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线电视发展趋势展望_数字电视论文

中国有线电视发展趋势展望_数字电视论文

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趋势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数字电视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2002年之前,我国的有线数字电视主要在进行技术试验。在这一阶段,我国的有线网从无到有,迅猛发展,用户数量大幅增加,到2002年,我国有线用户已近1亿户。绝大多数城市居民家庭开始通过有线电视网收看电视,有线电视已成为覆盖我国电视市场的重要基础。各地的有线网络运营机构积极建立有线宽带网,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增值业务,这些都为有线成为我国数字电视的切入点奠定了基础。

2003年,以青岛会议为标志,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整体转换成为了该阶段的重要特征。青岛、佛山、杭州等地创造出了适合本地的有线数字电视运营模式,从卖机顶盒到整体转换,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的运作思路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整体转换实施后,机顶盒的问题解决了,也就意味着硬件层面的阻碍慢慢消融,机顶盒之后的广电媒介向哪个方向发展?有两个方向更为明确:有线网方面向“双向交互、全功能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强网络升级改造,加强新业务开发,拓展服务领域,……全面促进三网融合”。内容方面“构建……数字内容资源管理系统和集成分发交换平台”。以下将就有线网和内容两方面的数字化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有线网——双向互动全功能

在完成了市区的整体转换之后,有线网络公司面临两大任务:

1.扩容物理基础

就当前整体转换完成的情况来看,即使是推进速度最快的,也只是完成了市区内的整体转换,单个网络运营商所拥有的数字电视用户数还没有突破100万,所形成的规模效益比较有限。单向网仍然是有线网的主流,这就限制了业务的拓展。因此,对于完成转换的城市而言,首先要完成物理层面的扩张,扩大所属有线网的范围,增加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实现网络的双向改造。

要实现物理层面的扩张,可以通过三个途径来完成:

(1)向所辖区县推进

城市下属的县、镇、村跟城市有天然的联系,在完成市区整体转换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向所辖县、镇、村等地区推进。这里一个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就是网络整合。省网整合市网的事实已经证明,通过行政手段来整合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市场手段,保障下属村镇网络公司的利益,才能顺利整合。

(2)与省网和其他城市网络的联合

向农村推进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规模,毕竟还是比较有限。数字电视要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就需要走出本市,向更广阔的空间扩展,与其他城市甚至省级、中央级广电进行合作,也可以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区域扩展,形成区域性网络集团。

青岛、杭州都曾经表示过与其他地区合作的想法。在2005年5月“大连现场会”上,杭州华数表示:“华数”含义“中华数字电视”,是突破地域限制,联合发展的数字电视统一品牌,“可通过多种合作方式与全国各地广电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联合共同发展实现数字电视的规模化经营”。在同一场合,青岛广电也表示“要积极探讨与中央和省的联合发展,……也愿意与其他网开展各种方式的联合发展,实现资金、技术、经营、节目、管理、渠道等资源的共享”。可见,跨区域合作发展已经为数字电视先行城市所关注。

由于中国广电长期存在的地域壁垒,想要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区域联合,难度还是比较大。还是得通过市场手段、在共赢思路下来推进才能实现。

(3)网络的双向改造

单向网能创造的价值有限,双向网则能支持各种互动增值业务,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点,网络的单改双已经成为有线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2.拓展服务平台

物理层面的扩张只是推进数字电视的基础,在此之上更重要的是业务的增加,这就需要在双向互动的基础上,拓展服务平台,把电视机变成提供综合服务的家庭信息平台。

家庭信息平台指的是基于数字电视平台,以用户信息数据库和数字内容库为基础的,为家庭用户提供各种综合信息服务的系统,其核心是可控的实时互动的家庭(个人)信息的获取、过滤以及处理。可以看到,家庭信息平台所提供的服务是全方位的,除了传统的视音频服务之外,除了影视剧点播、游戏、股票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对用户需求的掌控。

数字化的目的,是提供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服务。如何寻找用户需求?凭经验做事基本还是生产导向的经营,而通过家庭信息平台,用户的需求就可以随时通过机顶盒回传,有线网络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即时把握的需求信息总汇,而资讯服务、节目服务、增值服务都可以根据这个需求下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需求导向营销。

对于家庭信息平台而言,最有价值的将是对用户需求数据库的开发。家庭信息平台建立用户数据的最大优势莫过于实时的、可控的、准确的用户信息监测,用户数据库的应用前景也很广阔,如:用户基本信息,可以作为其他数据的基础和辅助而广泛应用;节目消费信息,可以销售给电视台、制作公司、广告公司等;应用服务商业信息,客户群可以面向物流、零售、房产、旅游等这些传统意义上跟广电关系不大的行业。

二、内容数字化新境界——媒资系统

在有线数字化的同时,其他平台也开始蓬勃发展,除了有线、地面和卫星这些广电领域传统的通路之外,互联网、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也成了内容传输通路,在这种背景下,对数字内容的迫切变得前所未有的突出。面对海量的数字内容需求,广电内容的数字化需要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已经刻不容缓。

1.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概念和作用

所谓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指的是节目内容平台的中心,是一个集音频视频数据数字化、编目、存储管理、检索和发布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该系统就如同一个电视台的全天候全方位管家,将各种内容素材资料,包括视音频素材、文字、图片等纳入统一的管理之下,使得存储、利用、再利用更加方便可行,从而实现电视台对内容素材的价值最大化。

内容代表着一种创意,拥有内容实力有两条途径值得关注:一个是拥有大量版权,这体现的是制造内容的能力,另一个是内容集成的规模和能力,把分散的内容相对集中加工,且有相当的规模,这也是一种实力,而媒资则是实现这两条途径的一种工具。原本分散的一次性使用的素材,通过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可以使素材充分活用,可以储存。可以向不同的媒体发放,这就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无论在时间上、经营成本上都会战胜个人方式的分散的内容生产者。

2.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未来

现在,对媒资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入,其存储功能得到了最大的重视,而其他功能还没有被深入了解,媒资系统更多地还是被应用在单个的媒体机构或媒体机构的某一个部门。

而随着网络条件的不断优化、媒介资料的不断增加以及媒资系统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媒资系统将不断扩大其效能。在应用的领域上,除了面向电视台,还可以涉及其他行业的媒体资产管理,例如音像资料、数字图书馆、流媒体资源库等等。还可以实现多家媒体机构之间的媒介资料的统一存储管理,特别是对于大的媒体集团,可以通过媒资系统整合旗下的各种不同媒体资源,从而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组织管理效率。未来的媒资系统将是集“采、编、播、管、存”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管理体系。

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是第一步,但不是目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双向、交互、全功能,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充分发挥有线电视网络的优势。数字化一旦开弓,就没有回头路。

标签:;  ;  

中国有线电视发展趋势展望_数字电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