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气误操作原因及对策论文_范新洛1,刘海明 2

论电气误操作原因及对策论文_范新洛1,刘海明 2

范新洛1 刘海明 2

1、天津天源国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2、天津壹鸣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4

摘要:现在为了确保企业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防误技术已日臻完善, 从机械式防误发展到电气式防误, 再到今天的微机防误。但在电气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 仍会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及损坏设备, 成为企业生产主要的安全隐患, 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综合分析所发生操作事故暴露的问题, 可以看出误操作事故主要是因操作人员未认真落实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而违章操作造成的;操作管理不规范、不标准;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差、业务技术不过关;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 误操作事故也就不断发生。

关键词:电气设备;误操作事故;安全事故;安全培训;

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与民生经济的发展速度, 我国加大了对国家电网的投资力度, 电力企业发电规模获得了增长, 但是由于诸多内外部因素会导致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对电气设备的运行以及现场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甚至影响到电力企业正常运转。因此, 电力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来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

1.1 现场作业人员专业水平有限

电气设备现场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并完全掌握与了解相关电气操作有关流程与制度, 从而确保电气设备操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然而, 在对电气设备实际操作调查中发现, 部分岗位作业人员未经过岗前详尽的培训, 对电气设备相关的操作不熟悉, 专业电气知识有所缺乏, 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认真的工作状态, 从而增加了电气设备误操作的风险。另外, 相关操作维护人员在对电气设备维护环节中同样存在检查细节不认真, 没有按照相关流程完成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 同样会导致电气设备误操作事故概率的提升。

1.2 相关规章制度存在瑕疵、制度执行不彻底

对于电气误操作而言, 各类相关制度存在瑕疵是导致电气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 如果相关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则会导致有关作业人员缺乏正确操作电气设备的依据, 从而增加了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概率。此外, 尽管有关电气设备操作管理制度的比较完善, 但是有关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操作监护制度来完成电气设备的操作工作, 同样会提升电气误操作事故出现的概率。

1.3 设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目前, 我国部分电气设备存在使用时间较长的情况, 并且在维护检修方面存在不及时的问题,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分电气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另外, 以防误闭锁装置为例, 如果有关作业人员在缺乏对其结构与原理的认识, 则难免会在操作防误闭锁过程中出现误操作, 进而增加了误操作事故出现的概率。

1.4 生产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通常来讲,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出现频率与生产管理的有效性有着直接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 如果电力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疏漏, 则会导致相关电气操作制度难以得到充分的落实, 致使相关人员操作问题频繁出现, 个人责任意识出现下降, 从而极大的提升电气误操作事故出现的概率

2 电气误操作的预防措施

2.1 加强操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一是重视操作人员的考核, 须通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操作令的发受资格只有具备资格的工作人员才拥有, 同时明确安全责任问题。二是操作令在发受前, 必须开通录音电话, 发受双方清晰交换单位、姓名等基本信息, 确认双方有发受资格后才能发受操作令。当受令方接到任务后, 应详细记录调度人员的基本信息、发令时间及操作内容, 记录完毕后根据电话录音再次核实, 有不明之处应当即询问。根据接到的操作任务, 受令方委派具备资格的设备操作者与监护者, 结合当时设备的装备与运行情况, 详细布置操作任务, 一一讲明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及安全防护措施, 如接地刀闸、接地线的拉合与拆卸、电气设备的状态转换及保护投退等情况。操作者与监护者核对无误后, 在受令方的指导下完善设备操作前的准备工作。三是在接到操作任务后, 首先要分析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并做出客观评估, 制定安全防护措施。通过评估, 确定可操作后, 要严格、正确地填写操作票, 操作票送审前, 应反复对照模拟图版确认无误。操作票只有在单一操作及应对突发事故时, 才能不开具, 此外所有操作都应有操作票, 且一个操作任务对应一张操作票, 工作完成后须第二次确认。

2.2 提高操作现场的规范性

一是根据相关的规定要求, 应将调度双重编号标识牌设置在电气设备的前、后指定位置, 书写设备名与编号的字迹必须规范清晰, 能够辨认, 标识牌的颜色与材料应该鲜明, 达到警示效果。最新投入使用的设备, 应在第一时间更新标识牌, 防止工作人员看错误入、误操作的现象发生。二是操作现场的照明条件要理想, 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清晰地看清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标识牌;操作现场禁止喧哗, 以便工作人员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操作设备;操作现场的卫生、温湿度、空气的畅通要符合要求, 给电气设备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三是相对重要的配电屏、电气设备控制箱, 一旦开始操作, 须将防护罩罩在马上结束转换装填的开关上, 以免出现误碰造成意外事故。电气设备在检查、维护、试验工作的过程中, 如需要部分断电, 必须为周边设备采取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 以免发生误碰现象。

2.3 制定并贯彻科学合理的电气设备有关制度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 精细化控制管理已经成为其规范管理的重要措施。在精细化控制管理当中, 人员培训、设备管理、操作与监督是其成为组成部分。如果操作不合理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 应积极采取措施来加以改正。在我国目前电力企业运营阶段, 员工与设备的管理问题是导致相关事故出现的主要因素, 所以应首先使员工明白电气误操作所会引发的危害, 并且积极落实电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制度, 及时对老化零部件进行替换, 从而有助于提升电气的可靠性, 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出现。

2.4制订监管制度, 加强监管力度

严格执行企业的安全制度, 对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管, 对违章人员的处罚要到位、合理。除了对违章人员予以处罚外, 监管人员还要与相关的主管人员谈话, 要做到上下同心, 让他们都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要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企业的监管人员要做到赏罚分明, 对在安全管理方面起到好作用的电气人员要予以一定的奖励。只有这样, 才能使安全制度顺利地落实下去。

2.5 严格按照电气操作规程操作

企业的生产要“稳”字当头, 一旦发生设备安全事故, 有可能进一步造成人员和经济上的损失。这就要求企业的电气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要到位, 操作中不能麻痹大意, 严格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 防止误操作, 防止误倒开关;要确保相关人员离开后才能给变压器送电和断电;确保操作百分之百正确, 不能有一丝的粗心大意, 防止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确保安全操作的最后一道防线。

3 结束语

说一千道一万, 电气操作人员要将“安全”两字牢记在心上。电气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稳定生产和人员的安全, 因此, 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提高企业电气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 从思想上筑牢防线。有条件的企业可在技术上采取更为可靠、更为完善的措施, 从平时的生产入手, 点点滴滴都不放过,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为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高继洋, 陈琛.一起电气误操作事故分析及整改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 2016, 18 (4) :141-145.

[2]王冠华, 栾补良.浅析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 2012, 17 (22) :109-114.

论文作者:范新洛1,刘海明 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  ;  ;  ;  ;  ;  ;  ;  

论电气误操作原因及对策论文_范新洛1,刘海明 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