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吴雪鹏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吴雪鹏

宁波绿城房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

摘要: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提高行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的关键技术。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复杂性,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人员组织管理、材料设备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档案管理等,传统的管理方法效率低下,而且无法保证管理面面俱到,容易对工程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应用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策略

前言

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而且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提升,给工程管理带来更大难度。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建筑企业必须立足于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程度,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各项管理数据的处理速度,对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档案进行归纳整理,为档案调用提供方便。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使施工部门、技术部门、财务部门、管理部门等形成良好的配合,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为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提供保障,促进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

(一)规范管理过程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其管理过程的规范化程度对管理效果有重要影响。管理体系结构的建立要以工程数据为基础,采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信息数据进行系统归纳和专业分析,可以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从而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保证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开展和规范化进行[1]。

(二)提高管理效率

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对信息数据的分析能力强,数据传输速度快,可以为管理的时效性提供保障。在建筑过程的实施阶段,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从项目决策到工程实施,再到竣工验收和建筑运营维护,需要发挥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施工部门和监理单位等各方面的作用,共同为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提供保障。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和工程管理,可以促进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提高管理效率[2]。

(三)降低管理成本

在以往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工作量大,而且复杂度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在管理工作中有许多重复性工作,存在一定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管理方案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可以简化繁琐的管理工序,并细化管理流程,将人力、物力用在实处。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从而降低工程建设的总体成本,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3]。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首要任务,只有实现安全生产,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的流动性较高,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欠缺安全生产意识和专业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由于建筑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在设计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施工人员的碎片时间,通过简单的指导,让施工人员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培训。在此基础上,建立安全意识和岗位技术考核制度,对施工人员的学习培训情况进行考察,可以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管理力度,做到全面管理和细致管理

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在项目策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竣工验收和建筑运营等各个阶段都有重要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管理力度,可以最大限度的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保障。在项目策划阶段,需要分析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对工程项目进行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从而进行项目决策。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保证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提高数据整理效率,为正确决策提供保障。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涉及到材料、设备、人员等各方面的规划安排,并确定施工技术和实施方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设计和施工的进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缩短工期。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对整个建设过程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并记录在案,也需要信息技术提供支持。在建筑物的漫长使用过程中,还要做好维护管理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做到对建筑设施运行状态的实施监测,保证维护检修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材料设备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建筑工程的材料设备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质量会对建筑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维护则关系到施工工序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做好材料设备的管理工作。首先是材料设备的采购和准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材料设备的采购进行管理,可以保证其质量和规格满足工程施工需要,详细审核材料出产厂家、质量合格证书等。在材料设备的运输过程,基于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调配,可以保证组织规划的合理性和及时性,避免影响正常施工。在材料设备的使用阶段,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材料使用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严格控制,实现管理目标。

三、信息技术应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

目前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设备更新速度慢,技术水平较为落后;(2)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尤其是缺乏具备信息技术和相应岗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3)信息技术的实际使用率较低,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各方面优势。

针对于以上问题,建筑企业首先要提高对信息技术应用价值的认识,重视信息化建设在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投资力度,及时更新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设施,积极引进新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目前信息技术正在向大数据、云计算方向发展,新的技术极大的提升了信息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高度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让信息技术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加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施工、财务、管理等重要职能部门,积极招纳兼备自身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利用率。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标准的统一化建设和层次化应用,由于建筑工程各个职能部门对信息化技术的实际需求不同,应用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针对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引入,实现信息技术的层次化应用。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将各个部门的管理信息集中到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中,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共享程度,从而提高信息利用率。以信息数据为基础,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在建筑生产的各个阶段,为管理者的决策以及管理方案调整提供依据,全面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和应用策略,并针对现存不足,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李艳.关于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22:262-263.

[2]孔庆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4,05:96-97.

[3]翟月.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5:77-78.

论文作者:吴雪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吴雪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