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对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影响论文_张东,李斌

(1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陕西 安康 725000)

(2安康市中医医院 陕西 安康 725000)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及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对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CIN)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CIN,分期)患者各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72例作为对照,分别实施HR-HPV、支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以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HR-HPV及CT在宫颈癌组、CIN各期感染率表现为递减趋势(P<0.0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Uu及BV在宫颈癌组、CIN各期感染率相对接近(P>0.05),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HR-HPV+CT、HR-HPV+Uu、HR-HPV+BV及HR-HPV合并多重感染在宫颈癌组、CIN各期感染率表现为递减趋势(P<0.0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HR-HPV单独感染在宫颈癌组、CIN各期感染率表现为明显递增趋势(P<0.05)。结论:CT、Uu及BV或其它相关病原微生物可以提升宫颈感染HR-HPV的几率,进而可能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HR-HPV;CT;Uu;BV;宫颈癌;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7-0239-02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的交互作用,导致宫颈癌以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CIN)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安全[1]。宫颈癌属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CIN属于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在目前条件下,采取有效方式实施筛查属于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重要方式[2]。研究认为,宫颈癌的发生以及发展是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感染与宫颈癌变及CIN的具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宫颈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具有密切关系[3]。我院开展该项研究,探索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及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对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CIN)影响,取得了有价值的经验。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纳入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CIN)患者,各72例。均具有相关病征并经临床检查确诊,已对并发其他重要恶性肿瘤患者予以排除。宫颈癌患者年龄为36~59岁,平均(42.5±3.6)岁;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CIN)患者年龄为27~58岁,平均(36.4±5.3)岁,含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各24例。同时,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72例作为对照,其宫颈光滑且清洁度为Ⅰ~Ⅱ度,年龄为21~53岁,平均(34.6±5.7)岁。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接受本检查前3d均未使用任何药物,24h内无性生活,均处于非月经期。所有研究对象均由专业妇科医生先以3支无菌专用棉试纸,取宫颈分泌物标本,再用HPV检验专用的毛刷采集宫颈上皮细胞标本,然后妥善保存并及时送检。分别实施HR-HPV、支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以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及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分析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研究对象HR-HPV感染情况比较

HR-HPV及CT在宫颈癌组、CINⅢ期、CINⅡ期、CINⅠ期感染率表现为递减趋势(P<0.0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Uu及BV在宫颈癌组、CINⅢ期、CINⅡ期、CINⅠ期感染率相对接近(P>0.05),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流行病学以及生物学研究证实,宫颈癌和CIN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感染性疾病,其发生及发展是多种因素长期协同作用的结果[5]。目前研究证实HR-HPV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及CIN的发生。HR-HPV的感染一般是一次性。而只有HR-HPV持续长期的感染才可能导致CIN以及宫颈癌[6]。在宫颈癌和CIN患者中,CT的感染率低于HR-HPV,但其感染趋势与HR-HPV较为接近。其是否也和HR-HPV接近可能导致宫颈癌及CIN的发生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与HR-HPV协同作用。从数据上看,Uu和BV的感染同宫颈癌及CIN的发生无相关性,但在与HR-HPV混合感染时,宫颈癌和CIN的发生率超过CT+HR-HPV感染率。表明其单一感染时发生宫颈癌和CIN的几率相对较低,但与HR-HPV混合感染时发生宫颈癌和CIN的几率将明显增加。研究显示,宫颈癌合并HPV感染患者中,CT、Uu感染检出率较高。宫颈癌是目前唯一可以有效发现、预防并早期治疗的癌症,尽管目前还并不完全清楚CT、Uu、BV或其它病原微生物能直接诱发宫颈癌,但其可以导致宫颈炎性病变,提升宫颈感染HR-HPV的几率,进而增加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率。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上述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对于效阻断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华,余红,郭以宝.HR-HPV及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对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影响的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04):486-488.

[2]徐军娟,裘雅芬,冯燕.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对不同程度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06):1050-1052.

[3]罗晓辉,高玲娟,钟天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5):600-601+603.

[4]陈姗,狄娜,秦君璞,等.宫颈癌组织APOBEC3A蛋白的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29(05):845-849.

[5]吴彩娟,余玉香,罗健.宫颈疾病与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3(08):1843-1845.

[6]周斌,左新华,傅新文.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2016,27(05):393-395.

论文作者:张东,李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  ;  ;  ;  ;  ;  ;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对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影响论文_张东,李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