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结构加固中常见施工技术的一些探讨论文_刘鹏飞

关于建筑结构加固中常见施工技术的一些探讨论文_刘鹏飞

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26500

摘要:建筑结构加固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无法满足现代人们愈来愈多层次的需要。而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的性能以及安全性,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结合建筑周边环境、气候地质状况对其进行设计优化,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以及安全性。本文对建筑结构加固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处理

为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应引起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的重视,意识到加固处理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建筑结构加固所要满足的条件

地震属于一种恶劣的自然现象,其具有突发性与毁灭性的特点,地震发生之后会造成建筑物坍塌现象,进而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且地震的发生,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火灾、水灾等,最终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为提升建筑物的坚实度与牢固性,必须做好加固处理,为便于后期施工,前期必须了解符合加固施工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若建筑物使用与操作不科学、年限久远、部分结构被损伤与破坏、建筑结构安全系数不高且未满足功能需求的条件下就需要做好加固处理;

2)若在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不重视出现了一系列的差池,最终引发施工质量问题或发生安全事故,此时,则需要开展加固处理;

3)由于一系列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建筑物或基础设备产生一定的损坏,此时,则需要开展加固处理,如火灾、地震、爆炸等;

4)为提升建筑物结构体的稳固性,应及时对建筑物结构体予以保护,此时,要采取加固处理:

5)伴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应积极开展旧建筑物重建、改造、加层等处理,此时,则需要对建筑物的原有结构开展加固操作;

6)开展建筑物装修时,有时会需要对原本的结构层予以改变,此时就会对建筑结构的基本受力情况构成威胁,在此种情况下,必须要对原本的结构采取加固处理。

2、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原则

从构件到结构体:在建筑结构系统中,若部分构件的承载力较差,无法满足功能性需求,就需要对构件进行加固操作,但是常常会忽视了构件加固对整个建筑结构体所产生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部分构件在进行加固时,极易对结构体的强度与刚度分布产生威胁,严重的会威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由此可见,施工人员必须具备“整体性”理念,从建筑结构整体安全性层面予以考虑,这是提高建筑结构加固效果的有效途径。

临时性到永久性:在开展建筑结构加固处理时,应充分结合加固的要求高低来确定加固是属于临时性还是永久性。

3、建筑结构加固常见技术

3.1 下部结构加固技术

针对建筑工程下部实施的结构加固技术。通过扩大结构基础,扩大建筑结构基础。这种加固技术主要适用于那些基础埋置过深或是承载力不够的建筑工程。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扩张下部结构基础时,应对其强度进行准确的检验计算,并确保地基强度达标后,针对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加固施工。

3.2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控制住钢筋锈蚀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的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钢筋材料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导致其发生锈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混凝土的保护作用不再,使钢筋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进而与氧气发生反应,影响钢结构的强度与韧性。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原理就是通过提高混凝土质量与性能,来确保钢筋被很好的保护。

3.3 锚喷技术

锚喷技术也是当前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上部加固技术。由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具有较为显著特点,即十分看重结构承载能力。因此,通过利用锚喷技术就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上部质量。施工人员可以选用喷射硅来进行加固施工。这是由于这种材料能够在锚喷施工后快速完成凝结,且凝结后的强度较高,可以不使用模板,而是直接开始浇筑作业。锚喷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且提升了加固施工效率。此外,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利用碳纤维材料来达到加固建筑结构的目的。

4、建筑结构加固措施具体应用分析

4.1 工程概况

某办公大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原结构共有4 层,其中1 层层高4.2 m,其余层高为3.3 m,采用强度等级C25 的混凝土,平面布置如图1 所示。改建后加高一层为5 层,建筑物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g,场地分类为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设计地震分组。

图1 建筑屏幕布置图

4.2增强自身加固

在建筑结构加固处理时,应使用铁把锯加固法、压力灌注水泥浆加固法、压力灌注环氧树脂浆加固法等方式。铁把锯加固法就是用来对存在裂缝砖墙予以加固,而铁把锯则可以使用宜径为6Omm钢筋弯折而成,且保证长度要比两侧的缝隙长出最少200mm,将两侧弯曲成一个100mm直钩。

4.3外包加固

在外包加固中,主要包含外包钢筋混凝土面层、水泥砂浆面层、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与钢构件网笼加固法四种。外包钢筋混凝土面层主要被应用在对钢筋混凝土砖柱、梁柱与砖墙加固之中;水泥砂浆面层主要被应用在无需过多提升抗震性能的砖墙加固处理中;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主要被应用在砖墙、砖柱加固处理之中,无需支撑模板,能够直接等到铺设完钢筋后实施分层性抹灰,执行此项操作更为简单、有效;钢构件网笼加固主要被应用在砖烟囱、钢筋混凝土梁柱与砖柱处理之中,采取此种方式时,操作相对简便,但是却需要做好防锈措施,若外部环境湿度大、存在有害气体不能使用。

4.4增设构件

使用增设构件时,应在原本结构构件的条件下,适度增设新构建,旨在提升建筑结构体的变形性能、整体性能与抗震性能。采取增设构件的方式,必须充分考量增设相关构件对建筑结构动力特性与计算简图等所造成的威胁,减退操作如下:

1)增设墙体。若抗震的横墙间距比规定值大、墙体承载性能不佳时,可使用增设墙体加固的方法。使用该种方法时,增设墙体可选择为砌体墙后钢筋混凝土墙体;

2)增设柱子。设置外加柱时,能够增强墙体的抗颠覆性能,若抗震承载性能差异小,可使用钢筋混凝土柱、拉杆与圈梁等基本构件进行连接,以达到加固效果;

3)增设拉杆。使用增设拉杆的方式,主要被应用到加固受弯的构件以及纵横墙的连接位置;

4)增设支撑。所谓的增设支撑就是增设天窗架、柱间与屋盖等部分的支撑,进而提升建筑结构体的抗震性能与整体效果;

4.5增强连接

发生地震灾害时,构件连接位置很是关键,此部分容易被忽视,极易威胁建筑结构的加固效果。增强连接加固法主要适用在构件承载力充足,但是构件连接部位不合格的情况,具体表现如下:

1)拉结钢筋。钢筋混凝土梁柱与砖墙建立连接,能适度加强拉结筋的性能,一侧被弯折之后锚入到灰缝之中,另一侧使用环氧树脂砂浆锚入到梁柱体的斜孔中,采取将墙体与新增设外加柱连接的方法。

2)压浆锚杆。此种方法主要应用在纵横的墙体间连接较好的位置,使用长锚杆,将锚杆的一侧嵌入到内横墙中,另一侧镶嵌在外部纵墙上,然后,先要钻孔,然后将内外墙体进行贯通,等到嵌入一定的锚杆之后,使用水玻璃砂浆来开展压灌处理。

5、结语

现如今,结构加固已成为对老旧房屋、自然灾害后房屋修复的最为常见的方式,老旧房屋、自然灾害后房屋一旦发生危险,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社会影响恶劣。为降低此类房屋的破坏性与社会损失,应从建筑物着手,增强建筑结构体的抗震、抗颠覆性能,以降低事故的损失率,延长房屋使用寿命,促进城市和谐、安定的发展,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高文笑.房屋建筑施工中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60-160.

[2]于钢锋,张振普.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新商务周刊,2017(8).

[3]聂智宏.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7):25-26.

论文作者:刘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结构加固中常见施工技术的一些探讨论文_刘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