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体现人文精神论文_郭俊卿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体现人文精神论文_郭俊卿

河北省馆陶县柴庄中学 郭俊卿 057750

摘 要:当代世界教育思想的潮流,是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落实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上。思想政治教育要弘扬人本精神,实践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考虑:教学目标人文精神;教学过程人文精神;教学模式人文精神。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以人为本;人文精神;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理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特点。思想品德课程的总目标中也提出:“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弘扬民族精神”。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借助思想文化传统,弘扬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通过长期的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逐渐升华而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的理想及其主体的社会意识,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其实质是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人生意义,弘扬和维护人的本性。

一、注重天性,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

在学生丰富多彩的天性中,好奇心、求知欲是一个重要内容。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人的强烈的求知愿望能够因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教育而不断得到强化。因此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创造各种能够发挥、表现和确信他们力量和创造才能的领域,让他们经常地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就一定能使所有的学生不但在智力上,而且在道德上、情感意志上都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少年时代的求知欲又很脆弱,很容易夭折。一道禁令,一声呵斥,乃至一丝无意识的嗤笑,都会终止学生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体现人文主义的课堂教学,要求对这种求知欲进行保护,要像呵护荷叶上滚动的露珠一样保护好学生的包括好奇心在内的各种天性,同时积极加以引导。思想政治课上的许多课题是开放式的,答案并非唯一。所以,对于“有棱角的学生”、“不听话的学生”、“爱提问题的学生”、“好表现的学生”、“钻牛角尖的学生”,政治教师千万不可讽刺、挖苦、打击,从而浇灭他们智慧的火花和思维的亮点。只要他们有存在的理由,就应不仅要尊重他们的意见,甚至要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既是思想政治课上的“人权”,也是我们政治教师人文主义精神的所在。

二、转变角色,放下架子。

中华民族有着“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种说法也充分体现了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师”的被过分抬高了的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是课堂上的权威,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必须服从教师。教师是主角,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观众,是知识的接受者。直接地说,这是对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禁锢,与人文主义精神是严重违背的。因此,要解放学生,使他们有行动的自由和思想的解放,成为真正的人才,就要求教师做到:放下架子,变教师权威为尊重学生,变师长为朋友。“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教师要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必要前提。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威,要求学生服从,必然会压抑学生的主动性。

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

要尊重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和思想上。要真正“关爱”学生,必须走近学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关注与需求,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了解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并以此为“契机”,构建符合他们需要的舞台。有些素材,来源与学生学习与生活之中,大家都有认同感,自然也感兴趣。这些素材是进行“理解竟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中的合作与竟争”教学内容的绝好材料。有了这些材料,学生会主动的接受新知识的。而这些鲜活材料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离不和学生的直接接触。由于长期教师的绝对权威作用的影响,使得学生不敢接近老师的现状不可能立即改观。所以我们必须主动的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四、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教师不要“抢戏”

由于长期陈旧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旧的政治课程、教材本身特点,使得我们政治教师特别累。一节课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下面鸦雀无声,在这场独角戏中我们真是抢尽了“风头”。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几乎没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他们的思维,活动被逼到了教师辅好的管道里,动弹不得。这无异与是对学生“主权”的侵犯,是和人文主义精神背道而驰的。在思想政治课上教师发扬人文主义,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形成“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格局,要形成“教师少讲,学生多说”的模式。以教师的退换取学生的进。只有这样,学生的“自由与个性”才得以真正的保障。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由于学生的年龄点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不管时代如何的变化,学生始终将自己的老师视为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人格与精神将深深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痕迹,有些将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只有具有人文主义素养的教师,才会有人文主义素养的学生。在现代的中国,“人文精神的培养应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先进文化发展的前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培育新的民族精神。”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紧跟时代步伐,更要借鉴历史,不断学习中外先进文化,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从而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推动社会的进步。

从素质教育到创新教育,再到研究性学习,从主旨上讲,是素质教育思想不断具体化的过程,其操作性也不断增强。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中日益深化和社会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国的教育局面必将从根本上产生巨变。在这一历史性变化中,教育教学改革应该始终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惟其如此,才能使教育的发展与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相适应,才能使素质教育思想产生实践上的效果。

论文作者:郭俊卿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4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3

标签:;  ;  ;  ;  ;  ;  ;  ;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体现人文精神论文_郭俊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