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上)_纺织品论文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南亚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对策论文,纺织品出口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7月发生于泰国的金融危机, 犹如一场风暴在短短半年间席卷了整个东南亚,并引发了日本、韩国的金融动荡。虽然危机没有对我国金融体制造成直接冲击,但对我国外贸出口,特别是仍占我国出口比重50%的轻纺产品出口形成一定压力,尽管这一影响是间接的和滞后的。

东南亚市场,不足影响大局

这场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摧残,但货币贬值也增强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这些国家增加外汇储备极其有利。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国家的出口贸易额都呈迅速增长态势,由于其纺织品出口都占相当比重,且产品结构与我国基本相同,这将对我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对我纺织初加工产品产生较为严重的冲击。

从统计数字看,这几年我国对东南亚国家的纺织品出口呈快速增长态势,即使是在危机爆发的1997年,我国出口东盟5国(马来西亚、 印尼、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的纺织品仍比1996年增长近60%,随着危机的爆发和这些国家货币的大幅贬值,直接影响了从我国的进口。从海关统计看,今年1月份我国对东盟5国出口为0.53亿美元,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9%,增速明显放慢。 与这些国家有正常贸易往来的企业明显感到订单减少或没有,企业库存增加,出口压力增大。

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货币的贬值,使东南亚诸国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其产品价格的走低,也使我国产品价格难以抬升,这一影响将不是短期的。由于汇率的动荡和急于换取外债,东南亚一些纺织企业大量抛售库存。据报道,韩国以低于正常水平20%~30%的价格向外倾销涤纶切片和纤维,印尼也以低于正常水平20%~40%的价格向台、港倾销棉纱,其棉纱价格几乎和国际市场的棉花价格相当。因此,自去年10月份起,国内市场聚酯切片、涤纶短纤价格持续走低,纱布价格也在下降。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出口贸易中来料加工已占到50%以上,东南亚国家由于缺少原料,其出口贸易必然会更多地选择来料加工,对我来料加工贸易也会产生影响。

虽然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纺织品出口造成这样那样的压力,然而就东南亚市场本身而言,还不足以对我构成严重威胁。这是因为:其一,我国每年对东南亚的纺织品出口量仅为2亿~3亿美元,仅占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量的2.5%左右,即使这块份额降低, 甚至全部失去也不足以影响我出口大局;其二,抛售原料对我纺织品出口造成的价格压力不会持久,因为汇率变化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东南亚国家资源短缺,所需原料、设备及零配件都需要进口,其出口成本降低的同时,进口成本也在加大,据有关资料介绍,仅泰国就有20%~30%的棉纺企业因进口不起原料而关门;其三,纺织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成本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本,即使东南亚货币贬值后,其劳动力成本也高于我国许多,其货币贬值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在这种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其四,由于欧美市场对纺织产品进口的设限,这些市场,受价格影响的因素较小,欧美也没有因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而增加其配额,客观上对我纺织品在欧美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我国产品在欧美市场上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东南亚国家所无法替补的。

然而这决不能说东南亚金融危机不足以重视,更应该看到这种影响的间接性、深远性。

危机潜伏东亚市场

就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来说,香港、日本、美国、欧盟四大市场几乎占据了我纺织品出口的80%以上。近两年,对美国市场的出口量受北美经济圈的影响,出口增幅有所减弱,我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亚洲。去年,我对香港出口纺织品服装达167.7亿美元, 几乎比1996年增长50%,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8.8%;我对日本出口也在飞速发展,已处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第二位, 1996 年为96.08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7.4%,1997年虽有所回落,仍达92.84亿美元,占21.49%;去年我对韩国出口为18.58亿美元,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4.3%。 这三大市场已占我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量的65%左右。

东南亚金融危机如一场冲击波,对日本、韩国经济产生了直接冲击,并威胁香港市场。港币的坚挺,直接影响香港出口的竞争;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由1996年3.6%的高潮后,去年骤降为1%,今年将可能出现负增长;随着韩元的大幅贬值,韩国的泡沫经济也几乎在一夜间被摧垮,这导致韩国经济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将处于恢复和调整期。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纺织品在这三大市场的出口量。据统计,去年,我对日出口前9个月与1996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后三个月平均降低了6.7%;对港出口前9个月同比增幅达67%左右,而后3个月增幅只有17.9%;对韩出口前9个月增幅也保持在20%的水平,10 月份以后增幅只有2.6%,并出现了韩方客户单方毁约和不开、缓开信用证现象。 今年1月份,我纺织品出口为29.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44%,其中对港出口12.16亿美元,同比下降7.66%;对日出口5.11亿美元, 下降0.42%;对韩出口0.9亿美元,下降2.99%。 这表明由于东亚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直接影响了对我纺织品的需求。

1997年,我国逐月对香港、日本、韩国出口纺织品示意图

另一方面,危机的影响还来自东盟的竞争,香港、日本、韩国都没有对纺织品进行配额设限,我们在这一市场不仅受到消费需求下降的影响,也面临东盟国家低价抢单的强有力竞争。有关专家估计,如果这种不利因素延续到今年三季度或者更长,预计我国对港、日、韩等东亚主销市场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量全年将平均下降10 %左右, 将减少出口额28亿美元。据国家纺织工业局有关部门对部分省市出口企业的调查,由于订单减少和价格下跌两方面原因,今年1月份,仅北京市对港、 澳纺织品出口下降57%,对日、韩出口下降11.2%,特别是大路产品价格下跌得令企业无法承受。

在外资利用方面,东南亚、香港、台湾、韩国、日本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区,约占我国外资总额的70%以上,更占纺织业外资利用的80%左右。金融危机发生后,这些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货币紧缩政策,对外投资能力和投资意向受到削弱。这对国内纺织行业吸引外资,进行结构调整和保持平稳发展也是不利的。

今年我们要保持8%的经济增长速度, 扩大出口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要完成纺织行业减亏30亿的奋斗目标,也必须保证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稳定。目前,我们的商机在哪里?

标签:;  ;  ;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上)_纺织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