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编辑工作管理中的几个问题_工作管理论文

当前编辑工作管理中的几个问题_工作管理论文

当前编辑工作管理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编辑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编辑出版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编辑出版工作不再是一种个人从事的刊刻行为,而是一种众人参与,多方配合,有着较高分工协作水平的社会化活动。地方出版社编辑工作管理能否依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人财物的最大效能,直接关系到出版社“双效”的好坏,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一、编辑出版的科学定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首先应自觉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解放思想入手,准确地把握编辑出版的属性与功能。编辑出版事业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质和活动范围总是要受特定的社会制度、文化习俗、历史传统、国民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必须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服务。编辑出版的这种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出版社必须自觉接受党和国家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这实际上是解决编辑出版工作的政治定位问题。

其次,编辑出版作为一种产业,其运行机制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在坚持出版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出版业要加快进入市场的步伐,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产业意识,树立编辑工作的市场观念、读者观念、竞争观念、质量观念、发展观念、信息观念、时空观念、效益观念、创造观念、综合观念、广开资源的观念等。每个出版社都应该把自身摆到全国560多家出版社,年出书10万多种这个棋盘上, 来分析彼此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努力找到自己在全国图书出版座标系中的位置,以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追求自己的图书体系和风格。这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定位,也是一种特色定位。

二、图书选题及其结构的策划

在调查研究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出版社的经营者应该根据一定时期党的方针政策、时代的脉搏、市场的分析以及本社的出书方向、出书宗旨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这个时期出版社的出书方向、风格、门类、品种、数量、品位、层次、重点、形式、各类书的比例等图书选题结构从总体上进行谋划、规划和设计,切实做到“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

近年来,我国的出版界盛行“选题策划”,这是因为选题是编辑出版工作的基础,选题计划或规划反映了一个出版社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水平,反映了其出书品位和出书风格。选题策划不应仅仅停留在单个选题的策划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选题总体结构的调查和优化上,应向优化结构要效益。因为,按系统论原理,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元素、结构、功能和环境等要素来加以规定的,整个系统功能如何,不仅取决于元素的质量,更取决于其结构。系统整体的功能并非是各个元素的简单加和,系统结构的有序化和合理化所产生的功能大于其各个组成元素独立存在时功能的总和。显然,下功夫设计选题框架结构、构建精品选题库,完全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预言,今后的出版竞争,也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题及选题结构的策划质量,包括策划的深度、高度和精度。

进行科学的、有效的选题及选题结构的策划,关键取决于人和社会两种因素。人的因素主要指以社长或总编辑为代表的全体编辑的主观意志和能力,包括选题思想、业务素质、实践经验等;社会因素则是一种客观条件的反映,包括方针政策、社会思潮、经济环境等。作为经营者或编辑人员,进行选题或选题结构的策划,首先,必须具有广泛准确的信息观念,要注意市场动向,搜集市场信息,研究市场“热点”和“冰点”;其次,必须具有科学正确的选题思想,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编辑出版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党的出版方针及本社的出书宗旨和出版方向,使我们的编辑出版工作努力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展的需要;第三,必须具有高瞻远瞩的选题战略,要尽可能使策划工作努力适应和满足较大范围和较长时间的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使自己所策划的选题或选题结构带有全面性、规律性和长效性。

三、编辑人员的考绩

目前,许多出版社实行了以提高图书质量为中心的双效益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在这一管理模式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是要解决好编辑人员的考绩问题。首先,要确定一套能够反映编辑人员劳动,能够科学地表现其工作实绩的指标体系。这种指标通常有两类,一类是编辑人员发稿的种数、字数与质量,另一类是图书出版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状况。其次,对编辑人员的考绩办法亦有两种,一种是以编辑个体作为考绩的基本单位,即把编辑个人的发稿数量、编辑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情况通过打分或其他办法核算到编辑个人。另一种是以编辑室作为考核的基本单位,即可将上述四项指标核算到编辑室。

然而,无论哪种办法,都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实行以提高图书质量为中心的双效益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必须与编辑室或编辑个人的承包严格区别开来。过去有的出版社曾实行的“承包”或“编印发一条龙”,实际上是一种过分放权以至失控的行为,而实行岗位责任目标管理,明确各自责权利,这实质上是一种加强宏观调控,强化科学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有效举措。第二,实行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必须严格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办事,要坚持编辑出版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坚持选题审批制,坚持书稿三审制,坚决执行编辑出版的行业规范。第三,由于图书编辑出版活动是个系统工程,是多方团结协作的结果,而并非编辑的个体行为,因此,对编辑的考绩应该因地制定,因事而施,做到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精确和模糊相结合,原则和灵活相结合。实践证明,一个出版社的考核办法不宜追求无限的精确和公正,不宜搞得太复杂,不宜年年大变。一种考绩办法只要基本上能反映其工作的量和质,只要有利于调动绝大多数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出版生产力,这种办法就有实施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的价值。第四,考绩办法的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或一时难以做到完全合理之处,只能靠经营者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绝大部分编辑人员自觉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来弥补。

四、编辑工作的保障和环境

众所周知,编辑出版是一条集编印发供管等多个环节,凝聚众多人辛勤劳动的工作链,任何一个环节的闪失都可能影响到其整体运作和整体效益。编辑工作作为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其运作及其管理与出版社工作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因此,要提高编辑工作的运作效益,提高编辑工作的管理效能,就必须给编辑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首先,必须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又红又专的编辑出版队伍,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勤奋、廉洁、务实、高效、密切联系群众的坚强的领导集体。在新的形势下,班子成员必须做到政治坚定,人格端正,作风务实,钻业务,懂经营,会管理。作为出版队伍的核心和中坚力量的编辑队伍的建设,要按照良好的政治素质、优秀的道德品质、牢固的大局观念、强烈的责任意识、浓厚的群众观点、精湛的业务水平、娴熟的文字技巧、广博的文化知识、严格的纪律约束、优良的工作作风、勤奋的学习态度、坚韧的学术追求等目标,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引进人才。与此同时,要十分注重在职培训,岗位成才,全方位地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其次,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市场经济也是一种法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必然取代人治。健全而科学的“法”是保证出版社的各项机制正常运转的必要措施。现有的地方出版社的“法”主要有领导班子工作制度、用人用工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编辑工作制度(包括选题审批制度、书稿三审制度等)、出版管理制度、发行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生产经营调度制度、行政办公管理制度、奖惩分配制度等等。有条件的出版社还可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从而依法保障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和损害。事实上,只有建立健全出版社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出版社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矩可度,才可能使出版社的各项工作发挥最大效能,产生最高的效益。

再次,必须下大力气理顺出版社的内外关系。一方面,对外要主动争取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对内要加强党的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弘扬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工作关系、完备严格的工作制度等,努力培植职工的敬业、求实、开拓、奉献精神。要努力使全社上下精诚团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心,使职工都能感受到出版社这一大家庭的温暖。要努力使全社职工以社为家,爱社如家,不断提高主人翁意识,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勇于开拓,乐于奉献,努力使人的思想观念、职业道德、业务风气、经营意识与出版社的发展同步。

另外,还必须逐渐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出好书的保障机制,努力在择优立项上,政策扶持上,质量监控上,资金营运上,科技手段上等各个方面予以保障。

标签:;  ;  ;  

当前编辑工作管理中的几个问题_工作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