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技术的方法论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_思维障碍论文

创造性技术的方法论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_思维障碍论文

创造技法的方法内涵和方法论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技法论文,内涵论文,意义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造技法是从创造发明的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则、技巧和方法。自1938年美国的A.F.奥斯本创立头脑风暴法至今, 已经有大约300多种创造技法被公布于众。这些颇有成效的方法在经济、技术、生产领域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术领域。但是,由于这些创造技法基本还属于经验式的或心理式的方法,主要调动的是非逻辑思维,“对创造技法的掌握,也主要不能依靠讲授和看书,而要依靠练习和体验”。(1)因此, 这些特点阻挡了学者们从方法论角度去看它的视线,本文通过多年对创造技法的研究认为,创造技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和相互建构的方法;是思维描述的非线性方法。创造技法促进非逻辑联系向逻辑联系转变;通过借鉴、移植和等价转换,提供了矛盾转化细致过程;提出了一种张扬主观能动作用的创新观点;它的方法内涵和方法论意义是显然的,可以说对创造技法的方法内涵的关注将会给传统的方法论研究带来清新之风。

1 创造技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和相互建构的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为了变未知为已知,往往借助于类比方法,把陌生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相类比,从中获得启发,变陌生为熟悉。可是在创造技法中的综摄法除了具有这一作用之外,还强调一种相反的思维过程,即变熟悉为陌生,把熟悉的对象与陌生的对象进行类比,从而产生新的体验,以打破对过分熟悉的事物一种固定不变的看法,获得新的发现和发明思路。例如,戈登认为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理论和学生学习这个理论都使用的是类比法。哈维用他的“泵联系”,使熟悉变成陌生,去打破旧的“涨落潮”的联系。学生联想到游泳池,使陌生变熟悉,学习血液循环的知识。哈维的创造力导致了一个创新思想,使全人类受益。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发出来的联系发现只增加他的知识,导致一个个人结果。(2)

戈登认为同样是类比,一种是保守的,同化的类比,类比的结果是与人内在的旧逻辑、旧模式和旧知识一致。一种是创造性的,是人的认识的升华,是人顺应外界的类比,类比的结果是改变自己原有的旧逻辑,产生全新的知识。这就是学习的过程与创造的过程的区别。那么发现的过程与发明的过程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以我们看来,发现是主体顺应客体,发明是主体能动改造客体,在改造的过程中,主体既顺应客体,又要运用客观规律实现自己的意愿。这种实践活动是主体建构图式的主要方面。人们有必要从创造的本质入手,来解释认知的获得和飞跃。

一个人在内心里建立一个新的图式,与人类在知识大厦里建立一个新的档案,是不一样的;人发现一个新的事实与人发明一个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皮亚杰侧重研究的是个体的图式的建立,与戈登概括的人类智慧的进化在逻辑上有一致的方面,即发现的逻辑;但变熟悉为陌生不仅是顺应,还有人的能动的“创造”。揭示人在创造过程中的认识的发展,使皮亚杰的建构机制理论更加完整,原有的顺应机制对人类整体来说只停留在科学发现,对个人来说,只停留在学习新的知识,没有揭示发明和创作的思维过程,发明和创作是不同于自然界天然成果的再造;而人类对他改造的自然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是揭示人的认识发展的最直接、最深刻的来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并非生活在纯自然的环境中,人工自然给每个人的意识打上的烙印就带有了创造因素。即使没有专门地学习创造技法,后人也能从前辈的创造成果中获得启发和灵感,即使他不了解前辈的创造过程,他也能从创造的产品中悟出它内含的方法。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孩子,与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的孩子,在认识结构上的差距可以证明这一点,两者之间的相同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因为即使是后者,他的父母也得创造,因为他们是人,不是动物。这便是客体对主体认识结构的建构过程。客体对主体的过程还表现在,一旦某种物品被发明出来并被社会所接受,那么与之相关的其它物品的发明就形成一种客观的需要,等待主体去发现。主体对客体的影响,与新产生的客体对主体的影响,以及新人工自然所内含的主客体的相互交融,都应是认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戈登只不过是对创造的过程给予了一定的总结。倘若用戈登的变陌生为熟悉的原理去有意地创造,确实会有助于打破现有的观念、旧的知识和方法的限制,因为有意识地冲破障碍与无意识地打破了障碍是不一样的。人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形成了自然科学体系,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结果;人运用自然科学成果去改造自然,形成了技术体系,也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进一步发挥,而揭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思维规律,并运用规律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便是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最大发挥,所有这一切都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因此,仅仅停留在科学发现基础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不完全的,必须包括发明、变革和思维转化这些能动的创造。

2 创造技法是描述创造性思维的非线性方法

近些年来,非线性科学的进展被誉为是20世纪后半叶数理科学家所做的意义最为深远的贡献。非线性方法也被认为是改变了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次革命。创造技法不一定来源于非线性科学的进展,但实质上却是属于非线性方法的范围。

(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放大

法国著名数学家彭加勒曾在巴黎心理学学会上做了一次著名的演讲,描述他解决富克斯函数问题的奇妙的过程,认为他的科学发现似乎是一个起初受挫、混乱和思维混沌过程,随之而来的是不期而至的洞见。A.凯斯特勒在他的著作《创造性行为》(The Act Creation)中把彭加勒描述的秩序从浑沌中闪现的过程理论化,称之为“异缘联想”(Bisociation), 即两个不同的参照系相关联。(3)

“按照凯斯特勒的描述,创造者的受挫感增长,对解的搜寻越来越离谱,极限环破裂,实际上产生远离平衡的思维流。在这一思维沸腾的临界点处,达到一个分岔,在这里一小点信息或不经意的观察(如浴盆水的上涨)被放大,使思维岔向一个新的参考平面,即事实上包含靶的平面。”(4)以上描述和猜测都使用的是浑沌学的用语, 它们是否有科学的依据呢?在创造性思维产生的那一瞬间,大脑活动是否处于一种浑沌状态呢?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外科医生S.J.席佛等科学家使用鼠的大脑海马区的一块切片放入含钾的溶液中,海马的神经元就发出电脉冲。他们的研究证明,“浑沌在感知和其它脑功能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神经元的浑沌激发可能形成一种载波,它可以对最细微的信号作出迅速的反应”,而控制浑沌可能有助于治疗癫痫。(5)

令我们感到极大兴趣的是,凯斯特勒认为创造过程在思维沸腾的临界处,达到一个分岔,一小点信息被放大,而科学家证实,大脑处于病态的发作时,也是对细微的信号作出迅速的反应,都产生了“蝴蝶效应”。这与奥斯本借用精神病学中的词“头脑风暴(Brain Storming)”原意是“突发性的神经错乱”来命名自己的创造技法,真是不谋而合。这是一种巧合吗?也许是,也许是奥斯本最有价值的直觉。不管怎样,头脑风暴法和某些创造技法,包含着非线性方法的本质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能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关键是问题空间的适时变换。人们事先预计的问题空间与实际需要的问题空间往往不一致。使用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给予了一个打破原来的问题空间,任思维自由翱翔的空间。当然,后来人们又运用定向联想,如“焦点法”,来修正头脑风暴法过分自由的联想,体现了大脑这个复杂的东西是浑沌与秩序的统一。人们已经证实,创造性思维的最重要的形式是一些非逻辑的思维,如灵感、直觉、想象等,其思维过程也必然经历一个非线性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创造的秘密一定会揭示出来,其过程机制一定是用非线性科学来描述的。

(2)分形与相似性、隐喻

研究浑沌学的学者J.布里格斯在他的《湍鉴》一书中用分形来说明创造的本质。艺术的创作和科技的发现、发明都存在着一种创造的分形本质。创造者努力发现自相似性,而艺术创作中的任何创造性的手法,包括反嘲、隐喻、明喻、双关、悖论、举隅,它们在读者心中造成事项相似和事项差异之间的一种难以消除的张力,正是分形的体现。“分形既是秩序又是浑沌。分形在不同的尺度上有自相似性,但这种自相似性不是自同一性,它是不可预言的、无视的。映喻中相似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张力,在创造性工作中也为我们创造了一种不可预见性和无规则性的感觉,我们正体验的这种感觉是有机的,它既熟悉又陌生。”(6)

著名的画家M.C.埃斯克尔画的圆形极限和方形极限图为科学中的极限概念提供了引人注意的形象化隐喻,也揭示了分形的规律。(7) 据我们分析,在运用创造技法的隐喻、 强制联想功能,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打破束缚人们的习惯看法,做模棱两可的思考,训练产生广泛奇特的联想,也会产生相似与差异的一种张力。面对两个原本不相关的事物,过分看重差异,则无法创造新的,过分看重相似,则趋向荒诞。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到问题结构同构的那一点,实际上是在感觉上寻找到了一种平衡。

3 创造技法促进了非逻辑联系向逻辑联系转变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而科学地论证世界的普遍联系,则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思维对新的联系的把握,首先要打破现存的联系之网。因为现存的联系之网既是客观的,又是人类认识达到一定阶段的成果,人类认识每前进一步,都会发现原有之网的人为痕迹,着力使认识更加客观。另一方面,人也会更主动地创造出新的事物,建立起新的联系网。例如,汽车的发明使与汽车有关的联系网建立,同时与马车相关的联系网萎缩。这类联系的建立,与自然科学相比是人为的,在社会科学家看来,又是客观的。无逻辑的关联变成有关联的,有逻辑关联的变成无关联的,无联系与联系的转化,无时不在发生。

首先,创造技法中有相当多的原则、诀窍、思路有助于打破原有的逻辑联系,建立新的逻辑联系,能在原来认为是无联系的事物之间搭起桥梁,从而揭示了事物的联系的多样化。

从方法论上来说,某些创造技法中的揭示事物联系的途径和手段也不是靠逻辑的推理,而是凭借非逻辑的跳跃找到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并创造新的联系。在逻辑方法中,不完全归纳法的或然性,最令逻辑学家不悦,但它能带来新的联系,做出新发现;如今看来,不完全归纳法之所以能带来新的知识,是因为它的非逻辑的跳跃,知识不完备、证据不充分时,以寻找到的相似为直觉,弥补逻辑的空白,而恰恰在这个不合逻辑的地方有创造的火花迸发。创造技法中的强制联想、隐喻类比都是把没有联系的知觉、无逻辑关系的思想、概念和情感因素硬联在一起。并且将不完全归纳法中的逻辑跳跃给予了较清晰的描述。这种非逻辑联系是靠参照系的变换,去寻找不同参照系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循着逻辑的轨道,在本参照系范围内寻找联系,当然这种跳跃式的联系,是右脑思维的功能,其结果还必须由左脑去补充、修改、完善、加工和实践验证。因此综摄法的创始人戈登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粗糙的、有裂缝的非理性思维,指的就是右脑的这种非逻辑的联系。

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能够自发地形成完整而连续的复杂结构。它总是在不断地变动,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平衡,一旦确实达到了平衡,它也就是一个死系统了。如果按美国研究复杂性的科学家斯图尔特·考夫曼(Stuart kauffman)所认为的, 社会提供可利用的技术越多,可能性发明的数额就会急剧增加。事物一旦超越了某种复杂性的临界点,就会出现类似于自动催化组织中发现的相变,产生发明的爆发阶段。(8)那么,思维也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 给思维提供的信息越多,打开的联系通道越多,发生相变,也就是创造性转化的几率也就越高,创造技法中的强制联想,多种类比和大胆的想象,确实打开了更多的“阿拉丁宝库”的大门,并建立了思维联系的动态网络。

其次,创造技法为打破旧的联系,提供了心理准备。在创造技法的体系中,有多种方法在教授技巧之前,首先解决的人的心理准备问题,甚至是情感上的问题。

创造力极强的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前者既具有极深刻、全面的分析能力,又具有自由宽广的想象、类比能力,而想象、类比既可能产生伟大的发现,也可能产生荒诞的思想。所以,在心理上前者往往是难以稳定的,而后者又由于过于稳定的心理状态导致难以做出创造。使用创造技法,有助于打破普通人过分平稳的心理状态。如在综摄法中,需要大量运用隐喻。隐喻是一种暗含的比喻,因此,首先要在心理上容忍不相关事物之间的类比。所谓不相关有三种:一是不相关的知觉;二是不相关的情感因素;三是意外(指突如其来的刺激和行为)。容忍本身并不导致创造,却是创造的前提,容忍是一种心理准备。没有这种准备,创造也就无法实现。容忍是一种情感的约束,其内在的认识原理是认为游戏、艺术与科学创造之间是类似的。人们认为科学是精确的、逻辑的、客观的、严肃的,其实是指的科学认识的结果和科学知识的运用,而科学创造的前期,特别是右脑激活,左脑还没有介入的阶段,确实与游戏、艺术别无二样。

“思维对于在两个不相关的事物或很小相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比较时的宽容,是利用隐喻机理的重要心理条件。”(9)人没有宽容心理, 就不能容忍突破常规,就会变得没有创造性了。成人学到的知识越多,可能越不能容忍突破常规,而儿童具有很强的容忍能力,他们的思维没有过多的束缚,既没有明显的类的概念,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之类的秩序感。类似象综摄法这样的创造技法就是为了使成人克服不利于创造的障碍,让他们回到童稚状态,靠隐喻方法,学会允许在思维中突破已有的常规,把表面上不相关的东西生拉硬扯在一起,这种容忍可以导致学会理解新的经验,建立新的联系。

4 创造技法丰富了思维加工中的创造性转化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提出他的智力结构模型时,特别指出在内容、产品、运演三个方面的许多因素中,只有发散性加工与转化这两个因素与创造性联系最紧密。他还分别阐述了转化的认知、转化的记忆、辐合性加工的转化、转化的评价、视觉转化、符合转化、语义转化、行为转化这些能力的特征。(10)他的观点从主体角度给转化能力一席之地。思维能力和方法应该具有逻辑的统一性。人必须具有创造性转化的能力才能创造,深刻地说明了主体思维的转化于创造的意义。但主体角度的转化方法一般表现为思维要素的重组,玩弄符号、概念等,它在科学创造中具有的意义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转化,或者说传统哲学所阐述的转化,侧重于客观事物的规律,即矛盾转化不是人强加给自然的,而是自然本身具有的,而我们所说的创造性转化,则侧重于揭示人的主观的、能动的创造,一种思维加工中的转化。

我们认为,创造技法中就有一些方法偏重于在逻辑上对那些粗糙的、非逻辑思维进行整理和规范,揭示了创造性转化过程的逻辑程序,形成了更细致,也更抽象的程式化的主体思维转化方法,如日本学者市川龟久弥总结的等价变换法。

市川龟久弥受到韦特海默关于创造性思维研究的启发,提出了等价变换理论。韦特海默认为思维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理解是已知事物旧结构的突然改组或新结构的突然形成。创造性思维有两个步骤是关键:首先转变中心,从片面的观点转变为从情景的客观结构所要求的中心出发。其次,根据各个部分在新的结构中的位置、作用、功能来改变各部分的含义。

市川龟久弥认为类比本质上是一种模仿,从古就有。但是科学创造中的类比不能停留在大致同等地看待不同的事物的这样的类比概念上,而其中必然经历了一个科学抽象过程,他把这个过程定义为抽取“等价物”的过程。(11)我们认为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五步:

第一步,分析发明课题,确定思考问题的角度,即确定发明的具体目标。

第二步,站在一定观点,从几个事物中进行抽象,即抽取等价因素。等价性就是相似性,也就是共性。这种共性并非那种一眼即能看出的表面的共性,如色彩上的相同,而是隐藏于事物表象后面的一种原理上的相似,如都是可以收放自如的“伸缩”。思维从具体达到了抽象。

第三步,思维又从抽象到了具体。寻找等价因素在其抽象的意义上是能同等地看待这些不同的事物。思维从具体达到抽象时,凭借的也许是两三个事物。而站在抽象的层次上,面对的是所有具有伸缩这一原理的事物群Aoi,然后,从Aoi中挑选一个事物A。

第四步,寻找对等价因素的具体限定方式。这个被挑出来的个体具有特殊性,其通过特殊性对等价性ε的限定因素C表现出来, 要找到限定因素C,如通过充气或放气方式达到的伸缩—胀缩。

第五步,运用这一特殊的原理在新旧事物中进行类比和转换,新事物以特定的等价因素Cε为发明基本点,抛弃与新事物无关的要素群Σa,加上新事物原有的特定条件Σb,构成了新事物B。

在这个过程中,类比,或被专门研究相似论的专家称之为的相似性确实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恩斯特·马赫十分重视类比,他认为“我们一旦为相似和类比所吸引,就开始运用假说。”(12)列宁强调指出,尽管马赫的一般哲学观是错误的,但是在个别具体问题上,他还是说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想法。但类比并不是全部,类比不过创造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转化是复杂的,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从联想、想象到类比,最后还要经过扬弃,才能完成新事物的诞生。

等价变换法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创造性转化是一个主体思维的能动的创造过程。问题选择代表了人的需要,决定了在纷纭复杂的背景中应该突出什么,抽象地提取Cε,加上新的条件群Σb,人可以在头脑中随心所欲地造出他们想要的东西。

等价变换法给我们的另一个方法论启示是,创造性转化是辩证的否定过程。创造的开始,转换系B做为否定方面在A的旧质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由于A和B间有着必然的联系,B对A的否定,既是对A的旧质a的克服,又总要吸收、保留并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就是“扬弃”。

等价变换法的方法论价值是以细致的过程描述,实现着结构的格式塔转换。不要小看这种格式塔转换,人类的许多发明的奥秘就在于此。

等价变换法的另一个方法论价值是,在一般地描述辩证的否定过程中,突出了具有相同原理的事物的借鉴与移植,在概括这类创造性转化时,把人们头脑中实际进行的异中求同的过程,抽象概括出来了,而且相当细致。不再是大概地看出A与B问题结构同型,而是确切地指出事物A与事物B哪一属性是等价的。A转化为B的过程是A脱去无用的Σa,保持了其等价物Cε,再加进Σb,才进化为B,是脱胎而不换骨, 老骨投新胎。

总之,创造技法的方法内涵十分丰富,它的方法论意义也是显明的。对创造技法的研究,都能通过科学创造方法论的折射,对一般科学方法论的方法研究开辟新的视野,补充新的内容。

注释:

(1)(9)见赵惠田、谢燮正主编《创造发明学教程》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111页。

(2)[瑞士]J.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北京,第II页。

(3)W.J.J.Gondon,Famillar & Strange,P2.Harper & Row,1972.

(4)(6)John Briggs & F.Davis Peat, Turbulent mirrior:AnIllustrated Guide to Chaos Theory and the Science ofWholeness,Harper & Row,New York,1989,P191—200.

(5)J.霍根,大脑风暴,《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1995年第3期,第72页。

(7)D.夏特斯克尼德,埃斯克尔的隐喻,《科学》 (科学美国人中文版),1995年第3期,第27页。

(8)[美]沃尔德罗普《复杂: 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陈玲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4月,第169页。

(10)[美]J.P.吉尔福特《创造性才能—它的性质、 用途与培养》,施方良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北京,第46页。

(11)[日]市川龟久弥《创造性的科学—图解等价变换理论入门》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70年版,第36页。

(12)[前苏] P.3.吉江《发现与发明过程方法学分析》,徐明泽、魏相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101页。

标签:;  ;  ;  ;  ;  ;  

创造性技术的方法论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_思维障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