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切除胆囊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疗效对比分析论文_王志刚

腹腔镜切除胆囊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疗效对比分析论文_王志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

摘要:目的 观察并对比腹腔镜切除胆囊以及小切口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2014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腹腔镜切除胆囊,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腹痛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胆结石上,腹腔镜下胆囊术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安全系数高,可以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腹痛时间,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结石;小切口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结石又被称为胆囊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胆结石的发病机率不断的升高。在临床上,治疗胆结石的传统方法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但是其疗效不是十分的满意,会使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2】。因此,寻求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的治疗方法是当前临床上的研究重点。将2013年~2014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此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2014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患者。实验组患者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41.29±3.89)岁,病程7个月~14年,平均病程(7.74±3.73)年,住院时间4~45d,平均住院时间(23.85±4.97)d。患者中单发性结石20例,多发性结石29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41.35±3.74)岁,病程7个月~14年,平均病程(7.81±3.67)年。住院时间5~45d,平均住院时间(23.85±4.97)d。。患者中单发性结石19例,多发性结石30例。

两组患者在各项基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0.05,数据间的可比性较好。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患者的麻醉方式选为硬膜外麻醉,选取患者的右上腹的肋缘下部位作为手术开口的部位,开口5cm,切开腹壁后进入腹腔,再运用逆切法、顺切法以及顺逆结合对患者的病变胆囊进行切除。

给予实验组患者腹腔镜切除胆囊,患者的体位为仰卧位头高足低,应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在患者的脐孔上位置选取切口,先插入气腹针,通入CO2维持1.8kpa的腹压,运用三孔法或者四孔法进行操作,对胆囊底部进行固定处理后,用电凝钩将血管与胆囊管进行分离,暴露出胆囊三角后,用钛夹器将胆总管和胆囊动脉夹住,应用电凝钩切断胆囊动脉,再剪断胆囊管,再用胆囊抓钳将胆囊夹住后顺行或逆行切除并不取出。手术完成后,释放患者的腹腔气体,撤离穿刺套管,并缝合伤口。

1.3疗效判定标准

本实验疗效分为治愈、显效、好转以及无效【3】。治愈:手术后,患者未出现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且在术中没有大出血现象;显效: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且术中大出血发生的情况较少;好转: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好,出现并发症,且术中大量出血的次数较多;无效: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变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且术中有大量出血现象。

治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P<0.05,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的比较

手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1.84%,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3.47%,P<0.05,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组别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治愈率

实验组(n=49)33 12 2 2 91.84%*

对照组(n=49)27 9 9 5 73.4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等指标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腹痛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中指标的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腹痛消失时间(h)

实验组(n=49)91.49±1.04* 86.93±15.73* 47.74±4.03*

对照组(n=49)145.94±5.95 161.95±21.84 79.47±7.94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4】。在腹腔镜下进行胆囊切除,增加了手术视野的范围以及清晰度,使医生可以充分了解患者脏器的情况,在操作时更加精准,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切口小,降低了患者术后感染的机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5】。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腹痛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就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腹痛时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成建,徐晓民.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35):131-132.

[2]纪跃.腹腔镜切除胆囊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280例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4,(6):723-724.

[3]丁海坤.胆结石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体会[J].医药与保健,2014,22(4):58-58.

[4]蔡得生.小切口胆囊切除与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比较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212-212.

[5]韦俊峰.胆结石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和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的临床体会[J].医药与保健,2014,22(4):53-53.

论文作者:王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卫生部公告》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0

标签:;  ;  ;  ;  ;  ;  ;  ;  

腹腔镜切除胆囊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疗效对比分析论文_王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