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兴业县人民医院 537800)
摘要: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来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2 例,随机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进行维持麻醉,观察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气腹后、拔管时生命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疼痛VAS评分和镇静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气腹后、拔管时心率、MAH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以发挥良好的麻醉效果,对于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瑞芬太尼;丙泊酚;胆囊切除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in the clinical anesthesia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December 2018 to our hospita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treatment,52 cases randomly randomly split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propofol maintained anesthesia,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using red compound fentanyl propofol maintained anesthesia,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anesthesia effect,pneumoperitoneum,tube drawing changes in vital sign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 the recovery time,extubation time,VAS score and sedatio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Heart rate and MA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pneumoperitoneum and extubation,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can play a good anesthetic effect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patients' intraoperative vital signs.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emifentanil combined with propofol has fewer adverse reactions and is safe,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laparoscopy;Remifentanil;Propofol;cholecystectomy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胆结石、胆囊息肉的常用术式,借助腹腔镜技术,可以对患者腹腔内的情况进行清晰的观察,了解炎症和粘连严重的程度[1],对于提高病灶组织的切除的精确度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青睐。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毕竟为一种侵袭性手术操作,术中需要将皮肤切开,并对腹腔内的脏器进行操作,为了避免手术操作所致的应激性反应,术前需要给予患者麻醉,合理的选择麻醉药物是提高患者麻醉效果的关键,基于此,我院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麻醉,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来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2 例,随机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进行维持麻醉,观察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维持麻醉,观察组中男性15 例,女性11 例,年龄22~58 岁,平均年龄45.37±5.38 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75±1.28 年,对照组中男性16 例,女性10 例,年龄21~55 岁,平均年龄44.24±5.62 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3.51±1.41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术前6 h禁食、禁饮,术前0.5 h给予肌肉注射0.01 mg/kg 阿托品+0.2 mg/kg 安定,让患者的肌肉保持良好的松弛状态,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两组患者均使用2 mg/kg丙泊酚+3 μg/kg芬太尼+0.5 mg/kg阿曲库铵+0.05 mg/kg咪达唑仑进行混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进行通气,观察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联合维持麻醉,瑞芬太尼8 μg/(kg?h)~ 10 μg/(kg?h)[2],丙泊酚3 mg/(kg?h)~ 4 mg/(kg?h),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进行维持麻醉,给药剂量控制在3 mg/(kg?h)~ 4 mg/(kg?h)。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气腹后、拔管时生命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其中麻醉效果考察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疼痛症状和镇静评分,疼痛症状使用VAS 量表进行评价,得分0~10 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镇静评分使用Ramsay评分进行评价,得分1~6 分,1 分:烦躁不安;2 分:清醒状态,可安静合作;3 分:嗜睡,指令反应敏锐;4 分:浅睡眠状态,可迅速唤醒;5 分:入睡,呼唤反应迟钝;6 分:深度睡眠,呼唤无反应。气腹后、拔管前的生命体征变化考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麻醉效果和生命体征变化各项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 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疼痛VAS评分和镇静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操作时间较短,临床多选择短效麻醉药进行临床麻醉。丙泊酚是临床常用的短效麻醉药,给药后可迅速发挥麻醉效果,停止给药后,血药浓度迅速下降,因此患者术后患者恢复迅速、不良反应较少,但是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丙泊酚会对患者的心血管和呼吸造成不良影响,对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平稳造成不利影响。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镇痛药,其镇痛效果强、起效快,体内无蓄积,可通过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代谢,因此对患者的肝脏和肾脏均不会造成显著影响,瑞芬太尼符合丙泊酚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有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3],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气腹后和拔管前的HR、MAH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以发挥良好的麻醉效果,对于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敖仁荣.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短时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3):2600-2601.
[2] 朱煊.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1):146-149.
[3] 刘聚堂,王凯,李宁,等.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42-43,44.
论文作者:黄伟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患者论文; 芬太尼论文; 胆囊论文; 体征论文; 腹腔镜论文; 效果论文; 切除术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