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工艺及发展方向论文_贾振睿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工艺及发展方向论文_贾振睿

天津万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我国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尤其是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的治理一直没有从根本解决。如果使用普通的生化法对这些难生化降解、有害、有毒、高浓度的废水进行处理,污泥自溶现象会容易发生,使得生化处理废水失败;因此,要去除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就要对其在生化处理前进行预处理,并使用必要方法使废水生化可降解性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发展方向

1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难点和现状

高浓度有机废水难于处理的原因是由其特性决定的,该类废水主要有几种特点:有机物浓度较高;含较多生物难降解物质;含盐量较高;废水出水水质不稳定等。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大多采用传统的生物处理法。该类方法本身存在较大问题,以广泛应用的AA/O法为例,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存在反应池容积较大、能耗较高、污泥回流量大、脱氮效果有限等缺点。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包括传统的生物法和物理化学法的创新和改进,新型的膜分离法以及以上方法的组合工艺。

2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工艺

2.1预处理-生化法处理工艺

为使废水的负荷及毒性降低,使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在使用高效、经济的生化法之前应对废水采用必要的预处理。对某颜料厂高浓度有机物使用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含Cu和NH3-N的酞菁蓝生产废水,使出水的排放标准达到一级。经过试验可得,染料生产废水使用氧化及混凝沉淀不能高效去除有机物,而通过活性炭可使出水有机物浓度大大减少,但是花费较大。为既节省费用,又能达到出水排放标准,应对废水采用必要预处理后,采用好氧处理。苯胺废水利用缺氧折流板反映器(ABR)处理后的实验结果及影响因素可得,废水通过ABR处理后,提高了25%的可生化性。实验结果显示,DSD酸生产废水使用“铁屑内电解-亚铁还原氧化-SBR生化”工艺处理,不仅效果好,成本还低。通过对两个生化系统SBR和PAC(活性炭)-SBR的活性炭吸附性能、动力学常数测定、好氧速率、污泥沉降性能、污泥负荷及生化效果对比,使高濃度有机废水无稀释好氧处理应用PAC-SBR技术具有理论依据。为证明通过前期处理后的难生物降解的废水生化处理可行,使用了混凝沉降和生物处理对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中药生产有机废水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得出复合式厌氧反映器处理效果相较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有明显优势。土霉素结晶母液废水通过厌氧污泥床水解处理后,使废水可生化性得到提升,使反硝化电子供体数量的利用得到增加。生物水解(酸化)法反映可使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使废水可生化性得到提升。

2.2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处理工艺

对于难生化降解、浓度大、毒性高的废水,采用无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的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处理工艺;此工艺因其能够使废水可生化性提高和去除毒性等优点,常作为高效预处理措施之一对进入生化系统前的废水进行处理。但是这种工艺因其耗能高、花费大、工艺要求高等特点限制了它的应用。“预处理-铁碳微电解-催化氧化(Fenton试剂)一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在对高浓度毛发染料中间体废水的处理中,可以有效去除有毒物并使出水可生化性提高,BOD/COD比值也提高到0.36,保障了后续生化处理。高浓度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使用湿式过氧化氢氧化-铁屑过滤-混凝技术,药剂和水质的影响除外,发现影响COD和色度的去除率较大的为反映温度。高浓度难生化降解的酸性有机废水经过催化氧化法和中和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后,色度、SS、PH和COD都满足排放标准。为使油漆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对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使用电催化氧化协助降解,并串联使用后续生化法、氧化絮凝复合床法及化学混凝沉淀法。对油田化学品使用了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后,使BOD5/COD的比值得到提高,从而使后续生化处理得以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高分散系、胶态分散系和粗分散系使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三种污染物分散状态。三种分散系颗粒D分别为0.05-1.5nm、1-500nm和0.2-200μm。除高分散系外,其他大多以胶体状态或乳液、悬浮状态存在于污水中。占废水中COD总浓度70%-90%的为胶体分散系和粗分散系颗粒,这两种颗粒是这类废水难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化学氧化法和催化氧化法分别因其降解高分子能力有限和费用高且易造成处理效果下降而不被广泛应用。如今,“物化(混凝)-兼氧/缺氧/厌氧-好氧”为主线的工艺被实际工程广泛采用。污泥重力沉降、膜过滤、煤渣过滤、活性炭吸附、超声波、气浮、电凝聚、混凝沉降等是物化处理的手段,而混凝沉降和气浮被广泛采用。生化处理有以下几个要求:不溶性粗分散系少、条件缓和、水质稳定。直接使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通过好氧生化系统处理,会造成处理效果大大下降。部分胶态分散系和粗分散系污染物通过“物化(混凝)-兼氧/缺氧/厌氧-好氧”工艺中采用物化(混凝)去除,部分高分散系和剩余的胶态分散系通过兼氧的水解酸化作用使其降解为小分子污染物,最后将高分散系中的小分子污染物通过好氧生化系统高效降解,使其无害。

3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的发展方向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因物化处理药剂和条件的优化、改进生化处理条件而取得较大进步。同时也看到对降低处理成本和基建、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混凝设备的研究,在处理效果确保的前提下比较少见。为使处理成本和基建最大程度降低,并有效去除污染物,使废水可生化性提高,应将强化混凝设备、优化混凝条件和合适的混凝药剂三者结合。许多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关键的处理环节之一是混凝处理,大多数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都能通过强化混凝去除。所以,普通废水处理工艺改造,混凝处理过程的强化以及经济实用强化混凝设备的研制,都将作为我国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4结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类污染物的含量以及高浓度的有机废水的水量都在不断的增加,各类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技术都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也比较困难。所以,为了取得最佳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应大力的推广并应用以厌氧处理技术和好氧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并且加大对这类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的研发力度,做好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工作,并且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宋玮华,尹冬俏,刘绍博.高浓度有机废水中水回用技术分析[J].门窗,2015(11):207-208.

[2]张亚.A/SBR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4):32.

[3]范鹏宇,于鲁冀,柏义生,胡晓东.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处理工程改进及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4,30(22):141-145.

[4]董艳萍.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四川大学.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四川大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4:3.

[5]赵静.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接触氧化工艺处理[J].科技与企业,2014(14):365-366.

[6]屠伟明.关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科技与创新,2014(14):153-154.

[7]刘亚红.UASB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J].化工时刊,2014,28(06):7-9.

[8]时明田.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5):43.

论文作者:贾振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工艺及发展方向论文_贾振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