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论文_郑英华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论文_郑英华

山东省栖霞市第四中学 265301

在全国深入实施“科技兴国”之际,数学教育担负着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使命,以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迫切需要我们把创新意识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训练,激励每一个学生去独立探索,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创新热情

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生真诚相待,用亲切的语言,用平易近人的教学作风贴近学生,既融洽了师生感情,又提高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探究。课堂上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励每一个学生独立去探索,达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目的。

二、诱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所谓自主探索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自己独立发现和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在关键处引导学生一下,难点处拉学生一把,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素材、指明自主探索的方向。诱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学习,从而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思考、质疑、发现、求证的过程,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数学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 自主探索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他们可以通过自主探索,成为知识的“再创造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诱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由于原有认知水平不同,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不一样,只有通过合作交流,才能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同学发言,接受别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加上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开阔思路,启迪思维。 学生主动探索,探索新知的过程,是思维创新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思维,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疑问是思维的开始,疑问是创造的动力,师生之间课堂上心灵交流的桥梁就是“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由于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注意了对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独立思考,自由提问,大胆质疑。学生通过提问质疑,不懂的问题弄懂了,疑难的问题解决了,在老师的鼓励下尝到了质疑问难的甜头,学习的兴趣更加深厚了。

五、重视培养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求异,在概念教学中变换叙述方式,在计算教学中采用多种算法,在应用题教学中采用 “一题多编”多角度自编符合图意的题;“一题多变”—相同属性的条件、问题、句式变换;“一题多解”—常规解法、简便解法、独特解法;“一题多比”—条件对比、问题对比;“一题多问”—并列性连问、递进性连问、对比性连问; “一题多改”—对判断题所供材料改条件或改结论;“一题多条件”—选择适当条件解题等一题多解,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运算过程去分析、解答同一道数学题。 一题多解能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联想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技能技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诱导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发现题目隐含的特征,顺着特性的角度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着力倡导的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理念。

六、在体现生活性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自主探索问题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课堂教学诱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敢于思索、质疑、想象、探索、争辩、创新,经历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引导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创新者,培养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数学创新思维。

论文作者:郑英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论文_郑英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