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心电检查项目的特点和临床适应症探讨论文_赵丽燕

常用心电检查项目的特点和临床适应症探讨论文_赵丽燕

讷河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讷河 161300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一种高发病,在临床工作中,对心血管疾病的检验通常采用新店检查项目。但是就我国目前医院对心电检查的操作来说,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漏检、错检、等等,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检查人员对心电检查项目特点以及临床适应症的掌控不够全面,从而使得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出现错漏,既浪费诊疗资源又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文就常用心电检查项目的特点和临床适应症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仅供参考。

关键词:心电检查项目;心血管疾病;特点;临床适应症

近几年,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电子诊疗仪器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目前我国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检查主要采用的是心电检查的方式。但是我国在进行心电检查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漏检和错检等问题。而之所以出现这一系列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我国检验心电检验工作人员对于心电检查项目的特点不甚了解,不能够牢固掌握心电检查的临床适应症。针对上述问题,要想彻底的进行解决,就要充分的了解心电检查项目的各项要求,对于心电检查项目的特点和临床适应症进行细致的分析,以充分利用诊疗资源,保障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常用心电检查项目及其特点

1.常用心电检查项目

一般而言,心血管疾病检查所用的心电检查项目有很多,但是就目前而言,常用的心电检查项目为五种,其分别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心率变异分析和信号平均心电图五种。

2.常用心电检查项目的特点

2.1心电图特点。心电图是心血管疾病检验的主要项目。其具有无创伤、操作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应用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临床检验项目。

2.2动态心电图特点。动态心电图能够全天候24小时的对人体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其可以随时携带在身边,可长时间的对心脏的运作进行观察,所以其也被称作长程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将采集到的数据利用电脑进行分析,并打印出记录结果,从而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在人们进行劳动、运动、休息时,动态心电图会对人体出现的各种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人们的各种情绪变化,以充分的了解病人的病况。

2.3心电向量图特点。心电向量图是通过对心电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来了解心脏的生理和病况的一种常用心电检查项目。其也具有无创的特点。但是与心电图相比,其能够对心脏活动进行全面的检测,能对心脏活动的各个瞬间所产生的空间方向和大小进行有效的记录,与心电图相比较,心电向量图能够更加全方位的检验出心房心室除极与负极过程中的立体图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心电向量图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一般当心电图不能够明确的诊断出心血管疾病的某些病理时,可采用心电向量图进行全方位的检验,其起到一种协助诊断的作用。

2.4心率变异分析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人体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活动是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这样才能够维持人体的正常运作,满足机体的各种生理需求。而应激状态的出现会对这种平衡造成一定的冲击,不同水平的应激状态使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产生不同的强弱变化,这样就会导致两者的运行互相牵制,从而无法满足机体的生理需求,导致心脏心率变快或者是变慢。在正常的情况下,机体的心率变化的快慢应该具有一定的限度,可以存在一些差异。心率变异分析就是对这种差异的规律和大小进行分析,其中心率差异的大小是对反应神经体液因子对窦房结进行调节的反映,也是对正常人体中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协调平衡的关系的一种反映。

2.5信号平均心电图特点。信号平均心电图主要是用来对晚期心室或者是心房电活动的检测,利用电脑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了解和定量的记录心室晚电位。另外,其还能够有效减少外部的干扰,降低噪音,同时能够利用重叠振幅的各个心电波动,产生一系列的心脏信号,从而可以更好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检验。一般来说,在心肌瘢痕的周边都会存在心脏晚电位,心脏晚电位的区域划分为缓慢区和延迟传导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其也具有无创伤的优点,在目前的心血管疾病检测中,其通常是被用作进行预测室性心搏失常以及心性猝死的检验。

二、常用心电检查项目的临床适应症

1.心电图的临床适应症

1.1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中,通常采用的是心电检查的方式,在临床检验中,如果心脏的戒律、频率以及起搏点出现异常时,只有使用心电图检验方式才能够进行确切的诊断。

1.2心电图对于心肌疾病的检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临床检验中,如果出现心肌梗死状况,可以采用心电图进行诊断。心电图诊断可以有效的找出心肌梗死的具体部位,并且能够检验出心肌梗死的面积和心肌梗死后的心电演变过程,在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能够对药效和治疗的效果进行客观的、有效的评估,从而达到控制心肌疾病的目的。

2.动态心电图的临床适应症

2.1动态心电图能够检验出心率失常的各种相关症状。一般而言,心律失常可使得患者出现心悸、头晕、恶心等症状,而动态心电图能够有效的对各种症状的发生的心电图形变化进行全方位的记录,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动态心电图中的心电图形变化,判断各种症状的发生是否是有心律失常所引起。动态心电图还能够鉴别出心悸、头晕。恶心等症状是心源性的还是非心源性的,从而有助于对患者病情做到全面的掌控,便于对症下药。

2.2有些患者本身还有心血管疾病,但是心电图的检验结果却显示心律为正常值,检验的结果和临床症状的表现不相符合,想要解决这种问题,就可以采用动态心电图检验,从而使得医护人员更加清楚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3.心电向量图的临床适应症

3.1心电向量图检验可以对室内传导阻滞进行分型,并且能显示分支阻滞的部位,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有更为直观、细致的了解。

3.2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优于心电图,具有定性和定量意义,可对不宜做运动试验的心血管病人及无临床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提供可靠的供血不足的诊断依据。

4.心率变异分析的临床适应症

4.1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估,心率变异分析减小是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特指标,并可以反应和预测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

4.2心率变异分析是判断糖尿病病人有否合并冠心病的最准确、最敏感的指标。

5.信号平均心电图的临床适应症

5.1对单纯S-T变化以及心电图正常的心肌缺血的诊断弥补了体表心电图诊断上的局限和不足。

5.2是心肌梗死后发生心性猝死预测的最好方法。对心肌梗死后病人是否会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三、结语

总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上述心电检查方法和项目都是常用而有效的无创性检测方法,这些方法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并且各自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正确选择检查项目,综合分析,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从而减少漏诊、错诊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郭继鸿主编.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7-1461

[2]杨杰,徐颖红,蒲业荣,杨天豪.常用心电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临床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09)

[3]付德明,肖传实,柴颖儒,王红宇,邸捷.四种无创心电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的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05(04)

论文作者:赵丽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常用心电检查项目的特点和临床适应症探讨论文_赵丽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