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例讨论会与监控预警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论文_黄淑梅,李炼

感染病例讨论会与监控预警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论文_黄淑梅,李炼

湖南旺旺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6

【摘 要】目的:院感课通过开展感染病例讨论会及监控预警工作,提高医护人员院内感染预防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针对当月发生同一部位院内感染病例3例及以上的专科,由院感科组织专科医护人员及院内专家进行病例分析讨论会,同时将相关信息在内网及医讯上公布,并持续对各临床科室落实讨论会上的决议事项进行追踪;同时对住院患者采取多形式的监控工作,及时发现感染病例,给与有效处理,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结果:由院感课组织感染病历讨论会,有效地提高临床医生主动、及时上报感染病例,疑似病例积极的寻求帮助,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感染预防的意识。

【关键词】感染病例、讨论会、院内感染预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定义是:“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学科的迅速发展,新的观念、新方法及新理论层出不穷,在医疗体制改造的大背景下,提高医疗质量、保证病人安全成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保障之一。我院自2016年起实施感染病例讨论会,以及对住院患者实施多形式的监控与预警筛查工作,对提高医护人员院内感染预防意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现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开展感染病例讨论会,帮助临床科室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1.1 基本情况:2016年,院感课共组织感染病例讨论会3次,参与讨论的专科为ICU、心胸外科、综合科。感染病例为:ICU及心胸外科均为2016年3月发生下呼吸道感染3例;2016年4月综合科发生泌尿道感染4例。

1.2 讨论会组织形式:

1.2.1 医院感染管理统计每月院内发生感染的病例,发现当月发生同一部位感染病历≥3例时,通知专科主任及护理长,约定讨论会进行时间,不超过30天。

1.2.2 院感课从病案室调阅病历资料提供给院内专家提前了解病历资料,同时院感课专科对口人提前全面查阅病历资料,为讨论会做前期准备。

1.2.3 院感课到专科现场调查,查看医护人员工作现状,评估可能存在的问题。

1.2.4 科室主任及护理长组织科内医护人员参加讨论会,指定专人记录。由管床医师报告病例,参与人员逐一发言阐述对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1.2.5 院内专家及院感课专科对口人给与指导意见,指出存在的问题。科室主任及护理长总结需改进的措施。

1.2.6 科室记录人员完成会议记录,并总结讨论会决议事项,需改进措施,科主任确认后交院感课存档及后续追踪。

1.2.7 科室主任及护理长组织实施改进措施,并确保实施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8 院感课在院内网站及医讯上通报感染病例及讨论会制定的改进措施。

2.实施多形式的院内监控及预警筛查机制,以便及时发现院内感染病例,及早干预,避免集中趋势:

2.1要求各住院医师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医院感染诊断

标准,主动上报院内发生感染。

2.2 ICU患者实施床旁访视及48小时内病房追踪:感控专员每个工作日至ICU进行床旁访视,查看患者临床症状、相关炎性指标、感染预防措施的落实、并与负责医师及全责护士进行沟通,待患者转普通病房后48小时内至病房进行追踪,以避免院内感染病例漏报。

2.3 重点手术部位实施目标性监测:对剖宫产、开腹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结直肠癌根治术、疝气等10类手术患者实施术后48小时至病房追踪,查看患者手术部位是否发生感染;有植入物的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1年后分别进行电话回访,监测患者是否发生院内感染。

2.4 院内感染预警筛查:完善信息系统功能及开放院感专员权限,建立院内感染病例预警筛查制度。院感专员每日可在系统内直接查询发热患者信息,并查阅患者病历资料及检查检验结果,进行感染风险筛查。发现疑似院内感染病历及时与管床医生进行沟通,确认是否属于院内感染病历。

2.5 感染管理课实施分区监控责任制,院感专员均有分管专科,做到分片包干监控。定期查看分管专科的在院病人病历资料,发现疑似院内感染病历及时与管床医生进行沟通,确认是否属于院内感染病历。

3.结果:

3.1 感染病例讨论会实施以及院内通报,我院未再发生一个月内同一部位发生3例感染的问题。

3.2 多形式的监控与预警筛查的常态化工作,使院感课与临床医生沟通更及时,便捷,及时发现院内感染的潜在风险,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4.体会:

4.1 感染病例讨论会及多形式的监控预警工作,使临床医生改变观念,由之前的被动上报,改变为能针对院内发生感染病例风险及时寻求院感课或相关专科专家的会诊,并主动上报感染病例。同时针对患者实际状况与护理人员进行交流,使相关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4.2感染病例讨论会及多形式的监控预警工作,加强了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意识和频率,使临床查核、预警筛查工作开展更便利。对存在的风险,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当事人及主管反馈,进行后续追踪并将改进成效及时向相关部门的主管反馈,为各级管理者提供绩效考核依据。

4.3 感染病例讨论会使护理人员能主动介入感染预防措施的实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或疑惑及时与医生沟通,将存在的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确保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赵烁,付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Vol. 17(5):391-394

[2]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干预策略分析:魏楠1,王力红2,赵霞2,张京利2,赵会杰2,马文晖2,韩叙2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Vol. 17(4):363-366

[3]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马成云,李波,李文君,寇长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年05期

[4]医院感染病原学诊断水平现状分析与展望:张曼;徐艳;杨怀;陈黎媛;张满;朱艳秋;杨廷秀;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年08期 v.27

论文作者:黄淑梅,李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感染病例讨论会与监控预警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论文_黄淑梅,李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