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出版时代大学出版社的机遇与挑战论文

数据出版时代大学出版社的机遇与挑战论文

数据出版时代大学出版社的机遇与挑战

龙方明

(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 :数据时代的来临,带来了新的发展形势,传统的大学出版社必须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不断迎接挑战,进行转型升级。传统出版社想要进一步长足发展,则必须走融合之路。传统大学出版社与互联网融合,必然会催生新的产业业态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数据出版;大学出版;机遇;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大学出版社占我国出版社总数的1/5左右,而且近几年也实现了全面改制,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将在某种程度上对国内出版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出版社应当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将自身特色与互联网技术有效结合,提升出版水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使得综合实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7] 潘立友,李彩荣,陈理强.断层夹持型不规则工作面冲击地压成因与防控[J].煤炭科学技术,2018,46(10):45-50.

一、数据出版时代对传统出版行业的冲击

类似于其他行业,数据出版时代对传统出版行业带来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版行业的生产模式、传播模式和商业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时代重塑了传统出版运营的流程,激发传统出版平台运营方式不断更新,实现传播模式和价值创造模式的转型升级。其聚焦用户需求,用逆向思维来运营产品和提供服务,再利用产品形成的效应,聚合用户形成交互模式,实现线下和线上的融合融通,开辟出商业模式的创新性变革。

二、数据出版时代出版工作现状

(一)编辑人员工作经验与数据出版要求脱节

编辑人员是编辑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目前部分杂志社以及新闻出版部门对数据出版意识逐渐提高,但编辑人员的数据出版编辑工作水平还有待提高,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首先,由于受到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编辑工作经验的限制,编辑人员在进行数据编辑工作时,对工作流程的熟悉与掌握,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杂志社编辑工作对编辑的工作转型和提升还存在较大的空间。其次,数据出版作为新兴事物,其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需要杂志社为编辑提供大量的编辑资料、参数以及出版机会,由于编辑对这种新兴事物的认识不足,习惯根据传统的经验开展工作,其工作方法与数据出版要求脱节,使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第三,由于大多数编辑人员曾从事过较长时间的传统的编辑工作,对杂志社编辑工作缺乏主动探求的欲望,在杂志社的编辑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使数据出版时期内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显著提高。

(二)数据出版能力滞后制约编辑工作发展

数据出版时代给大部分杂志社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杂志社对数据出版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的数据出版实践中存在一些普遍现象制约着杂志社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展开数据出版工作时没有树立对数据出版工作正确的认识,而是将刊社编辑工作简单地理解为配备相应的电商平台或者建立一个简单的网站,这种对数据出版工作理解不透彻的现象,使杂志社出版能力提高严重受阻,不利于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由于数据出版刚开始应用到编辑出版领域,其对杂志发展的影响还没有扩大到一定程度,再加上对数据出版的认识不足,没有感受到明显的竞争威胁,没有意识到生存危机,还在盲目扩大纸质出版业务能力,仅仅将数据出版工作看作一种潮流的形式化工作,制约了杂志社出版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到编辑工作质量。

三、数据出版时代影响编辑工作的因素

(一)制度环境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编辑人员是编辑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编辑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杂志社编辑工作的质量,较传统编辑人员,数据出版时代的杂志社编辑工作对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数据出版时代的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出版时代编辑所具有的基本素质,还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具备超前的互联网思维、熟悉数据出版发行市场的走向,由此可见在数据出版时代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杂志社编辑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中坚力量。

(二)资源配置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当前在网络覆盖面积逐步扩大的过程中,使用者的数量明显增多,大量使用者的访问操作都需要由Wed服务器做出响应,所以导致网络下载技术的发展收到了来自Wed服务器性能的限制。对此,PZP技术凭借非中心化、负载相对均衡化及资源分散化的特征能够于共享文件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可以基于客户机结点对共享文件进行保存,在缺少中央服务器的情况下,使用者间能够对文件进行传送、共享。借助带宽(参与节点),PZP技术凭借合作下载及多数结点彼此传输数据的途径,能够使容量较大的文件传输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就涵盖e Mule、e Donke及Bit T0rrent等[1]。

由图5可知:改变条件后PID控制的超调更大且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更长。对于ADRC控制,外加的干扰对其影响很小。

数据时代编辑工作的资源配置主要包括人员、技术、作者、内容、平台等方面,这些必备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保障数据时代编辑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杂志社与新闻出版部门中编辑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足够的资源保障还需杂志社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资源在编辑工作中的有效利用。如果在杂志社或新闻出版部门缺乏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将会严重影响到编辑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编辑人员在工作中要担任过多的角色,大量的工作任务不仅使编辑的功效难以有效发挥,还阻碍了杂志社工作的效率,基于此杂志社和新闻出版部门都应注重进行合理的资源优化配置。

(三)编辑工作人员的素质对工作效果的影响

以往传统的杂志社一般在编辑工作中建立相应的选题、写稿、审稿、修正、出版等制度作为衡量编辑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这种传统的编辑衡量制度完全不适用与数据出版时代的编辑工作,由于数据出版时代,杂志社的发展方向以及政策的调整都与传统杂志社发展大有不同,因此编辑工作制度环境也应与传统编辑制度环境有所不同,其主要不同表现在评价、考核以及对工作质量的认定等方面。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促使编辑在数据出版时代发挥其更大的作用,进而为期刊事业贡献力量,如果制度环境不尽人意就会成为束缚编辑人员有效开展工作的障碍,不利于其杂志社的健康成长。

四、数据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优化路径

(一)对数据出版编辑工作进行科学转型

由于数据出版时代对编辑人员的要求与之前传统的编辑工作大不相同,因此短时间内杂志编辑人员对数据出版编辑工作无法很快适应,也很难掌握先进的数据出版流程及工作细节要求,因此当杂志社向数据出版时代迈进时需要对出版编辑工作提前做好转型准备工作。杂志编辑工作的科学转型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杂志社方面,应转变以往的编辑工作流程以及编辑考核制度,以此敦促编辑人员的转变编辑理念与思路,以适应杂志社的发展需求,同时应采取相应的培训制度,在培训中逐渐转变编辑人员的传统工作理念,提高编辑的专业技能水平,重点培养资深编辑的信息技术水平,此外,还要面向社会大量挖掘高素质编辑人才,为编辑工作贡献力量,以促进杂志社顺利持续健康地发展。其次,编辑人员方面,编辑人员要紧跟发展步伐,提高自身编辑业务水平,自主认识数据出版知识,了解杂志社编辑工作需求,加强自身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及时掌握数据出版市场动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数据出版时代杂志社编辑工作中,以与时俱进的专业能力与激情饱满的工作态度为杂志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推进我国杂志社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提高对数据出版编辑工作的认识

舒展瑜伽是孕妈妈在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下,做一些简单的伸展动作,既能缓解临近分娩的紧张情绪,又可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孕妈妈可以平躺在床上,全身自然放松,双脚分开,双臂平举,配合有节奏的吸气和呼气运动,上身慢慢向左侧弯曲,左手扶小腿或脚跟,右臂尽量向上伸直。换手臂重复相同的动作,每次练习10~15分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下的行业发展使杂志社也产生了与时俱进的超前意识,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地参与到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中来,才能使杂志社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数据出版在杂志社与新闻出版行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编辑工作自然成为推动出版事业不断前进的主要动力,杂志社编辑工作不仅对杂志社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广大编辑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编辑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杂志社编辑工作已经突破了以往单纯依靠编辑人员的自身文化素养以及对政治经济等形态的认识水平进行编辑的工作,已经将工作范畴扩展到搜集信息、整合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等更多相关的工作,因此数据出版时代的杂志社编辑工作意义更加重要。

五、利用数据融合发展,助力大学出版升级

(一)强化数据思维的应用

在数据时代趋势之下,要摒弃数据与传统出版社的简单模式相融合的思想,要以互联网为核心进行出版业态的完善和创新,进而产生传播方式上的变革。数据最大的特征就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出版产业创造了一个多维空间。这种方式既可以实现产品的不断创新,又可以不断深化用户的感官体验,创新出新的业态类型。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数据的价值即是通过平台用户的行为发掘用户的偏好,进而不断提升消费服务,对各种各样的市场反应进行模拟,提前做出预判。

(二)提升传统出版附加值

在信息化时代,出版功能和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内容的生产模式也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出版融合发展的基础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数据做驱动和风控。大力推动数据出版的发展,聚焦于打通线上和线下的交互,实现虚拟和现实的有机结合。所以,只有将大学出版社的传统出版模式与新型方式相结合,才能构建一种新的传播关系,并依托这种关系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可以说,传统的出版企业侧重于产品的发行,而新型的模式注重服务自身。

(三)构建科学的治理结构

传统的大学出版社想要融合发展,必须解决原有出版企业不合理的治理结构问题。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运营情况、经营管理体制、竞争格局和行业特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建立适合出版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满足上级的管理要求,并且符合“互联网”的运营规律,深化劳动人事分配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传统的管理障碍。提升全公司的竞争力,与市场需求接轨,与竞争对手公平竞争发展。还可以对管理层员工引入股权激励机制,从而确立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从根本上确立出版社融合发展的内生人事动力。

六、结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大学出版社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但“互联网+”也为整个大学出版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尽管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发展之路并非坦荡,曲折不断,困难重重,但大学出版社仍要抓住难得的改制历史机遇,凭借大势突破原有的限制,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寻找出一条适合自身融合发展的道路,为我国的文化传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1]吕建生.新时代大学出版社的使命与担当[J].现代出版,2018(1).

[2]罗茜,沈阳,王可欣.大学出版社的微博使用与社会资本: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编辑之友,2017(02).

[3]陈爱梅,李天蔚.数据化时代大学出版社版权现状分析——以苏州大学出版社为参照对象[J].新闻研究导刊,2018(10).

[4]徐诗荣.新时期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发展策略新论[J].出版发行研究,2018(09).

[5]刘坚,代江滨.融合时代大学出版社资源整合的重点及路径[J].科技与出版,2017(12).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15-0136-02

作者简介 :龙方明,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研究方向:传媒、出版。

标签:;  ;  ;  ;  ;  

数据出版时代大学出版社的机遇与挑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