真挚情感的作文其味道纯真、地道、独特的,更有可能使读者心动而产生共鸣,它是作文沟通、共享情感认知的基础。假意、捏造的事实经不住考验、推敲,摆事实讲道理,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初中习作标准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简明”指写作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语句简洁、清楚、明白,即要注意日常写作中必须讲究斟词酌句,注意句间段间内容的内在联系与相互承接,这样才可能使读者理解不走弯路、山路,不仅读者易懂不费劲,而且适宜读者欣赏,实现作文价值最大化。习作者日常必须注意看清楚、想明白、说简洁,说得巧的、听得妙。

“清晰”指作文要表达什么,目的明确,容易把握。这是对写作思路的要求,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的发生、延伸和即将到达的终点,就是思路的开展,文章清晰就是要求习作条理清楚、分明,要进行整体构思,确定中心,取舍材料,思考结构,确定顺序,列好提纲,动手写做,反复修改,最终才能做到文章思路的清晰。

四、“写人记事为主,综合运用自主”

首先,要注重侧重点与整体性、综合性的统一。初中作文指导中初一年级学生写作文时大多写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到初三年级题目难度增加,很多的学生作文不知所云、思路混乱,究其原因是学生思维情感的发展与写作知识的积累脱节,原有的知识结构满足不了学生的写作需求,于是学生苦恼“有话不知该怎么写”,逐步完善学生写作知识结构是必然的。

其次,要结合生本实际科学命题。一是要注意练习的系统性,使写作循序渐进,课堂指导有实效,小作文应该为大作文服务,大作文的基本训练目标也应该是小作文的要求。二是要注意命题与学生心灵的触及碰撞,语文教师必须熟悉学生的生活,洞悉学生的心理。这样便于知道学生的写作兴奋点在何处,就有可能做到命题既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又不失深刻,使时代性与思想性很好的结合。

最后,教师要注意鼓励引导学生。在每次作文主题训练中,自主、综合运用所有已学的方法技巧和写作知识,选择融合适宜于某次习作表达需求的最佳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不用此法也不用他法,将各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截然割裂开来,牢记“适宜”二字,只要有利于习作表达效果的方式方法都应该灵活运用。

五、“读写结合、并重、多元”

“读写结合、并重”是就农村初中作文指导中“重讲读轻写作”、“读写两离”等实际问题而提的。在讲读课指导中一定要涉及如何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等问题。这要依托于时不时地仿写,仿写不仅是提高作文指导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步入作文殿堂的第一步,走好了一步,再走一步就不那么困难了。

“读写并重”指贯彻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指改变传统重于读而轻于写态度行为,放大学生对阅读课学习的自主程度,以便教师更合理安排保障作文指导课时,实施作文指导严格规范作文指导的各环节要求的落实,如撰写作文指导与评讲教案、作文指导反思记录,开展作文指导专题教研交流等。没有扎实细致的作文指导过程,没有认真反复的反思交流和相对大的读写指导改革,提升作文指导水平质量是空想。

“读写多元”是就农村初中作文指导写作实践形式单一等短板而提的,在任何指导活动中不忘词、句、段、篇的读写并重训练。不仅组织课内外读写并重训练,为什么不以设置短信编辑、对话聊天等基于现代通讯平台语言表达训练呢?对短信、聊天的“整形”不仅能清理正在急剧形成的语言表达随意、不精练、语病错别字“满天飞”的不良用语习惯,又能培养用语锤炼的好习惯,还可以提起写好句子、用好词语的兴趣,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习作指导策略的形成、把握和进一步升华都需要在具体的习作指导实践中完成,其过程中如果没有习作指导实践者的积累、分析和共同的交流、共享是不行的,每个习作指导者也没有必要单打独斗,独守片面、点滴见解。

《农村初中校本作文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GS[2017]GHB2630)组。

论文作者:徐世雄 张世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农村初中作文指导研究论文_徐世雄 张世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