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眼视光企业调研分析报告论文_吕艳,刘桎荣,肖湘滇通讯作者

宣威市眼视光企业调研分析报告论文_吕艳,刘桎荣,肖湘滇通讯作者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现代学徒制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向产教融合过渡,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培养既满足职业岗位需求,又能适应职业岗位的整合、迁移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中,起到衔接和过渡的作用。近年来,宣威市区各眼视光金业迅速发展,许多小规模的企业悄然崛起,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愈发体现出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国家高学历的普及与发展,眼视光企业员工对自身的学历要求也随之增高,许多员工迫切希望提高自身学历来进一步谋求职业发展。就此,针对上述问题对宣威市区眼视光企业进行了关于“现代学徒制”的认识和需求,以及相关员工对学历提升意向的问卷调研。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宣威市;眼视光企业

一、调查目的

掌握宣威市区各眼视光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和需求,了解开展“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同时掌握企业员工对学历提升的需求。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曲靖市区随机五家眼视光企业的负责人及员工。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宣威市区市各大小眼视光企业随机选择10家,请企业负责人和员工各一人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全市区共发出两类调查问卷各105份,收回各105份,回收率达100%;

四、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曲靖市区眼视光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了解和需求,以及企业内员工对学历提升的意向,问卷分两份,每家企业由一名企业负责人填写“眼视光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和需求的调查问卷”,由一名员工填写“眼视光企业员工学历提升意向调查问卷”。问卷共向负责人提出了14个问题,向员工提出了17个问题。

五、调查结果

通过走访调查宣威市的多家眼视光相关眼镜店,不难发现宣威市这几年视光行业的发展还是很快的,大街小巷涌现出了不少规模不算小的视光中心和眼镜店,比如宣威眼镜中心、新世纪眼镜、宣威眼镜世界、宣威博视眼镜等等,甚至是连锁眼镜店也开到宣威市场,比如曲靖的大光明眼镜店就在宣威开了分店,遍地开花的眼镜店从数量上来讲基本上能满足宣威当地老百姓的需求。

调研的10家企业均为民营企业,企业员工数多在50人左右或以下,企业负责人对“现代学徒制”均有所了解,程度不一,大多通过网络了解。关于现代学徒制的认识,他们认为各类衔接均十分必要。关于现代学徒制对就业的影响,他们有60%认为帮助较大,而其余认为帮助一般。现代学徒制的作用,他们主要集中认为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自己本身而言,约60%会考虑高职教育后继续当学徒。所以调研对象均认为正式的学徒关系才能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知识,现代学徒制可以改善但是并不能解决各企业“用工荒”的问题,“用工荒”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就业结构失调、用工不稳定上。现代学徒制只要的优点,他们认为主要是解决了就业问题和提升了劳动技能。最后,大部分人对于现代学徒制的推广表示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六、结论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针对“现代学徒制”,各企业对其有一定了解,大多通过网络而知晓,对于现代学徒制在就业能力、职业技能、解决“用工荒”等方面的作用,他们认为有一定优势,虽然目前现代学徒制在这类民营中小型企业中还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但他们表示支持其大力开展及推广。而在员工方面,被调研的眼视光企业大部分员工为中青年女性,她们大多只有中专学历,针对学历对就业、收入及自身的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她们表示愿意进一步提升学历,比较愿意选择成人学历教育来实现这一目的,在选择提升方式时,比较看重的是费用、可靠度等问题。

但另一方面,宣威市眼视光行业也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该领域缺乏受过专业规范训练的合格人才,目前宣威市眼视光行业明显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下:

1.公众、验配人员、眼科医生在不同程度上不太了解视光学知识,同一个人,在不同医院不同眼镜店验光的度数相差甚大,眼镜与其处方的不合格率还很高;

2.宣威市现有眼镜店的验配人员大部分没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本科以上学历的很少,验配技术不规范,平均水平与行业标准差距甚大,近视防治的误导层出不穷;

3.验配眼镜质量的监督无力,没有统一的监督部门,现有卫生防疫站、技术监督局、卫生局设立的监管部门,其具体执法人员不了解视光学知识,他们可以查眼镜片和眼镜架的质量,至于处方与配戴者屈光状态是否相符,执法部门难以监管;

4.缺乏视光学专业人才,眼视光界的高新技术很难引进。角膜塑形镜、渐变镜等高新技术产品在推广中出现许多问题,给高新技术产品应用蒙上了阴影。

国家和地方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限定眼视光行业的“门槛”,就像医生行医一样,医生门槛高一点是因为有医师法来进行医生的认证、准入、管理,水平不高的就要被淘汰;但是尚没有验光配镜法,缺乏法规约束,门槛自然就低了,低到任何做商业的人到工商局申请就可以被批准开个眼镜店。宣威市不少眼镜店的老板就没有眼视光的相应市场准入资质,就像开个服装店一样就把眼镜店给开起来了,老板招聘的员工也没有经过专业的规范学习和训练,部分员工就是师带徒的形式简单学习一下就上岗了,一些操作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完全就是机械记忆,学会操作流程,于是流水线似的面对所有顾客,没有医学相关知识,不懂差别对待,遇到问题了也不会分析解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对患者极不负责。

即使在医院里,也不是所有眼科医生都懂视光学知识,所以无论在医院还是在眼镜行业里都急需要加强眼视光方面的培训,因为只有提高了从业人员水平,让他们取得眼视光行业的职业准入资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从事眼视光专业的人员都要经过专业培训,需具备一定的资质,但这个资质应该是由法规来规定,立法之后就要依靠教育体系,缺乏高等职业教育也是无法贯彻落实;其次,验光的条件即环境、设备和流程也要达标,其中综合验光应是验光标准的核心一环,从事眼视光专业的人员都要重视“医学验光”的概念,为患者找出双眼适用的屈光度,以精确验配最终达到清晰、舒适、持久阅读的三个目标。

专业的视光师如此匮乏,我们应该把眼睛问题交给谁呢?这是宣威市这块土地上所有老百姓都要面对的问题,有视觉异常的视光需求者应到有资质的地方去解决眼视光问题,但现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一需求尚未完全满足。部分患者配完眼镜视力仍没有提升或者仍有眼部不适,青少年近视患者视力逐年下降,这些都是视光验配人员不专业导致的。还有少数人在宣威不能解决问题于是跑到曲靖或者昆明去验光配镜,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眼镜应该是医疗器具,必须由专业人员来验配,眼镜店应配备专业的视光学专门人才,加强眼镜店验配人员的监督和培训刻不容缓,我们需要更多的专业视光师,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目前宣威市眼视光行业存在的专业人才匮乏问题。

论文作者:吕艳,刘桎荣,肖湘滇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宣威市眼视光企业调研分析报告论文_吕艳,刘桎荣,肖湘滇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