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技术论文_张博

分析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技术论文_张博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如今,道路设计已不仅仅局限于线形、交通量等基本内容,生态设计不断成为新时代道路设计核心需要,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综合利用各项生态理念及技术。对此,本文深入探讨了道路设计过程中的生态理念、技术与应用方法。

关键词:道路设计;生态理念;生态技术

1基于生态理念的道路设计

1.1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环保理念

1.1.1道路设计融入生态系

统道路实际上是地区自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并不属于生态系统,和周边自然环境存在一定关联,其存在与发展还依赖于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对此,在设计中需将道路放置在整个生态系统当中进行考虑,以确保系统整体性与连贯性。

1.1.2道路设计充分考虑生态恢复

设计过程中除了要关注现存构筑物实际情况,还需分析在完成施工后,使用技术手段对施工过程中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补偿与修复,强化对工后保护重要作用的认识,通过优秀的工后补偿来达到提升环境恢复能力的效果。

1.1.3道路设计兼顾生态与既有资源保护

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对于当地独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尊重地区发展历史,尽量减少破坏和占地,而在设计与规划时注意科学布置路网,防止重复性选线现象的发生,充分利用现有的设计指标与标准,节约各项资源的占用,减少或直接避免挖方与填方。另外,针对存在特殊保护要求的地区还要编制对应的生态保护方案。

1.2道路设计中的安全保障理念

安全性理念主要将安全和预防贯穿在整个道路设计过程,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拥有良好安全保障的道路设施。安全性设计是道路实现生态设计的核心,如果缺乏安全性设计,道路设计将不能实现生态目标。在道路的安全性设计过程中,不仅涵盖各类安全设施,还包括容错设计内容。其中,容错设计主要指为人们提供宽容空间,借助道路基础设施避免人们判断错误,从而保证道路安全。

1.3道路设计中的持续发展理念

道路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需将保护自然作为前提,确保资源与自然所具备的承载力相互匹配,在发展同时做好环境保护等工作,保证可以持续的利用各类资源,进而使人类社会发展维持在地球所能承载的范围之内。另外,可持续性发展还需要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保持良好的适应,以此改善并提升人们生存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生态技术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2.1全新环保型路面

排水降噪路面还可称之为开级配抗滑磨耗层,它主要由沥青和开级配矿料等构成,其实际空隙率可达20%以上,通常在道路上面层和中面层铺筑。由于该路面的空隙率很大,所以能提供更强的吸声作用与透水作用,有利于降低道路行车噪声,减小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温拌沥青混合料主要采取沥青发泡等方式来提高混合料的和易性,以此降低用于加热混合料、混合料摊铺及供热等方面的能耗,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在实际施工中,很多热拌混合料都会应用温拌工艺,其温降幅度因所用温拌剂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别。通常情况下,在确保路面基本性能的基础上,温降幅度可保持在20~30℃范围内,即可节约近30%的能源。彩色沥青路面能借助彩色的沥青混合料、路面刷漆与颗粒构成的混合料,铺筑成颜色不同的路面,这种路面可以有效改善视觉效果,提高其整体观赏性。另外,还能增强路面自身的热辐射反射性能,减少路面实际吸热量,避免由于大范围选用黑色沥青而造成的热岛效应。

2.2废料二次加工利用

对于橡胶沥青而言,它主要由沥青、废弃轮胎提取出的橡胶粉与集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当前我国主要采用湿法生产,即为先对胶粉和热沥青进行混合,使胶粉通过降解形成状态稳定的橡胶沥青,然后再和集料进行拌和形成全新的混合料。通常情况下,橡胶沥青不仅具有较高的高温稳定性与抗疲劳性,还能起到降噪、抗水等作用。废弃玻璃混合料主要由玻璃砂和沥青混合而成,由于废玻璃在经过破碎和筛选以后具有和河砂十分相近的物理性能,所以在掺入混合以后可形成混合料,在基层与面层摊铺中施工。此混合料在国外有着很长的使用历史,但在我国却相对较少。

2.3基于环保理念的道路基础设施

在降噪方面,道路降噪主要借助物理屏障所具备的隔离特点,对噪声实施吸收,或促使噪声进行绕射,延长噪声实际传播距离,采取降低噪声能量的基本方法,减小其对周围居民造成的不利影响。按照道路降噪屏障材料特点,可将其细分为吸收型屏障与反射型屏障;而若按照屏障结构则可细分为直立型屏障、斜角型屏障和直角型屏障等。排水与资源循环利用是当前道路排水设计两大重点问题。设计过程中应优先考虑排水,在确保排水满足实际要求后,再考虑雨水收集、净化处理与循环利用。道路的排水系统需要紧紧围绕地区地形条件等因素开展设计,比如我国北方地区需要多考虑地下水补充,而南方地区则需多考虑排污,以免污水对其他自然水体造成污染。

2.4新技术应用

以光触媒技术为例,光催化是一种借助光催化原理对空气有害物质进行氧化降解的技术措施。在整个氧化降解过程中,无需加入其他化学试剂,反应条件也十分温和,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当前常用的光催化技术主要将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二氧化钛遭到阳光照射以后,可以生成大量活性氧分子,这些氧分子会和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遇雨后即可变为硝酸溶液,被在路面上分布的其他物质所吸收,以此达到彻底清除污染的效果;此外,在反应中二氧化钛自身并不会产生消耗,所以可长期保持效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设计领域,生态理念与生态技术是实现生态化建设与打造生态道路系统的重要举措。而道路设计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特点的系统工程,需将科技的不断进步作为依托,并持续的进行学习与更新。在实际的道路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引入环保的思想,更要对生态学原理进行充分的结合。而对于技术的应用而言,一方面需要加强现有工艺和材料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则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从而为进一步做好生态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章毅.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技术[J].湖南交通科技,2014,10(04):37~40+193.

[2]李泽民.绿色生态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艺术研究,2014,11(01):89~92.

[3]闻武.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4,10(02):34~36.

[4]张锡象.绿色生态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应用———以漳州北江滨路及沿江景观工程规划方案设计为例[J].中国林业,2015,11(10):39~40.

论文作者:张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  ;  ;  ;  ;  ;  ;  ;  

分析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技术论文_张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