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运用心理疏导法的有效对策论文_陈晓琳

初中班主任运用心理疏导法的有效对策论文_陈晓琳

山东省荣成市蜊江中学 264300

摘 要:初中生多数处于青春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育期,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因素影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要懂得善用心理疏导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从而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让学生能够良好在进行文化知识学习。

关键词:初中生 班主任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法实际上是利用心理上的辅导让学生正确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从而解决其内心的难言之隐,让学生能够保持着愉快的心情接受教育。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成长问题,这才是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体现。心理疏导需要每个班主任用心观摩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针对性地提高其心理素养,这是每个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一、提高理论学习,掌握科学手段

理论是班主任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的基础,没有任何理论指导便无法保证辅导工作的质量。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加之现代初中生的心理变化日新月异,教师更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的理论学习水平,从而保证为学生进行更佳的心理辅导。值得强调的是,单单凭借理论基础推进心理辅导工作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将其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从实践中掌握更好的疏导方案,进而保证心理疏导的科学性。心理辅导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疏导时无法一蹴而就,须通过科学的辅导程序循序渐进,并遵循着疏导原则按照不同性格特点和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疏导,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心理疏导效果。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一定要注重保密工作,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难言之隐,教师在对其进行辅导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隐私,不能将其信息泄露给他人,这样才能让班主任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信任感,并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工作。最后,班主任要注重心理疏导工作的长期性,正如前文所诉,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解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班主任在进行心理疏导时要注意后续工作的跟进,防止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反复。

二、构建融洽师生关系,用爱感染学生

班主任心理疏导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度,这就要运用多样性的手段来打破学生对班主任的心理戒备,从而愿意主动向班主任倾诉困扰自己的问题。而作为辅导者的班主任,其需要通过各种关怀和爱感染学生,并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助于实现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初中生的心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且存在一旦遇到问题便封闭在自己内心世界的特点。班主任除了要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外,还需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对每一位学生都表现出热爱、理解和尊重,秉承着“生本理念”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并针对性地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哪位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异常便引起注意。

三、“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疏导

1.学习方面的疏导。与小学教育相比,初中教育给学生施加的压力更大,不仅日常学习任务增多,还要为中考进行紧张的准备。很多学生在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下便容易出现厌学的情况,此时,教师便需要积极找到这些学习成绩下降的学生进行谈话,找出其厌学的根本原因所在,并对症下药。倘若是学生本身学习方法出现了问题就不是班主任心理疏导能够起作用的了,这就要班主任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从学习任务的创设方面找对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学习成绩下降所带来的压力。

2.人际交往方面的疏导。哲学上讲矛盾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初中生在班级学习中会经常与同学发生各种交流,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这些矛盾若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同学之间的感情,更会对班级整体的学习风气造成影响。为此,教师需要及时介入到学生之间的相处中,对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解,使得学生之间的矛盾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并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和善待他人,只有学生之间彼此愉快相处,才能共创和谐的班级大家庭。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而生理上的变化又会对其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若长期得不到良好的心理疏导便容易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不仅影响学业,还会对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形成不良影响。为此,班主任需要用一个学习资料记录本将班级中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做好记录,并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尊重和信任感,从而便于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的心理辅导。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学生在青春期中所遇到的烦恼往往是难以启齿的,班主任可以对此召开一个“青春期烦恼”的主体班会,其班会的分项主题要多种多样,让所有的学生共同参与进来便能够更好地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让班主任达到预期的心理辅导效果。

参考文献

[1]代晶晶 初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亚太教育,2015,(11):184。

[2]杨兴忠 初中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简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1):115。

[3]刘大功 教学中学困生转化问题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7):176-177。

论文作者:陈晓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  ;  ;  ;  ;  ;  ;  ;  

初中班主任运用心理疏导法的有效对策论文_陈晓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