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评价论文_王好智,王晓花

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青岛 266731

摘要:目的: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共8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核磁共振学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高于多层螺旋CT,P<0.05。结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准确率高,同时能清晰显示出患者脑部的病变情况,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脑血管疾病;效果评价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常见的包括脑梗死、高血压性脑病、脑出血、颅内血管畸形等[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不仅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2]。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临床中应采用有效的影像学方式,加强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次研究探讨了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共8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3例,女性33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1.31±6.84)岁。其中脑出血17例,脑梗死60例,颅内动脉瘤9例。

1.2方法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通过MR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序列为FISO3D,TR/ET30为11ms,FOV为180mm。扫描的范围从颅顶直至枕骨大孔、颈内动脉颅内端。扫描后,通过最大强度信号投影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得出三微血管图像,再对图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诊断患者病情。

多层螺旋CT:CT机的电压设置为120kV,电流设置为250~320mA,螺距设置为1.2,层厚设置为3mm。先对患者的颅脑平扫,再经肘部正中静脉注入对比剂,注射速率3ml/s,对患者行增强扫描,将扫描结果传输至数据站,进行后期处理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核磁共振学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高于多层螺旋CT,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对比[n(%)]

3.讨论

脑血管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常见病,大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3]。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脑血管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性较大,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因此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种,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中一般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其中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该检查属于有创性检查,需要对患者行局部麻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脑血管造影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造影剂过敏、血管痉挛、神经系统损伤等,患者接受能力较差[4]。本次研究分别通过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与多层螺旋CT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显示,核磁共振学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高于多层螺旋CT,P<0.05。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均属于无创检查,安全性较高。但多层螺旋CT成像后的清晰度有限,临床医师往往无法对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具有流动效应的血液邻近组织区分开,根据血管的血流方向、分布及速度等,对血管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该诊断方式不仅能清晰显示患者的脑血管情况,同时也能显示异常的脑血管变化,对脑血管疾病尤其是颅内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准确率高,同时能清晰显示出患者脑部的病变情况,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波,刘冠涛.评价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7):403-404.

[2]赵新光,马茜,裴中力,等.MR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92-93.

[3]王晚千,杨旗,李坤成,等.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7,14(7):385-389.

[4]佟永治.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107-108.

论文作者:王好智,王晓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评价论文_王好智,王晓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