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顿悟见性”看《六祖坛经》对个人修养的要求论文

从“顿悟见性”看《六祖坛经》对个人修养的要求论文

从“顿悟见性”看《六祖坛经》对个人修养的要求

王 娟

内容摘要: 《六祖坛经》是佛教中国化最高成就的集中体现,它的修行观对修行和个人修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其“顿悟见性”的修行观对《六祖坛经》修行的目标、修行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六祖惠能 六祖坛经 修养

作为禅宗的经典,《六祖坛经》(又称《坛经》)在中国佛教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绝无仅有的一本被称作是“经”的由中国僧人撰述的佛典。因为根据佛教的传统,只有记叙佛祖释迦牟尼言教的著作才能被称为“经”,佛的弟子及后代佛徒的著作只能被称为“论”,以《坛经》冠名惠能的言教,足见“六祖革命”后,中国佛教的变革风习,也足见《坛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之高,惠能禅宗影响之大。《坛经》的核心思想是教人遵循一切法尽在自性的原理,去恶向善,除邪归正,达到见自性、识本心,也由于其“顿悟见性”的修行观为后人树立了大到修行、小到个人修养的典范。

一.众生佛性平等、慈悲爱人的修行观

《坛经》记载,惠能求道之初,到黄梅初拜五祖时,五祖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回答道“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那时候的岭南被视为边远之地,而獦獠一词便是对当地人的贬称,意思是未化的人。惠能认为众生平等,佛性没有差别,他没有因为自己生长于边远之地而妄自菲薄,没有贬低自己,也没有轻视别人。他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坛经》强调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达到至善之境,但人人都有佛性并不代表人的佛性可以自然而然的发愿出来,而是需要通行和努力才能将遮蔽佛性的迷和烦恼去除,需要通过对自性的了悟来发扬慈悲本性,在生活中实践慈悲精神,爱护每一位众生。因为惠能“人人皆有佛性”的宗旨,受到众生的认同,惠能的禅宗也因此而传遍天下。而在此之中,惠能众生佛性平等、兹悲爱人的修行观也可见一斑。

女人很感激杨剑,说这世道上还是有公平道义的。她说自己之所以在乎这个狗屁职称,是因为她肩上有份责任。有了这个职称她才有权利接更多更疑难的手术,才会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二.修行的根本目标——了悟自性

众生为什么不识自性呢?惠能在《坛经》中提到:“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众生不识自性的原因在于“迷”,由于自心中的本性不得彰显,因为云云众生都具有菩提自性,所以佛与众生的差别,只在迷悟之间,而如何通过修行使菩提自性得到彰显,则要有善知识的开导,在修行中,“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寻师访道也是寻求善知识的重要途径。

(3)水旺庄矿区控矿深度超过-2200m,而长达110km的招平断裂其他区域勘查深度多在-1500m左右,水旺庄深部找矿突破进一步拓展了招平断裂深部找矿的空间。

用互联网思维指导智慧水务建设,建立面向全体合资公司的垂直智慧水务统一平台,消除信息孤岛,用数据驱动业务运营,让水务生产过程节约化、高效化、智能化,最终实现智慧生产、智慧管控、智慧经营、智慧服务的目标。

可见,《坛经》为人们指明了人生的目标是了悟自性。那我们要如何才能认识自性呢?众生心中具足般若性,修行自然也要在自心中修行。惠能说:“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恼害。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自心不乱。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五、解脱知见者,自心既无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这为人们指示了进行戒定慧的修行,不要注重外在的形式和规范,而要归到心念的观照中。

当今社会,不少人执着于金钱、物质,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不注重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和自己本性的修养,使得人生被这些烦恼所遮蔽,充满了烦恼和痛苦,又不得解脱。惠能听祖讲《金刚经》大彻大悟后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五祖知惠能悟得本性,谓惠能曰:“不识自心,学法无益,若识自心,见自本性,即名天人师、佛”。在众生心中自有本性,此本性是众生本来就具足、清净、不生不灭的,依据惠能“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思想,每个人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坛经》的《般若品第二》中,六祖惠能说:“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本性?”,由此可见,修行修的便是菩提自性,而菩提自性就在众生的心中,不从外求,要向内明心见性。修行的根本目的是从外部的妄想执着、迷惑颠倒的虚假境界中解脱出来,回到人内心的自性清净的真实境界中来。在明确这样的目标之后,再遵照无念、无相、无住的“三无”法门而行,一旦机缘成熟,人便可以籍由顿悟而豁然开朗,达到无上菩提的境界。

佛教认为,烦恼由无始无明而来,它的出现是对人自身的菩提自性的一种遮蔽,惠能将其比喻作“遮日大云”,“菩提”是指通过修行顿悟之后,将染污的意识转化为智,明心见性,证得无上光明的佛性而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因此修证菩提也成了佛教修行最高境界。在《坛经》中,惠能指出了“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三.修行的方式——持戒修善

《坛经》说明了悟自性以戒为先导,以清净的戒律为基石。“戒是三学之首,入道之基,功德之本”,持戒能去除贪欲,贪欲产生烦恼,烦离产生毒害及虚妄,欲去除贪欲必须常行十善,这十善也就是十戒。禅宗四祖道信曾创制“菩萨戒法”,倡导戒禅合一,进行了禅宗的戒律改革,使禅与菩萨戒行相结合,惠能在此基础上将戒律改革进行深入,提出了更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无相戒”——“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中,心平持戒、行直修禅的主要观点体现了反对持戒的形式主义。“心地无非自性戒”中,惠能把德行平正,心性明净视为持戒的基本要求,宣称“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一念恶报却千年善亡;一念善报却千年恶灭”、“若解向心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等观点肯定了人性圆满自足、善性本自具有,显示了见性成佛与修善明心的统一、解脱与德性自觉的统一。

《坛经》中提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指透过自身实践,达到明心见性。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触动心机而觉悟,它的功夫是在文字外的,是要靠心去领悟,靠实践去体悟的。吃行住行都是禅,每一桩小事里都有禅,这就是充满着朝气和活力的生活禅,人人可以学、人人可以修,简单明了又奇妙无穷。

四.个体的实践体悟是生活中修行的重要途径

在《坛经》中,有多处道出了严持戒律的精神实质。如“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平何劳持戒”等等。这可以理解为:心地本来就是纯善、清净无染污的,没有贪、嗔、痴等烦恼及过失,就是自性戒了;如烦恼尘垢已除,菩提自性已显,心地平等,自然不执着于有相戒,修而无修,无修而修。佛说诸戒的旨意在于让我们依之修行,破除我执,从而获得清静自在之法门。有些人由于经历、见识,对戒律的精神实质不了解,只知道戒律是众恶莫做的条条框框,没有真正了解持戒的功德,犯戒的后果。因此,戒不是一成不变的枷锁,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德行平正,心性明净的法器。如要修行,必持戒修善。

明心见性,是从无住、无念的修行中取得。在日常修行中,禅宗的修行也体现了无住的风格。对于坐禅,禅者都非常注重坐相,并对打坐姿式及用心都有一定的规举。而《坛经》中却不执着于坐相。经中记载:有神秀弟子参访六祖。祖问:汝师何为开示?对曰:常教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祖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过“。从般若法门的无住前提看,禅者如执着于坐相的修行,本身就是住相。因为道是无相,自然应该从生活中各项小事中去体验。

血小板计数是出血、血栓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虽然关于儿童血小板参数参考范围的报道已有很多,但一直一来,我院检验科都是以(100-300)×109/L作为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但实际检测过程中却发现一部分儿童血小板计数高于此范围,而且普遍高于成人,临床医生对此也存有疑问。因此,作者对我院同一台仪器上健康体检的儿童和成人的静脉血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分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现报告如下:

五.修行还应该时常反思忏悔

惠能在《坛经》中告诉众生只要按照忏悔法去修行,会获得良好的效果。《坛经》:“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遇迷染;从前所有恶业遇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矣诳嫉妒等罪,悉毕尽忏,高潮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起,是名为悔,故称忏悔”。“但向心中除恶缘,名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这就是说,所谓的忏,是忏除自己以前所犯的一切过失;所谓的悔是悔改自己以后再犯的过失。完全永远断除,不造新业,就是真正的忏悔。完全与自己内心相应,将邪念去除,正念显现,心心念念都是纯善。我们修行的同时,也要从心念中去反思自己的品行,时时保持正念。

《坛经》中“顿悟见性”的修行观的论述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领悟,并将了悟自性的修行转化到提升个人修养中,了悟自己的本性,严格要求自己,去除贪欲等烦恼,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修行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坛经》行由品第一、般若品第二、坐禅品第五、忏悔品第六、机缘品第七、顿渐品第八。

[2]对《六祖坛经》“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的感悟,张春蕾。

[3]从“烦恼即菩提”看《坛经》的美学意蕴,李一鸣。

[4]论《六祖坛经》对个人修养的价值,温开照。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标签:;  ;  ;  ;  

从“顿悟见性”看《六祖坛经》对个人修养的要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