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赖玲令

(平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岳阳 414500)

摘要: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接收80例慢性非传染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分成2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40例)予以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社会功能(50.30±2.04)分等QO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实验组疾病总控制率85.00%以及发率15.00%较对照组改善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患者中,可获取明确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

当患者发病时间>2个月,并且不具有传播性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资料显示[1],该病于近几年呈显著上升趋势,其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故对该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管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为明确健康教育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可获取较确切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接收80例慢性非传染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分成2组;对照组(40例),男女比30:10,年龄50-70岁,平均(60.00±2.00)岁;实验组(40例),男女比28:12,年龄51-71岁,平均(61.00±2.10)岁;两组上述基线资料中(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包括:饮食、心理等;实验组予以健康教育管理,内容如下:(1)对慢性非传染性患者资料进行收集,并成立个人健康档案,档案材料有家庭状况、生活习惯、一般资料等;另外,针对患者心理以及生理状况进行重点评估。(2)健康评价:按照患者全方面资料分析数据,并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疾病予以详细评估。另外,探究患者于一定时段里发生某疾病可能性与趋势性。(3)健康干预:针对每位患者个人生活状况,积极为患者制定合理化的生活方式以及习惯,从而降低患者发病率。比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可经宣教方式对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予以指导,包括对盐的控制量以及避免情绪激动、按时用药。对于糖尿病患者,需着重指导患者于使用降糖药物中注意事项,避免于空腹状态下以及降糖药物在体内浓度达高峰时段进行锻炼,从而可防止患者因低血糖而发生晕倒的事件发生。(4)随访:对于慢性病患者,临床工作人员需加强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从而及时针对不适方案进行调整。另外,还需加强患者行自我管理。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按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QOL)[2]对患者生存质量给予评分,满分为60分,评分结果与质量成正比。对比两组疾病控制效果以及发病率。

1.4统计学处理

探究数据,皆由SPSS22.0统计软件解析,计量数据经由(x±s)表达,组内之比经由t检验;计数单位经由[n(%)]表达,组内对比经2表达;P<0.05为两组差异之比存在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QOL评分比对

实验组QOL评分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疾病控制状况比对

对照组疾病总控制率25(62.50%)例、发病率20(50.00%)例,实验组分别为34(85.00%)例、6(15.00%)例,实验组控制以及发病状况较对照组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非传染疾病具治愈率低、病程长特征,严重干扰患者正常生活。比如: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其需要终身用药,从而控制疾病进展,但亦将会显著增加患者经济以及心理负担[3.4]。该病发生因素主要与患者日常生活不良嗜好有关,故临床上需加强对该类疾病患者健康管理。为明确健康教育用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效果,本研究就本院接收80例患者予以对比分析。

实验组社会功能(50.30±2.04)分等QO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实验组疾病总控制率85.00%以及发病15.00%较对照组改善优;表明将健康教育应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可取得确切效果。健康管理是指全方位预测、评估、评价、检测患者健康危险原因,并以分析结果作为依据,且采取对应性措施干预。经对患者健康危险原因进行相对干预,并且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健康建议[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施健康管理步骤有:一是,全方位收集患者的个人资料等健康信息,并且成立个人健康档案。二是,经获取健康信息后作为实施干预的依据,并且对其健康状态做出全面以及客观性的评价。三是,针对每位患者制定出合理及有效促使健康措施。目前,临床上以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病较为多见;因此,应针对疾病的特征性以及诱因,对患者饮食、用药注意事项进行宣教与指导,从而可显著控制患者发病率。受样本量等限制,关于慢性非传染性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管理后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未探究,待临床分析并详细补充。

综上所述,将健康管理应用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不仅可显著促使其生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的提升,且可显著降低发病率以及提升疾病总控制率。

参考文献

[1]许维娜,骆宏.健康教练技术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6,10(6):475-478.

[2]邢冬婕,刘威,郭淑惠,等.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5):929-931.

[3]谢雨露,孙文茜,靳英辉.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7):549-552.

[4]盛云峰.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及意义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0):160-161.

[5]廖春霞,马红梅,徐旭.达标理论在我国慢性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29):3585-3587.

论文作者:赖玲令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赖玲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