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在初诊晚期鼻咽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论文_谭冬,蒋青玉,张金桃【1】,刘翠容,黄晓艳,李一良

PICC在初诊晚期鼻咽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论文_谭冬,蒋青玉,张金桃【1】,刘翠容,黄晓艳,李一良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肿瘤

摘要:目的 探讨PICC在初诊晚期鼻咽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63例初诊晚期鼻咽癌患者住院期间行PICC置管及应用PICC进行化疗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63例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5例,浅静脉血栓8例,锁骨下深静脉血栓1例,在对静脉炎及静脉血栓治疗的同时,保留导管进行化疗并进行同步放疗,直至完成治疗计划后出院,无1例因并发症而拔管。结论 初诊晚期鼻咽癌患者住院期间行PICC置管进行化疗,出现并发症时,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可延长导管使用时间,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关键词:PICC;鼻咽癌;化疗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peripher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method Select on June 2015 - December 2015 6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during hospitalization PICC line of PICC cathete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of observation and nursing.result Patients with adanced tumor chemotherapy,Catheter can relieve the suffering of the patients with repeated puncture,The mechanical phlebitis occurred in 5 cases,8 cases of superficial vein thrombosis,subclavian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1 case,Are retained catheter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t the same time,No 1 case due to complications increase decannulation,Not affect catheter and treatment.conclusion pICC Can meet the needs of patients Intravenous treatment demand,Through the careful treatment and care,Can prolong the life time of the catheter,Make patients complete treatment plan.

【 key words】 PICC; nasopharynx cancer ; chemotherapy

鼻咽癌为我国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以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多见,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放疗加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往往是恶病质体质,血管条件差,静脉穿刺困难,或者留置针留置时间短,需要反复重新穿刺才能满足日常治疗需求[1],而采取直接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化疗,有很大的风险,容易导致药物外渗或发生静脉炎,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会中断治疗从而影响治疗效果。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将导管尖端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通道[2],避免了因反复穿刺引起的血管损伤和疼痛,同时减少了化疗时引起的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风险。我科2015年6月-2015年12月63例鼻咽癌患者行PICC置管进行化疗,观察发生5例机械性静脉炎,浅静脉血栓8例,锁骨下深静脉血栓1例,均保留导管治疗及同时化疗,通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无1例因并发症加重而拔管,未对置管及治疗造成影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住院行鼻咽癌化疗的患者。选择标准:①经我院病理科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②分期为Ⅲ-IV a期的患者(鼻咽癌2008分期)。③神志清醒、感觉及语言表达正常,既往和现在无重大精神疾患和意识障碍。④其他检查结果符合化疗的基本要求。告知患者及家属PICC置管的必要性,签署之情同意书。共有63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6例,年龄32~58岁,平均(38.6±4.7)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材料

选择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单腔PICC导管,型号4Fr,导管全长60 厘米,管腔容积0.33 毫升。

1.2.2穿刺方法

63例患者均是B超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平卧位,上肢外展并与躯干呈90°,用卷尺测量导管送管长度即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下角向下至第3肋间,测量双侧臂围即肘横纹上10cm并记录。选择置管的血管:首选贵要静脉,其次考虑肘正中静脉及头静脉。将置管整肢手臂用酒精及2%氯己定乙醇棉球消毒,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交互进行三遍并待干,臂下铺无菌治疗巾,使用无菌大单遮盖患者,铺孔巾并暴露穿刺点。在距离穿刺点上方10cm处系无菌止血带,用20ml注射器抽盐水预冲导管,以20~30°进针,穿刺成功后降低进针角度再进0.5cm,向外推送外套管,松开止血带并嘱患者松拳,在穿刺针下垫无菌方纱,左手中指按压套管尖端血管,右手将针芯撤出,缓慢往血管内推送导丝,每次不超过2cm,送至10~15cm时嘱患者头偏向置管侧、下颌贴靠肩部,这样可以使导管顺利进入,并防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送管至预定长度后,撤出穿刺针针鞘,再次核对送管长度,缓慢撤出导管内导丝,体外导管保留5cm,确定修剪位置并两人查对,垂直剪断导管,安装导管末端配件连接可来福正压接头,穿刺点放置折叠好的1×2cm的 8层小方纱,用10×12cm透明敷贴无张力粘贴,于贴膜下端贴上已注明穿刺日期、置管长度、臂围、下次更换日期的标识。可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PICC置管后需行X线检查,查看患者PICC导管尖端位置,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如果导管未到预测位置则要在无菌条件下调整PICC置入长度后并进行X线检查,直至PICC导管尖端处于较理想位置[5]。

1.3置管护理

1.3.1置管前:①全面了解患者的治疗计划、病情变化与护理需求,向患者详细介绍置管的方法、目的、意义和作用,消除其紧张情绪。②评估疾病对PICC置管有无影响,有无PICC置管禁忌症。③评估血液化验指标有无异常(血常规、凝血功能等)。④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

1.3.2置管后:①置管后24 h内需消毒、更换敷贴,之后每星期消毒、更换敷贴一次。②必须使用10 ml以上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行脉冲式冲管,防止堵管。③嘱患者不可抬高置管侧肢体,多进行握拳、松拳的动作,切不可提拉重物等。④禁止游泳及盆浴。淋浴时可在敷贴表面用保鲜膜包裹,上下边缘用胶布固定,淋浴后再将保鲜膜揭去。如不慎敷料浸水潮湿,需及时更换,以免引起感染。⑤加强巡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贴,观察药物输入反应,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对患者的皮肤状态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定期对其皮肤进行清洗与消毒,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进行处理[4]。当患者主诉沿静脉走向有发红、肿胀、疼痛,伴有局部皮肤发热等,报告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如是静脉炎,则遵医嘱给予33%硫酸镁热湿敷,每天二次,每次30分钟;如考虑为静脉血栓,则经B超确诊血栓后,遵医嘱使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J)0.4ml脐周避开一拳头处皮下注射,1次/q12h,持续7天,每2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凝血五项,停该药前3天遵医嘱口服华法林钠片2.5mg(首日剂量5mg),1次/天,直至血栓消退;患者使用抗凝药期间,严格交接班,密切观察患者使用溶栓及抗凝药后的情况:注重患者主诉、生命体征、意识情况、有无头晕、头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发绀,、胸闷、胸痛、肢体活动异常等征象。定期检测血小板、凝血情况,注意有无发生其他脏器的栓塞,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 结果

本组病例PICC置管均一次成功,置管后共发生机械性静脉炎5例,浅静脉血栓8例,锁骨下深静脉血栓1例,患者于放疗期间在对静脉炎及静脉血栓治疗的同时,保留导管进行同步化疗,无1例因PICC置管后并发症而拔管,导管均能满足患者的静脉治疗需求,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3 小结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高风险导管护理技术,有效降低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或组织坏死等一系列并发症[4-5]。PICC技术在晚期鼻咽癌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能使患者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常生活自理能力不受影响,保护了患者的血管,有效防止药物外渗的危险,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计划。同时明显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避免了医护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建利,杜秀平,王红梅,等.PICC与外周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80-182.

[2]蔡珩玉.PICC导管在肿瘤病人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刘春丽,颜美琼,陆箴琦,等.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末端定位技术改良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1,(2):75-78.

[4]张利岩,张娣,罗敏等.PICC置管后并发症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4):363-366.

[5]张欣.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4):112-113.

基金项目:广西卫计委基金课题(Z2015686)

通信作者:张金桃,谭冬:女,本科,护师

论文作者:谭冬,蒋青玉,张金桃【1】,刘翠容,黄晓艳,李一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PICC在初诊晚期鼻咽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观论文_谭冬,蒋青玉,张金桃【1】,刘翠容,黄晓艳,李一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