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护理应用于腹部渗漏伤口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刘桂萍

(工作单位:寿光市人民医院;262700)

【摘要】目的:分析造口护理应用于腹部渗漏伤口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门诊伤口渗漏采用敷料包扎处理对象84例,纳入对照组,同期医院门诊使用造口袋处理对象对象85例,纳入观察组。对比护理结局以及愈合、换药情况。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全程换药次数分别为(12.5±2.1)d、(7.5±3.5)次,低于对照组(14.5±2.4)d、(3.5±1.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住院治疗率、周围皮肤损伤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口袋用于处理腹部渗漏伤口,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更换的需求,获得患者的好评。

【关键词】腹部渗漏;造口袋;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030-02

腹部渗漏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多见于手术术后留置引流管的对象,主要表现为引流管周围渗漏、拔除后伤口渗漏、腹部瘘口渗漏等,与切口愈合不良关系密切,若处置不当可能会引起切口感染。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常采用敷料更换、换药等方式处理渗漏,但是效果往往难以让人满意,采用敷料包扎的异味比较大,换药频繁。为此,门诊综合科尝试加强对此类对象质量改进,将造口袋应用于渗漏处理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门诊伤口渗漏采用敷料包扎处理对象84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34例,年龄(56.1±8.4)岁。渗漏原因:胆囊切除术等手术带管出院发生微漏对象50例、开放性手术切口渗漏24例、拔除引流管瘘口轻微渗漏10例。同期,医院门诊使用造口袋处理对象对象85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50例、女35例,年龄(55.7±8.3)岁。使用造口袋的原因:胆囊切除术等手术带管出院发生微漏对象49例、开放性手术切口渗漏23例、拔除引流管瘘口轻微渗漏13例。两个年份对象年龄、性别、使用造口袋的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轻微渗漏,无需拔管换管等方式处理;②患者一般状况较好,附近居民,可以按期进行换药、治疗。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处理方式,对伤口周围充分消毒,无菌纱布覆盖包扎,每日更换敷料。

1.2.2观察组

改进前,采用造口袋更换方式进行伤口护理,引流管渗漏的对象,尚无拔管的需求,采用造口袋处理,根据瘘口的形状、大小裁剪造口袋底盘,贴合好后,医嘱患者每隔3-5日来门诊更换1次。进行造口护理的培训,做好造口袋的保护,定期更换,发现周围皮肤红肿等异常立即来院处理,日常使用口护肤粉对造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护理,出现皮损,则采用溃疡粉处理。在使用造口时注意以下几点,避免重新清洗皮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造口底板需要剪开避免粘贴时渗液浸湿影响粘贴的效果,造口收集液达到1/3~1/2时,需要及时排放。

1.3观察指标

两组对象最终转住院治疗,发热、周围皮肤损伤率,皮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两组对象愈合时间,全程换药次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愈合时间,全程换药次数服从正态分布,采用( )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最终转住院率、发热、周围皮肤损伤发生率、皮炎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愈合时间、全程换药次数分别为(12.5±2.1)d、(7.5±3.5)次,低于对照组(14.5±2.4)d、(3.5±1.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住院治疗率、周围皮肤损伤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结局质量指标对比[n(%)]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

3 讨论

腹部切口对象出院后仍然可能出现渗漏,常见带管出院对象渗漏、切口开裂或窦口渗漏、拔除引流管瘘口轻微渗漏,相当一部分无需住院治疗,常规处理即可,此类对象的渗漏病情也较轻,患者居住地离医院比较近,更愿意居家疗养[2]。目前针对此类对象可以选择敷料包扎更换、造口袋处理两种方式。

本次研究显示,采用造口袋处理,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可以减少渗漏,造口袋可以完整的收集渗液,避免渗液渗出敷料污染周围的皮肤,减轻对周围皮肤的刺激,减少周围皮肤损伤[3]。研究中,观察组周围皮肤损伤发生率4.7%明显低于对照组42.9%(P<0.05),皮肤损伤的减少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尽管本文未得出类似的结论,但理论上确实有助于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②符合湿性理论,客观上发挥了负压引流的作用,研究中观察组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2-3日夜证实了这一点;③减少了敷料更换,减轻了患者、护士的负担[4];④渗漏的减少,渗液的封闭引流,可以减少异味,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受;⑤相较于敷料包扎,造口袋也固定效果也更好,有助于患者活动,避免长期卧床,符合快速康复理念;⑥综合优势大,客观上还可以保护引流管,降低并发症、渗漏扩大、导管松动风险,降低再住院率。

小结:造口袋用于处理腹部渗漏伤口,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更换的需求,获得患者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潘莉,操静,伍友春,等.造口护理应用于腹部渗漏伤口管理的临床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03):223-225.

[2]王海霞,周朝君.1例回肠造口底盘渗漏引起的腹部切口感染的护理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6):5202.

[3]高丽娟.康乐保1903造口袋在腹部术后渗漏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4):164.

[4]甘露,贝兰,朱莉,等.造口袋在腹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5):197+195.

论文作者:刘桂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造口护理应用于腹部渗漏伤口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刘桂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