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原因及其防护方法论文_姜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原因及其防护方法论文_姜琦

(黑龙江华电齐齐哈尔热电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继电保护能够有效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电力部门必须重视继电保护的应用。目前,在进行继电保护作业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因素对继电保护系统产生干扰,因此,电力系统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防止这些因素对继电保护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本文探讨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原因及其防护方法。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原因;防护方法

在电力运行中,继电保护极易受到高强度磁场环境的干扰,出现保护误动或者是拒动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所以,进一步对造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继电保护防护措施则尤为重要。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原因

1.1天气因素

众所周知,建设变电站必须要选择适合的环境,由于变电站所处的环境普遍比较特殊,因此基本上都会使用高阻抗的接地线。如果遇到雷雨天气,接地部件与避雷器遭到雷击,那么就会产生高频电流,从而提高了地网系统的暂态电位,使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不正常的运行行为,并且会对回路的控制产生影响,造成设备失灵。

1.2高频因素

如果隔离开关的操作速度太慢的话,就会导致电力系统中的两个触电产生电弧闪络的情况。如果实施电压的操作,也会导致产生高频电流,当这些高频电流流经母线时,也会产生较强的电场和磁场,从而干扰继电保护系统,一旦这种干扰程度超出了限定范围,那么就会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致使其设备的工作、出口逻辑出现故障,继而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

1.3接地故障导致的工频干扰

在变电站的建设中,如果将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话,那么只要出现接地故障,电流就会经由中性点流到地网内,并且流经架空地线又回到接地的故障位置。在地网阻抗作用下,电流在经过故障电流时,电位就会超出大地电位,并且会根据地点的不同其电位差也不同,以致屏蔽层和电缆层产生工频电流,屏蔽回路受到工频的干扰。

1.4辐射因素

由于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阶段的电力系统周围一般都会有移动通信等设备,这样就会使电力系统的周围释放出强大的辐射和磁场,差生虚假的信号源,从而导致继电保护设备差生错误行为,进而影响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行。

1.5静电放电的干扰因素

如果气候环境比较干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工作人员与物体进行摩擦之后,就会产生静电,如果操作人员将这些静电带到继电保护装置中,那么也会破坏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使保护装置运行状态出现混乱。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的防护方法

2.1协调配置保护人员

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协调配置保护人员。在继电保护实施过程中,调度人员、继保人员及电力系统运行人员都是过程中的主力,三方要步调一致,相互间有默契的配合及相同的认知,故障发生时要各施其责,共同找到问题所在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继保人员与电网调度以及运行人员一样,他们都是电网生产中的主力军,只有三方更好的协调配合才能够共同推进继电工作的稳固落实。

2.2完善直流回路降低设备干扰

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直流回路的电感线圈断开,就可以在本来的设备上重新安装续流回路,这样在电感线圈被切断之后就会加快释放电磁场,并且加快它的衰减速度,在这个过程中,要连接好电感线圈周围的相关数据回路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电感线圈被切断的情况下也能够释放电流,很好地避免了干扰现象。此外,还可以依据电位的升高以及地网的不同而带来的干扰,使用较为密集型的网络,在地网中安装一些接地棒,改造地网的结构,通过一些有效的设备实施接地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接地阻抗,从而降低其干扰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电力系统对二次设备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

近年来,微机保护和微机自动装置的自诊断技术获得了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故障诊断系统也在不断完善,这就为电力系统中的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提供的技术支持。电力系统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可以安装在线监控程序,这样就可以对每一台设备和部件进行自动测试。因此,在进行监测过程中电力系统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电力系统应以设备管理环节为突破口,工作人员可以以在线监测的结果为依据,对电力系统的整个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其次,电力系统可以在维持现有的设备与人员的基础上,在进行继电保护工作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测量技术与手段。

2.4降低接地电阻,完善接地措施

为了降低暂态电位差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力度,技术人员需要在电力系统工作中降低一次设备的电阻,以此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可以将避雷器、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等设备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低电阻的接地网,使其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电流流量。完善接地措施的目的是降低电位差,可以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确保接地网络全部属于等电位,这样可以在电流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输电设备和继电保护装置。具体的完善措施包括:采用滤波器进行二次接地、对高频电缆的屏蔽层采取保护屏接地铜排,这两种基地措施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

2.5电力系统应重视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

目前,我国的配电线路主要是以10kV电压等级为主,而这种电压等级在配电线路结构上,往往一致性是非常差的。此外,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以以一般电网运行保护装置的情况为基础,同时也可以充分借鉴其运行经验,在此基础上,运用规范的保护整定的计算方法对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计算,这样便可以对电力系统的低压配电线路的情况进行具体检查,重点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

2.6控制直流电压脉动系数

在直流系统中,直流电压脉动系数很大,导致晶体管和微机保护经常发生不正常运转的现象,我们可以将原硅整流装置改造为整流输出装置,这样输出交流分量小并且可靠性高,这样就形成集成电路硅整流充电装置。而对于平时阴雨天或雨季比较潮湿的天气情况之下,会发生直流失电的现象,这就需要将升压站户外端子箱中的易老化端子更换为陶瓷端子,这样可以提高二次绝缘,然后进行二次回路的整改,将控制、保护等步骤分开进行,随后查找直流失电的问题,安装熔断器分路开关箱,对避免直流失电起保护作用。而我国的电路规定电压是110kV、220kV,因此要将不满足要求的电网进行更换微机线路保护。

2.7实行继电保护智能化网络建设

继电保护的智能化网络的实现将会很大程度提升继电保护的智能化程度。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深入,很多人工智能都在电力系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在继电保护领域也不例外。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信息通讯中的优越性逐渐凸显,它已经逐渐演变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现今的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作用基本仅局限于切除故障元件,进而缩小其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影响范围,但如果能够合理应用数据通信手段,将整个电力系统的各个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用计算机连接成一个网络,这将会很大程度提升保护系统的网络化及高效化,也能够大大增强继电保护装置的智能化程度。

综上所述,要想使电力系统更好的安全运转,必须要确保核心一次设备、继电保护装置均能在正常工况下完好,继电保护装置合理的抗干扰措施能有效地确保二次系统设备更安全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黄国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抗干扰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27)

[2]张伟,张劲帆,罗威,莫严君,罗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电工文摘.2016(05)

[3]蒙小康.继电保护二次电压切换的相关问题分析[J].低碳世界. 2017(14)

[4]江滋新.浅析火电厂继电保护装置检修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

作者简介

姜琦(1974.06-),男,1998年参加工作,毕业于燕山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从事继电保护专业21年,现任黑龙江华电齐齐哈尔热电有限公司电气点检师。

论文作者:姜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原因及其防护方法论文_姜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