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场内营养的护理体会论文_马佩林,夏娜娜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场内营养的护理体会论文_马佩林,夏娜娜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医院 安徽 合肥 231500)

【摘要】目的:总结2013年1月~2015年12月40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及护理,有效降低该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40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通过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遇有情况及时处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233-02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能量及营养素的支持方法。我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共行41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48~76岁。

1.2 置管方法

术中经一侧鼻孔置入营养管、并送入上段空肠内。操作过程中,应避免营养管扭曲、打旋等情况发生。

1.3 肠内营养实施方法

营养液可以用注射器注入营养管内、或肠内营养泵注入。术后6小时注入5%GNS 500ml,患者若无不适、则于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初次给予500ml/d,后逐渐增加输注的量和浓度,若病人出现腹胀、腹泻的现象,则给予适当稀释。至术后第3天,输注量约1500ml/d,每天不足的水、电解质等,经静脉途径补充。术后第8天,患者经口进食流质。若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通常于术后第10天拔除营养管。后期可给予米汤、菜汤、牛奶、果汁、豆浆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护理

2.1 营养液的配置

营养液应现用现配,注意无菌操作,用60℃左右的温开水按比例配置。配好后营养液应保持在38~40℃。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合理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2.2 营养管的管理

营养管需妥善固定,松紧度以不影响管腔的直径为宜。可予距鼻孔0.5cm处用胶布缠绕固定于鼻翼,再用长约40cm细线扎紧、固定于耳后,防止松脱。患者翻身、床上活动时防止压迫、扭曲、拉脱营养管。每班要严格交班,测量营养管外露部分的长度,防止营养管移位。

2.3 营养液的输注

输注营养液前应确认营养管在肠道内、没有堵塞等。输注前后用20~30ml温开水冲洗管道,输注后加盖管塞。可用加热器在输注管道近端加温,温度控制在38~40℃,以略高于体温为宜。温度偏低会刺激肠道引起肠痉挛,导致腹痛、腹泻等;而温度过高则可灼伤肠道粘膜,甚至可引起溃疡、出血等。输注的方法主要有分次注入、间歇滴注、连续滴注等以及肠内营养泵的应用。

2.4 并发症的防治

①机械性并发症的防治:管道固定的力度要适宜,以减轻对鼻咽部的压迫,减少鼻咽部损伤。每日2次清洁鼻腔,观察有无鼻粘膜损伤,并及时处理。防止营养管的堵塞,在输注前后用20ml温开水冲洗管道,配置的营养液要充分搅匀,片剂药物要先经过研碎。②感染并发症的防治:在实施场内营养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泻等,若有病情变化、要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留取大便化验。如有感染,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在实施肠内营养的整个过程都应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污染肠内营养。另外,口腔腺体缺乏食物的刺激而使唾液腺体分泌减少,细菌容易生长繁殖,应按时进行口腔护理。③肠道并发症的防治:输注营养液前后应听诊肠鸣音,询问有无腹胀、排便异常等情况。若患者不能耐受肠内营养,应考虑行肠外营养。④返流与误吸:输注营养液时应取半坐卧位,并在输完后30分钟内仍取半坐卧位。若病情允许,应下床活动,以减少返流及误吸的发生。⑤代谢性并发症的防治:有的患者可出现高血糖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需及时监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相关指标,并据此适时调整方案。

2.5 健康教育

①告知患者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减轻患者焦虑,降低自行拔管的风险。②告知患者术后恢复经口饮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指导患者和家属饮食护理的内容,保持均衡饮食。③告诉患者及家属若肠内营养后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观察及监测

在肠内营养期间,要维持水、电解质、糖代谢平衡,观察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和量、肠蠕动、有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视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实施肠内营养。还应定期测定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糖、及测量上臂脂肪厚度、体重、肌力等,以了解营养改善情况,并据此重新调整患者的能量供给方案。

4.结果

40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患者通过术中置空肠营养、并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均康复出院。

5.小结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输注营养液,对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维持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促进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伤口的愈合等都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论文作者:马佩林,夏娜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场内营养的护理体会论文_马佩林,夏娜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