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初中体育课中的应用论文_徐培俊 姜占武

游戏在初中体育课中的应用论文_徐培俊 姜占武

山东省昌邑市围子初中 261300

游戏教学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的特点,它能够把我们的教育目标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其中。教师因地制宜根据需要可以创编游戏,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让学生学会创编游戏,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更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使体育课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体育游戏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合作与集体教育内容,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游戏教学中能让学生学习认知社会和认知自己。体育游戏是在一定规则约束下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活动中通过模仿各种角色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主动学习中收获。所以说,体育教学离不开游戏活动。

一、体育游戏可以克服懒惰心理

通常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一般采取慢跑、做徒手操。这些内容的重复使用,会让学生缺乏新颖知识的刺激,学生做起来大都消极,积极性下降。如果时常地选择一些体育游戏代替慢跑,以活动全肢体的肌肉关节、韧带为目的的徒手操、定位操、进行操,除了充实改变动作,使其更有新意外,在组织上也可以使其游戏化。如把基本体操编为“跟我做”游戏,再配有适合的音乐,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以适应基本部分的教学需求。

二、游戏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发展水平出发,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如在“30米往返跑接力比赛”中,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尝试,从中获得合作的体验,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运用游戏锻炼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任何运动的基础,在教学中应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发展身体素质。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是教学内容较多,而教学时间短,因此若单纯地安排进行素质练习往往在时间上受到限制,而且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比较累,单纯反复地练习容易出现疲劳和枯燥乏味,这样就会影响效果。所以应在身体和枯燥练习中加入游戏或以游戏形式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可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兴奋性,使学生精神饱满,不易疲劳,同时又能很好地起到练习的作用。另外由于游戏多是以集体形式进行,在集体荣誉感责任心的驱使下,可以使学生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全力以赴地参加游戏竞赛,因此可以较好地达到练习效果。

四、通过游戏教学可加强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

许多游戏教材,都有一定的思想教育内容,有的还有一定的情节,学生都很喜欢,这就有利于通过游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有不良行为要及时指出,不能听之任之,要把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其蔓延和发展。要鼓励胜者易己之长乐于助人,输者能虚心求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与游戏活动融为一体,共同进步。要经常地、系统地、有感染力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在集体游戏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全力以赴参加游戏活动,用尊重别人、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美德,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时刻以集体荣誉感鼓励学生。这样学生通过游戏,既锻炼了身体,提高、巩固了技术,又能受到教育。

五、做好游戏教学的组织工作,并注意主次分明

游戏虽然是体育教学的好方法,但它终究是不能取代体育教学的,因此,我们在安排游戏时,要注意到游戏与教材的关系,既要考虑到课的效果,又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不要盲目地过多地安排游戏,更不能以游戏完全取代体育教学。因为游戏固然有活跃学生、提高兴奋性的作用,但过多的游戏,会使学生出现在游戏时兴奋太高,而游戏后反而减弱,注意力分散,并过多地消耗体力的现象,以至容易发生伤害和影响主教材的学习,起到一个物极必反的不良作用。因此,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配合教材适当安排,做到主次分明,互有促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增强学生体质。而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采用,能够有效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教师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个体活动,愉快地完成教学内容,达到乐学的目的。但是,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选择游戏的准确性,注意安全游戏,快乐体育,才是教学真正所要求的。

论文作者:徐培俊 姜占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3月总第1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游戏在初中体育课中的应用论文_徐培俊 姜占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